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很多杭州人也许不知道,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的陈三立安息地就在九溪牌坊山。据郑逸梅《艺林散记》记载,1936年,英国伦敦举行国际笔会,邀请中国代表参加。当时派了两位代表:一是胡适之,代表新文学,一是陈三立,代表旧文学。但当时陈三立已经84岁高龄,最终没有成行。作为中国旧文学的代表者,陈三立显然是无愧的,但与他代表的这个"旧"字相反,他其实是一个颇具创新思想的人。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振兴中华,自孙中山先生提出以来,始终成为鞭策炎黄子孙发奋图强的最强音。正是这个赤诚的信念,激励着革命志士们前仆后继,并使得“新纪元的曙光”出现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一个从来也梦想不到的宏伟场所”,正在“向文明世界社会经济活动而敞开”。我们缅怀孙中山先生,不仅仅因为他的伟岸,更是因为他是振兴中华这一伟大信念的象征和民族凝聚力之所在。“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风雨如晦的旧中国枉有五金之富,却是身陷蚕食鲸吞、瓜分豆剖,救国为当时的主旋律,也是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志士终…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代一位重要的诗文巨匠,陈三立一生留下的文字数量巨大.他的重要作品,已收入《散原精舍诗文集》,当无疑义.但由于他成名甚早,且寿高德广,各方应酬极多,故未入集的诗文数量仍不在少数.这些集外诗文,对深入了解陈三立的文风诗艺、生平经历、人事关系仍有价值,值得我们予以挖掘、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卓越的思想家和伟大爱国者,他不仅是鸦片战争中反侵略的英勇斗士,而且还是一位为探求西方知识而作出不懈努力的杰出先驱者,后人誉之为“清代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到广东“禁烟”之前,林则徐对自己的主要对手英国还不是很了解.有过“天朝声威”可“慑服夷人”的天真想法。他对当时世界情况的了解也是极为有限,英船“杉达”  相似文献   

5.
一、“先生实为中国文化之代表。而中国在世界唯一之宣传员也” 按照当时西方人的评价,辜鸿铭是与泰戈尔相提并论的东方文化的“圣哲”代言人,是深受爱戴的中国著名哲学家。  相似文献   

6.
戊戌变法失败两年后,有“维新公子”之称的陈三立挈家定居南京,结交了一批江浙一带的朋友,李审言即其中一位.1996年,李审言哲嗣李稚甫先生披露了陈三立致李审言未刊信札八通.在陈函没有面世之前,我们只能根据陈三立《散原精舍诗》和《李审言文集》保存的唱和诗作对两人的交往进行粗线条的勾勒.现在有了通信史实,两人交往的背景、细节就呈现出来,静止的书面材料变得生动有味.把信札与唱和诗作结合起来考察,陈、李的人事关系开始明朗,两人的社交圈子与生存状态、性格情趣也从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7.
王敬平 《史学月刊》2007,(9):122-125
翻开王充的《论衡》,特别是前15篇文章,从王充反复论述的“命”中,总使人联想到西方加尔文的“先定论”。王充是中国两千年前封建社会的一位不得志的文人,而加尔文则是代表当时最富有雄心和锐意进取精神的资产阶级宗教改革家。对于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通常认为是在宗教外衣  相似文献   

8.
1951年8月15日,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严正声明:“西沙群岛和南威岛正如整个南沙群岛及中沙群岛、东沙群岛一样,向为中国领土,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时虽曾一度沦陷,但日本投降后已为当时中国政府全部收回。”有3位老人告诉我“当时中国政府全部收回”南沙的史实。林遵──进驻南沙曾率领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在南京起义的林遵,是日本投降后于1946年由他率中国海军“前进”舰队收复了南沙、西沙群岛的。1977年,林遵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我在东海前线再次采访他。他向我谈及当年进驻南沙群岛的经过。林遵出身于海军世家…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的反华人物中,国际教养大学校长中岛岭雄,是另一个典型代表。他被称为“反华学者代表”、日本学界的“反华英雄”。他以反华为己任,是日本著名的专事研究“分裂中国”的学者。他还是日本最早提出“中国崩溃论”的人,每当中国遇到困难时,他就会抛出这一谬论;在中国经济发展时,又宣扬“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10.
《文史天地》2009,(5):70-70
1912年4月14日深夜,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在首航中撞上冰山。在巨轮沉没前船长决定:将有限的求生机会留给妇女和儿童。事后,一位英国乘客的手记中写道:“一个日本人粗暴地推开别人,强行乘上救生艇。”当时泰坦尼克上唯一一个日本人名叫细野正文,后来他得以逃生,但至死他一直背着“卑劣的幸存者”的恶名。  相似文献   

