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超 《收藏家》2011,(9):19-24
雕漆,是漆工艺中的一个品种,是中国漆器特有的装饰技法,是在油光漆兑入入漆颜料,数十层乃至上百层地髹涂在用漆封闭处理过的胎骨上,每天只能髹涂二至三道,髹涂下道漆不可等上道漆干透,否则漆层容易缺脱,这样逐层累积到需要的厚度,用刀剔刻出浮雕花纹,表现层次与质地的美感。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它的历史源久流长,上至七千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漆木器,下到明清两代丰富多采的漆器艺术成就,历代推陈出新,标新立异。然而雕漆工艺的出现却是到了唐代,自此,雕漆艺术在工艺美术的百花园里,如一朵斗妍的奇葩,盛放不衰。 雕漆工艺,起源于髹漆,是髹饰、绘画、雕刻相结合的美术工艺。从漆工分类来说,雕漆是几种漆器的一个总称,按漆料的颜色分剔红、剔黄、剔黑、剔犀、剔绿、剔彩等,都属于雕漆的范畴。明代名漆工黄大成所著《髹饰录》,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漆器工艺专著,他的著作总结了前人和他自己的经验,全面地叙述了髹漆的各个方面,并对当时的漆工艺作了科学的分类和定名。在《髹  相似文献   

3.
漆工艺在明代处于大发展时期,出现了很多新工艺、新品种,种类达数百种。名漆工黄成所著《髹饰录》一书中,对当时的漆工艺作了科学的分类和定名,为我们研究古代尤其是明代漆工艺提供了重要依据。漆工艺中的雕漆工艺,是髹饰、绘画、  相似文献   

4.
山东青岛土山屯汉墓出土了大量汉代漆器,大部分漆器髹涂1~2层较薄的漆,但M162出土的漆奁残片却与众不同。本研究采用数码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M162出土漆奁残片的红漆层和漆灰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此件漆奁残片的漆灰层表面连续髹涂5层红漆,且每一层厚度均超出同时期其他墓葬出土漆器的漆层厚度,实属罕见。检视以往研究成果,这是目前发现红漆层数最多的汉代漆器标本,其制作工艺较单层髹漆更为复杂。而这种多层髹同种色漆工艺发展的原因,应当出于审美的需要,其进一步发展,或许可视为雕漆工艺的滥觞。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的雕漆,已发展到极高的水平.器物髹漆肥厚,漆色鲜亮,雕镂技法既具淳朴圆润的特点,又有纤巧细腻的风格.器物造型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品种,雕漆题材丰富多彩,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6.
漆器的发明和使用,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早在新石器时代,髹黑涂朱的漆器就已经出现。商、周、战国、秦、汉,彩绘、镶嵌、戗金、嵌螺钿、贴金银箔等髹饰工艺形成,漆器品种增多,漆器制造逐渐进入持续繁盛的时期。魏、晋、南北朝,髹漆工业的衰微并未影响到髹漆工艺的发展。犀皮耳杯,戗金盒盖的出土,都证明髹漆工艺登上了新的高峰。唐、宋、元时期,各类漆器已基本齐备,雕漆则异军突起,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明、清时代,不同髹饰品种的变化结合,使中国古代漆器园地呈现出千文万华的繁荣局面。一、战国时期的漆工艺时至战…  相似文献   

7.
雕漆的髹制技术,是我国漆器工艺的一种创造,传说始于唐宋间,但我们还没有看见过那时的实物,不过元代的雕漆工艺品我们却发现了几件可靠的精美的遗物。1954年故宫博物院购到元代张成造剔红山水人物圆盒一件(图见底封里,现陈列在历代综合艺术馆第四馆)。表面为朱红罩漆堆起,约八十道左右漆层,呈深红色(俗称枣红色),里面及底部都用光漆,呈  相似文献   

8.
“好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起虎皮斑,提起钓鱼钩。”这是流传的验漆口诀,自从在雕漆大师文乾刚口中听到,这四句话多日来一直在我脑中久久徘徊。这里的“漆”指的可不是现在使用的化学涂料漆,而是大漆。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部流出的一种乳白色液体,可以用来髹涂器物,称为“大漆”、“生漆”、国漆”或“土漆”。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清雕漆描金宝座的材料和工艺,对胎体制作切片进行了显微镜观察,确定了其种属;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分析了红漆,图谱与桐油很相近,由此可确定调漆工艺中加入了桐油。另外,结合文献,初步复原了此宝座的髹漆工艺。此研究对宝座以后的保护及清代家具及漆器的制作工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五代、两宋时期,苏州漆器已较为发达,考古发现的漆器绝大部分在江南地区~([1])。明代漆工艺更加繁盛,苏州成为漆器的重要产区,并出现了一些技艺极高的髹漆名匠,姓名可考者有杨士廉、周翥、蒋回回等。至清代,我国漆器制造业已臻至鼎盛,皇帝对漆器的推崇导致宫廷对漆器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中多处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后,乾隆帝经常将部分雕漆器和填漆器发往苏州收拾修补,苏州织造实际承担了御用雕漆、脱胎漆、部分填漆及少量彩漆、  相似文献   

