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思巴初会忽必烈年代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汉、藏文史料的记载 ,八思巴初次觐见忽必烈是在 12 5 3年忽必烈驻营于六盘山时。但由于个别史料存在歧异之处 ,遂有学者提出 12 5 1年、 12 5 3年两次会见说。本文对史料的歧异处作了辨析 ,根据相关人物此段期间的活动 ,证明八思巴与忽必烈的初次会见必在宪宗三年 (癸丑 ,公元 12 5 3年 )四月至八月忽必烈出征大理途中驻扎六盘山期间。  相似文献   

2.
上都城是元王朝的陪都,在当时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关于这座城市,古书上曾有:"龙岗蟠其阴,滦水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山有木,水有鱼盐,百货狼籍,畜牧蕃息"和"北控沙漠,南屏燕蓟,山川雄固,回环千里"的评述。上都所在地,金代属桓州管辖,元宪宗五年(1255年)赐封给忽必烈,次年忽必烈命刘秉忠选地"建城郭",用了三年时间建成,命名开平府。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在此继位成为临时首都。以后大都城建成,中统四年(1263年)将开平府改名为上都,亦称上京、滦京等。  相似文献   

3.
1259年7月,大蒙古国的第四代大汗蒙哥,在进攻南宋的合州(今四川合川)时战死。翌年三、四月,忽必烈与幼弟阿里不哥分别在开平,和林先后自立为大汗。其后,双方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大内战。阿里不哥终于在1264年战败,投降了忽必烈。关于忽必烈为什么能够战胜阿里不哥以及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问题,前几年有一种说法颇为  相似文献   

4.
正提起元上都的营建,刘秉忠是无法绕开的人物。刘秉忠,字仲晦,1216年生于河北邢州(今邢台市),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他曾被忽必烈倚为重臣,为忽必烈取得汗位立下不朽功勋;在忽必烈建立元朝及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他谏言忽必烈"采汉法,以儒治国",提出"马上取天下,不可马上治"的治国理念,对于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拉施特《史集》第二卷《忽必烈合罕纪》(商务印书馆1985年7月第1版)叙述忽必烈所建立的十二行省时谓:“第十一,京兆府省,为唐兀惕地区的[一座]城。”(P.333)又同卷《铁穆耳合罕纪》也载:“唐兀惕  相似文献   

6.
赵倡文 《文史春秋》2012,(10):64-64
姚枢是元初的一代大儒和政治家,胸怀天下的忽必烈听说姚枢非常有才能.就于公元1250年把姚枢召到自己麾下。来到忽必烈的帐下,姚枢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向忽必烈推荐儒家伦理纲常和程朱理学的同时.极力劝说忽必烈采用汉人的法则治理汉地.成为忽必烈幕府中重要的谋士之一,并且还在忽必烈争夺汗位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7.
元代河南二姚,是姚枢和姚燧伯侄二人,洛阳市人。二姚先生生活在元太宗窝阔台汗、元定宗贵由汗、元宪宗蒙哥汗、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元武宗和元仁宗的时代,历经五朝。史书上有系年可考者,系从元太宗乙未(公元1235年)到元仁宗至大五年(即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凡七十七年,实际上,在元太宗乙未年前姚枢处于弱冠年龄,尚未入仕,这样算,二姚约占一百年的时间。从忽必烈统一中国到元的灭亡,还不到一百年。姚枢死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终年七十  相似文献   

8.
西藏地方自九世纪中郎达尔玛自立为王至十三世纪初叶的四百余年里,内部纷争,形成封建割据的混乱局面,战乱连年不绝。在这四百多年里,西藏人民沉溺在痛苦与灾难的深渊中。十三世纪初,元宪宗继位之次年(公元1252年),即命皇弟忽必烈进军西南地方。元世祖本纪载:"癸丑秋八月……师次临洮,九月次塔拉,分三道以进。"世祖平云南碑载:"八月绝洮踰吐蕃,分军为三道,禁杀掠焚庐舍。"元世祖忽必烈进军西藏,西藏地区便结束了长期纷争战乱的局面,因而也给西藏人民带来了休养生息的安定生活。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萨迦派法王八思巴"谒世祖于潜邸"。根据元史记载,八思巴不是一般的法王,而是掌握政治实权能代表当时西藏地区的最高法王,因之八思巴谒见忽必烈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会见。而忽必烈见了八思  相似文献   

9.
略论元代流通纸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跃 《南方文物》2004,(2):51-55
蒙古族是我国北部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了蒙古大国,开始了他们对外扩张、东征西讨的侵略战争。公元1234年灭金.公元1279年灭宋,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60~1294年)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元朝,并继续对  相似文献   

10.
白沙细乐     
《白沙细乐》是流传在我国云南省丽江县纳西族的一种“古乐”,对《白沙细乐》的称谓、来源及艺术内涵,众说纷纭。一般认为,“白沙”是位于丽江城北十公里的一个乡镇。称之“细乐”是因乐队中没有音响粗犷刺耳的打击乐器和唢呐之故。《白沙细乐》的来源,大体可归纳为五种观点。(1)、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带至丽江;(2)、忽必烈离开丽江时,纳西族人创作的;<3)、木(穆)天王时,纳西族与普米族发生战争,战后纳西人所创作;(4)、明朝时,从南京传来;(5)、十三世纪普米族随蒙古军队入滇,与普米族有关。由于“来源”说法不一,对《白沙细乐》所表现的内容也出现了不同的解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忽必烈赠乐说”。新华通讯曾以《元代古曲的演奏》为题,写了一篇关于《白沙细乐》的报导,刊登于1957年2月20日《人民日报》:“……相传六百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南下入滇,路经现今丽江地区的时候,曾经受到纳西族土司木天王的热情接待。忽必烈为了答谢他的盛意,临去时留下了半队乐工和一半乐谱做为赠礼。纳西族承继了蒙古乐队的乐曲,同时也保留了当年乐工们的打包头、穿长袍的蒙古装束,所赠留的乐曲总称‘别时谢礼’”。《丽江府志》、《丽江县志》、《一笑先生诗文钞》等对此均有记载。其可信性是很大的。虽然也不无破绽  相似文献   

