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隆洼文化与富河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隆洼文化和富河文化是西辽河流域两支独立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从房址形制、聚落布局、遗物及经济形态的特征看,富河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直接吸收了兴隆洼文化的诸多因素,二者具有直接性承继发展关系.富河文化的部分因素被赵宝沟文化承继,成为赵宝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在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中,富河文化之前为兴隆洼文化,之后为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处于两个繁荣期之间的过渡阶段,其年代约为距今7200-7000年,与红山文化之间未曾产生承继或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2.
之字纹是施于筒形罐上最具代表性的纹饰系统,加强对其研究可以突破以往侧重于器形及器物组合分析的思维模式,而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诸如红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之间的关系,红山文化分期及早期遗存等,能够提供新的认识和新的解释。诚然,仅从纹饰方面考察依然有失偏颇,但却不失为一个新的视角。因此,本文希望从之字纹筒形罐施纹风格的层面,对红山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此求教于方家,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1930年我国著名学者梁思永先生曾到赤峰英金河畔和林西一带开展考古调查工作①,揭开了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序幕。建国以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地区的田野考古工作重心始终放在赤峰地区,正式提出了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的命名,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年代框架和谱系关系。兴隆洼文化的发现和确认是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重要收获之一,不仅为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找到了土著源头,…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考古学文化经济形态转变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东南部考古学 文化经济形态转变及其原因 1.3000aB.P.从以农业为主转为农牧并重 全新世以来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千斤营子类型、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等,无论是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还是青铜时代早期的  相似文献   

5.
因为承担的科技部基础性专项课题的需要,我们于2019年7月22日起对内蒙古东部的考古遗址进行了15天的考察。锡伯河畔的文化赤峰、通辽等地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自成体系,按照年代先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有小河西文化与兴隆洼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有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哈民文化,新石器时代末期和青铜时代有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境内陆续发现了建新北、大岭下及鲍付沟西遗址。石器有大型打制石铲、磨制石斧、石刀、石剑等;陶器多为黄褐色泥制夹砂陶,手制,以刻划纹为主,由刻划纹再组成弧线纹、复杂网格纹及横"人"字纹,还有少量篦点纹、戳印纹。这几处遗址均具有新石器向青铜文化过渡的特征,其晚期已进入青铜时代。  相似文献   

7.
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几何纹饰同属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之字纹系列。从纹饰特点上看,几何纹应当是对之字纹的继承和发展,是之字纹的变体。从施纹方法上看,几何纹经历着由简到繁再到简,由三段式施纹到一段式施纹、由单层施纹到双层施纹再到单层施纹的变化过程。从施纹布局上看,几何纹经历着由口沿部下移到器腹部,由成片分布到成条分布的演变过程。总之,自兴隆洼文化既已形成的几何纹元素,作为辽西地区本地固有的文化传统之一,始终得到保持,在辽西一直到小河沿仍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8.
赤峰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女性雕塑像及相关问题浅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辽河流域,是考古学文化区系划分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一个文化区,而赤峰则处于这一文化区的中心位置。经过几十年来对赤峰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现及研究,目前对这里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已有了一定的认识。这里现已正式命名的文化类型有: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另外,考古调查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之字纹"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陶器上普遍施行的一种纹饰.本文考察了东北地区之字纹陶器的分布及相关的考古文化,探讨了"之字纹"流行的年代早晚、带之字纹的斜口陶器等问题,认为"之字纹"、"细石器"和平底陶器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三大文化特征.带之字纹陶器的考古资料证明,在距今5000年前或更早的时候,黑龙江地区、松嫩平原上的先民就与辽河流域乃至中原发生了交往与联系.  相似文献   