11.
胡雪桦是第一位在国外拍戏的中国导演。1990年夏天,他在纽约排舞台剧《傅聪和傅雷》,认识了王国兆带着来看戏的李安,两人从此成为朋友。当时,李安刚刚完成《推手》。拍片子就跟写文章一样,文如其人。你无法在李安身上找到所谓的“性格”,他的性格,是一种没有“性格”的性格。他身上体现的就是东方文化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初中历史课本第一份(人教版)第20课《昌盛的秦汉文化》(121页),对我国西汉哲学家董仲舒有一段文字评述。原文是:“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为神化封建皇帝,麻痹人民,也宣扬迷信思想,他说,天和人之间是息息相关的:皇帝行德政,天就用风调雨顺来赞美他;皇帝无道,天就降灾害来警告他。”这段评述,作为向初中学生介绍一位古代很有影响的哲学家,似嫌片面。上述从董氏原著译述的那段话,就是董氏所创立的“夫人感应”学说,这种学说,固然神化了封建皇帝,但在皇权至上、不受任何约束的当时,“天人感应”说给是权施加一种天的监…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开创者。他猛烈地批判了封建旧史学,提出了属于资产阶级体系的新史学,在近代中国史学界起了积极的启蒙作用。但梁启超没有随时代前进去发展自己的史学思想,相反地是在惶遽、倒退中最后否定了自己的新史学理论。从梁启超较全面提出他的史学理论的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半期他逝世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史学思想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多变”。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形成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流亡日本这一阶段。当时,他接触了大量的西方史学论著,并结合现实斗争的需要,写成了《中国史叙论》、《新史学》等书,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新史学理论。首先,他激烈地批判了封建的旧史学,提出“史界革命”的口号,并把“史界革命”当  相似文献   

14.
晚清政治风云中的吴保初丁放在晚清政坛上,有一位官职不甚高,为官不甚久,且享年不永,但知名震朝野的奇人,他就是与济田谭嗣同、义宁陈三立、顺丰丁惠康并称为“清末四公子”的庐江吴保初,保初(1869—1913年).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人称北山先生①。...  相似文献   

15.
麻星甫 《纵横》2010,(9):26-28
谷景生是位久战沙场、屡立战功的将军,我与他相识是在1985年,“一二·九”运动50周年纪念之际,当时他代表亲历者在会上讲话,经“一二·九”运动时女一中中共党支部书记乔韫文(乔彬)同志介绍,我与他相见,并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杨烨 《神州》2013,(35):293-293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生活论”教育理念继承了卢梭、斯宾塞、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深入剖析陶行知“生活论”的主要观点,结合当下的教育现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教育理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一世纪四十年代初,以范仲淹为代表推行的“庆历新政”,揭开了北宋中期改革潮流的序幕。一代名臣包拯正是在“庆历新政”推行的这一年进入了北宋中央统治集团。他虽然没有与范仲淹等人建立直接的联系;但在很多敏感的政治问题上,是与新政派取得了同一认识的。包拯虽然没有提出过整套的改革方案,但他是一位政治上的实干  相似文献   

18.
韩涧明  鲍麟 《中华遗产》2009,(11):14-15
很多人认为,中国在英语中被称为“CHINA”,来源就是“瓷”的音译,而景德镇人知道,其实这个翻译过去的读音,其母本叫做“昌南”,也就是景德镇的旧称。不管怎么说,历史上的中国瓷器被当作中国的一种象征,曾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而代表这种荣誉的就是“昌南”。  相似文献   

19.
塔列朗是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外交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法国外交之父。他在维也纳会上取得的外交胜利,创造了世界近现代外交史上的奇迹。李鸿章也是19世纪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外交人物,他代表清政府经办了许许多多的对外事务,但大都是难逃失败的厄运。文章试从当时的国际背景、人物外交手腕以及人物性格方面论述造成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何诚斌 《文史天地》2009,(10):26-27
翻译赫胥黎《天演论》的严复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他不同于清高自负、恃才傲骨的旧式文人,他信奉“此天演之所以进化”,但又不因此一味地贵新鄙旧,无论对传统还是对新知,提出自己独有的看法与主张,显得非常的倔强。时人不喜欢他这个倔老头,但后人发现,他的倔正是他的可爱之处,他的思想因倔尽情地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