11.
在1987年的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中,出土一对髹漆平脱秘色瓷碗,是秘色瓷与金银工艺、髹漆工艺完美结合的珍贵文物。为了对其髹漆工艺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利用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髹漆残块、银扣残块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髹漆工艺的流程。研究结果可为文物保护修复、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史研究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湖南长沙风篷岭汉墓出土漆器,采用漆膜切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和X射线衍射粉末等方法进行了髹漆工艺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漆膜采用的成膜材料为我国传统大漆,少数使用的是广漆;其制作工艺是在木胎体上用漆液裱一层麻布后再刮漆灰,打磨至光滑后髹漆,大致包含1~4层髹漆层;主要采用HgS作为漆膜的红色呈色颜料;另外在调配漆液时人为加入了含有石英颗粒的粘土矿,其作用应是改善漆液粘度而方便涂刷。  相似文献   

13.
以漆漆物,古已有之,称髹漆,系我国一种古老工艺。史载,在尧舜之际,人们已使用黑漆髹饰木器。据现考古资料,目前发现最早的髹漆实物,是浙江省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的朱漆涂饰的木碗,距今约七千多年。以后髹漆工艺在我国历代都得到不断发展。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政治稳定,经济恢复达到了前朝的水平。在宋代前后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手工业  相似文献   

14.
无锡八士镇宋代墓葬出土的绿髹荷花形漆钵是极为罕见的“绿沉漆”实物,利用三维视频显微系统、激光显微拉曼光谱、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对这件绿髹漆钵标本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绿髹荷花形漆钵经过制胎、批灰、髹底漆、髹红色以及绿色面漆的工序制作而成;其木质胎体为杉木属,漆灰以植物油和中国大漆作为胶结材料,而面漆则是中国大漆并添加了熟桐油作为助剂;红色漆膜呈色颜料为朱砂,绿色漆膜的呈色是由雌黄和靛蓝调配而成。这是对“绿沉漆”漆器制作工艺的首次科学鉴别。  相似文献   

15.
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文化,以其精湛的琢玉技术闻名于世。良渚文化的髹漆工艺也很精彩,反山、瑶山、卞加山、梅堰等遗址都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髹漆器物,器形多样,胎骨主要有木胎、陶胎和石胎等,以生活用器为主。髹漆彩绘和髹漆嵌玉技术是这一时期的重大创新,代表了良渚文化漆器装饰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器物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完美体现,也是等级分化的标志之一。髹漆工艺的发展是人类审美发展、欲求膨胀、技术进步、财富增长的结果,是为贵族服务的产物,富裕的环境促使人去注意生活装饰,愉悦自己。  相似文献   

16.
邢娜 《收藏家》2020,(10):29-32
雕漆是中国传统漆工艺的一种,以髹漆多层在胎体上形成一定厚度并进行浮雕,按漆色细分常见有剔红、剔黑、剔黄、剔彩。其中有包含一种或两种漆色,以朱漆为主的称剔红,以黑漆为主的称为剔黑,出现三种以上漆色的被称为剔彩。雕漆相传始于唐代,从宋到元代现有实物证明,知其工艺已然成熟,并以明朗大气的艺术风格为世人称颂。明代帝王对剔红的喜爱,并且在风格上接续元朝,成为宫廷漆器的重要品种,然而明初制度中对朱红色使用的限制(1),使得民间更是少有。  相似文献   

17.
髹漆丝织品光老化性能的测试分析,旨在了解其抗光老化的能力,为出土髹漆丝织品的保存和展示提供科学的依据。本工作以精制纯漆和桐油漆料分别髹涂的丝织物及未经髹涂的丝织品为试样,进行加速光老化处理。对试样的测试表明,两种髹漆试样经光照后强伸性下降轻缓,相同时段的降幅远低于丝织品,桐油漆试样降幅最小。两种漆膜在光老化中均有轻微的空洞和裂纹,纯漆膜损伤稍大。光老化过程中,漆膜对丝纤维的保护作用较好,漆丝的结晶度未有明显下降,而未髹漆丝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显著。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出土髹漆丝织品的保存和展示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物》2015,(2)
<正>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明代漆管笔130余件,按照工艺可以分为彩漆镶嵌、黑漆描金、雕漆三类,彩漆镶嵌最多,黑漆描金次之,雕漆极少。笔管上的年款涉及宣德、嘉靖、万历三朝,其中,宣德款4件(黑漆描金3件、彩漆镶嵌1件),嘉靖款3件(彩漆镶嵌2件、雕漆1件),万历款120件(黑漆描金44件、彩漆镶嵌76件)(图一~六)。台北故宫博物院发表嘉靖款漆管笔2件,皆为彩漆镶嵌(图七)。《故宫博物院珍  相似文献   

19.
徐婕 《文物天地》2023,(8):100-105
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填漆勾莲纹长桌运用了戗金与描漆相结合的髹饰工艺,并未发现填漆迹象,与其底账名称存在一定出入。通过对戗金及其相关工艺的历史脉络梳理,尤其是对明清戗金与填漆、描漆等工艺结合并用现象的阐述,我们对此长桌的纹饰、髹饰工艺、漆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使用MA-XRF对长桌颜料元素的分布进行检测,并结合以往检测经验及观察,对其颜料进行推测,初步判断底髹为几种颜料调和而成的黄漆,清宫中称之为香色漆,大型漆制桌案类家具中以黄色底髹戗金彩漆为饰者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20.
正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黄山市屯溪区的传统手工技艺。其利用当地盛产的生漆作主要原料,掺以绿松石、珊瑚、青筋蓝、朱砂等,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而制成,古称菠萝漆器。漆器髹饰技艺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即誉满全国,有"宋嵌徽器"之称。髹饰技艺丰富,有镶嵌、刻漆、描金彩绘、磨漆、堆漆五大类,其中螺甸漆、菠萝漆、脱胎彩绘漆、漆砂砚等漆器颇负盛名。主要品种有家具、容器、日用品、文具、艺术品以及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