11.
元上都遗址     
丛宪生 《世界》2006,(10):48-51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川,这里曾经是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即位之地。此后,一百年间,元朝先后有6位皇帝在这里登基即位。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将燕京(今北京)作为皇城,称之为大都,上都城逐渐退居于陪都地位。长期以来,元朝实行两都制,上都城仍然是皇室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明末战乱中,上都城被焚毁,成为一片废墟。元上都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入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相似文献   

12.
忽必烈(1215-1294年),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的第四子,蒙哥的弟弟)。1232年,父亲拖雷逝世,丧父之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早年就走向成熟。史书记载说.忽必烈18岁以后政治上已趋于成熟。他从青年时代就喜欢听别人讲述前代帝王的经历和业绩,在他的王府中,聚集了一批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如窦默、姚枢、刘秉忠、史天泽、董文用等人。这些著名文化人.不但为忽必烈灌输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帮助他了解中原汉地各方面的情况,而且成了忽必烈的重要幕僚.  相似文献   

13.
张成,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元军攻湖北蕲州。宋朝蕲州安抚使管景模以城降元,张成也随之内附。至元十八年(1281年),张成以新附军百户,参加了东征日本,因立战功,敕授予敦武校尉管军上百户。以  相似文献   

14.
正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大胆启用人才,其中提拔最快的,要算阿合马。只不过,忽必烈提拔阿合马,走的不是正常程序,而是"带病提拔"。阿合马一开始是察必皇后下属一名使人,忽必烈在全国招揽人才,皇后就推荐了阿合马。忽必烈经过简略面试,就任命阿合马"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转运史",掌管国家财政赋税,成为元朝财政权臣。忽必烈没有  相似文献   

15.
劉秉忠在大蒙古國時期撰寫的《萬言策》,是忽必烈建立政權、"附會漢法"的綱領性文件。本文判斷《萬言策》的上書時間應是在海迷失后三年(1251)二月前後。  相似文献   

16.
查洪德 《文献》2005,(4):213-217
元代僧人、政治家刘秉忠是一位很具特色的人物,在元初政坛,他是一位不动声色的风云人物,对一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也为当时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秉忠(1216-1274)字仲晦,初名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17岁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后去职,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蒙古乃马真后元年,从禅宗大师海云法师晋见忽必烈,留忽必烈幕府.秉忠博学多能,善谋划.曾上万言策,进说忽必烈:"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建言革除弊政,建立制度,如定爵禄,减赋税,劝农桑,兴学校等.后从忽必烈征云南、征鄂州.秉忠为元朝营建上都、大都,立朝仪,定官制,建议以大元为国号等.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令其还俗,复刘姓,赐名秉忠,授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知枢密院事等.卒赠太傅赵国公,谥文贞,成宗时改谥文正,赠太师.  相似文献   

17.
毛德传 《古今谈》2001,(4):58-59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华后,于至元十一年(1274)派忻都等统兵攻打日本,败而还。至元十七年(1280),又命阿刺罕及范虎等渡海再攻日本,“会罹飓风”覆没。当年所以将舟山行政建置昌国县升级为州,主要为了方便海上用兵以及转输粮运。范虎南军主力就是自庆元(今宁波)舟山出兵渡海的。  相似文献   

18.
元朝开国君主,世祖忽必烈皇帝共有十二子。①由于长子朵而只未婚早卒,习惯上史称真金(1243-1285)为长子。关于此人,史载多而零散,本文拟以汉文史料为主,蒙藏史料为辅,对其生平大略作一简述。1243年,真金生于漠北,此前忽必烈已于1242年召海云去漠北,问以怫法大意。②故真金出世后忽必烈请海云为之摩顶立名,取名真金。这在《佛祖历代通载》卷35有载:“帝诞生太子,诏海云国师,摩须立名,奏云:‘世间最尊贵,无越于真金’。”母昭睿顺圣皇后,弘吉刺氏。③真金诞生的时代,是蒙古汗国剧变和发展时期,其父忽必烈早在青年时代就…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蒙古编年史产生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都日古 《清史研究》2004,48(3):102-106
17世纪蒙古史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产生了一批蒙古人自己创作的史学作品。佚名《黄金史纲》、罗桑丹津《黄金史》、佚名《黄史》 (或译《黄册》)、萨冈彻辰《蒙古源流》四部编年史就是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种现象的出现 ,与当时蒙古的政治背景分不开。自从 1 3 68年元惠宗妥帖睦尔失去对中原的统治而退回蒙古本土后 ,蒙古汗室卷入了与异系、异姓贵族争夺汗权的旷日持久的内乱。元廷北迁 ,加剧了成吉思汗的孛儿只斤“黄金家族”内部忽必烈系与非忽必烈系的异系之间固有的矛盾 ,忽必烈系后裔垄断汗位的格局被打破。阿里不哥后裔与…  相似文献   

20.
蒙哥即位后,将灭亡南宋的任务交给了忽必烈。由于南宋政府在淮河沿线实行坚壁清野,忽必烈为了解决军粮问题而远征云南。忽必烈平定云南后,对南宋实现了战略包围,但他获取军粮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蒙哥对忽必烈产生了怀疑,解除了他的兵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