10.
2012—2103年在辽宁阜新地区查海遗址东部开展了区域性田野考古调查,调查范围104.46平方公里,共在1152个采集点进行了人工遗物的采集,发现了属于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夏家店下层、高台山、凌河类型和战国—汉时期的遗存,大体上勾勒出调查区域内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经青铜时代,一直到战国—汉时期的遗址分布格局。调查中确认了一些此前没有发现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时期(也许还有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而部分遗址人工遗物分布密度较高表现出当时人类活动已具有一定的强度。调查中还发现并记录了大量的细石器和一般石器,这是在此前中国东北地区系统性田野考古调查中从未做过的工作,这些石器的具体年代或文化属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比较与分析。如果有些石器的年代确实属于前新石器时代,那么这些石器的分布将会提供研究这一地区采集狩猎人群活动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1.
赵宝沟文化聚落形态及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己发掘的赵宝沟文化遗址数量不多,规模较小,且均为居住址,没有发现墓葬。作者根据已发表的资料,对赵宝沟文化聚落形态进行剖析,并分别将其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的聚落形态相比较,旨在探索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铜石并用时代的聚落形态,阐明聚落形态与社会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红山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次一分期二年代三类型四聚落形态五经济结构六社会形态七宗教信仰八渊源和影响红山文化遗存早在20世纪初就被发现。1906-1908年,日本人鸟居龙藏三次进入热河省,在60处地方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物,在红山后发现了史前遗存,采集有陶器、大型石器和细石器等,把细石器命名为蒙古式石镞〔1〕。1921年6-7月,瑞典人安特生(J.G.Andersson)和加拿大人步达生(D.Black)发掘了锦西沙锅屯洞穴遗址,其中新石器时代遗物包括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均被归入仰韶彩陶文化系统,把年代定为相当于仰韶文化同时或较迟,并视其为相同之一种  相似文献   

13.
《人类学学报》陆续刊载了几位学者对华北旧石器晚期遗址时代、性质及分布上的争议(安志敏1983,尤玉柱1984,王建1986)。其中尤其对年代测定较早的细石器遗址如下川、柴寺争论颇大。一些学者认为,细石器代表一种进步的石器技术,主要见于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从迄今所知的世界早期几何形细石器出现的年代来看,这一技术诞生之早远远超出了以前的想象。虽然几何形细石器与细石叶  相似文献   

14.
试论赵宝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次一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二重要遗存分析三分期与年代四赵宝沟文化的渊源赵宝沟文化是分布于燕山南北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确立以后,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其分布范围、文化属性、陶器分期、类型划  相似文献   

15.
本期要览     
科尔沁左翼后旗阿仁艾勒遗址调查与遗存试析该遗址含有三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第一组遗存与沈阳新乐下层文化相类,第二组遗存与赵宝沟文化相像,第三组遗存与近年来发现于科左中旗的哈民遗存几乎相同,其年代大体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  相似文献   

16.
苏北马陵山中段的细石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春,在苏北马陵山中段发观多处具有相同性质的细石器地点。本文报导的是在何山头、南山、石碑、范顶子四个地点获得的石器材料。 这批材料包括以间接压制法制作的细小石器和用直接打击法产生的石片石器共159件。其中细小石器占有很大比例,都是我国华北细石器传统中常见的种类。其文化时代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后一阶段。 四个地点为人类进行季节性加工石器的场所,它们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笔者认为,在距今一万年前,沂沐河流域曾经是我国细石器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这一时期盛行的细石器文化,不仅为苏北和鲁中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奠定了基础,而且有可能对日本的史前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玉器的雕琢和使用是辽西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标志。本文所涉辽西考古学文化区包括内蒙古南部、辽宁西部地区,其中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等在考古发掘中均有不同数目的玉器出土,且影响深远。作者分别以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为典型,剖析了辽西地区玉器的发展及其文化内涵,理清了辽西地区史前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西寨遗址陶器的分组、分期和与周邻相关遗址的比较研究,对西寨遗址及相关遗存的分期、分布和年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认为西寨遗址可分三期,它的源是相邻的东寨类型,它的流是赵宝沟文化.西寨遗址的一、二期陶器所代表的文化应称为西寨类型;西寨遗址三期陶器代表的文化因素应属于赵宝沟文化,并上推了赵宝沟文化的年代.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赵宝沟文化的白音长汗、水泉、小山和赵宝沟四处居住址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和阐释了以往在赵宝沟文化聚落形态认识上的主要观点和产生分歧的原因,认为只有对赵宝沟文化居住址做全面的揭露,才能真正解决赵宝沟文化的聚落结构问题。依据现有材料初步将赵宝沟文化的聚落区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应该是较为切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20.
赵宝沟聚落结构的微观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宝沟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部的一支考古学文化。上世纪80年代末方始命名,其独特的文化面貌,丰富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内涵。也为该区文化谱系的建立提出了新的课题。因赵宝沟文化确立时间相对较短。调查发掘的遗址也相对较少,故学术界对其文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