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崤山补证     
<正> 崤山道上有石崤(西崤)、千崤(东崤)和土崤三山,合称“三崤山”或“三崤”。与此相对应,在崤山道上又有石壕、乾壕和土壕三所聚邑,合称“三壕”。拙作《崤山古道琐证》(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4辑),曾经推论以壕、崤中古同音之故,三壕当分别得名于三崤山。石  相似文献   

2.
崤山古道琐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崤山古道是我国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邑的东西干道上最为崎岖的一段,其险厄素与函谷并称,而崤山之险实际上较函谷更甚。《淮南子·地形训》列当时天下九塞,函谷不预其间,但与崤山有关的却列有崤坂塞。崤山道为世所重,于此  相似文献   

3.
原丰  田二卫  文印学  陈钊 《东南文化》2015,(2):30-39,129,130
2013年冬,徐州博物馆于铜山区张集镇玫瑰山北麓抢救性发掘三座墓葬,其中竖穴洞室墓两座,石椁墓一座。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断其时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晚期。三座墓葬位于玫瑰山山腰处而非山顶,结构相对简单,规模较小,符合本地区中小型墓葬的基本特点,对徐州地区汉代墓葬考古资料做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根据横岭山墓地随葬器物的特点,将墓葬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墓葬主要随葬礼器和玉器;第二等级墓葬以原始瓷食器为主;第三等级墓葬随葬青铜兵器、工具以及陶质生活用具。各级墓葬数量的变化代表了社会阶级的产生和演变,随葬器物的变化则反映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春秋》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于殽?薄蹲蟠废昙瞧涫?秦穆公乘晋文公之丧借戍郑大夫杞子、杨孙为内应,使孟明视兴师袭郑。晋襄公利用今豫西觳山(或作崤,下同)之险,四月在秦师归途中打了一次截击(事实上是一次夹击,见下)。结果全歼秦师,获其三帅,成为春秋时期秦晋争霸中的一次著名战役。经过这次战役,使秦国约三百年不得逞志于  相似文献   

6.
为配合城镇基建,偃师市文物管理局先后抢救性发掘了三座唐代墓葬.共出土文物156件,其中M1~M2出土的俑类服饰、发髻已接近盛唐时期形式;M3已不见陶质随葬俑群,取而代之的是制作粗犷的铁质动物.同时三方墓志的出土,为界定豫西地区隋唐墓葬的分期提供了新的标尺.  相似文献   

7.
渤海墓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墓葬是渤海遗迹的组成部分,要探讨渤海文化,墓葬是重要的资料。自一九四九年在敦化六顶山发现贞惠公主墓以来,经过吉、黑两省考古工作者三十多年的努力,调查和发掘了很多渤海时期的墓葬。截至目前,已报导的主要墓葬有:吉林省的敦化六顶山墓群、和龙县八家子北大墓群、龙头山墓群、龙海墓群、河南屯墓葬,黑龙江省的宁安县大朱屯、三灵屯墓葬,海  相似文献   

8.
丁金龙  陈军 《东南文化》2012,(4):59-70,132
2008年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来,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在苏州地区西北部70余座山脉发现土墩300多座。土墩均分布在山脊上,有一山一墩、一山多墩以及一山数十墩,大多为西周中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按结构可分为石室土墩与土墩墓:前者为一墩一室,有军事、祭祀、居住、墓葬等多种用途;后者均为墓葬,大多为竖穴墓,有一墩一墓和一墩多墓。墓葬规模和出土文物显示,墓葬大多为吴(越)墓葬,亦有楚墓,其中吴国王陵中存在的盗掘与毁墓现象,应与越国和楚国的报复性挖掘有关。  相似文献   

9.
红柯  陈旭 《中华遗产》2005,(2):96-97
兵马俑消失在崤山以东的辽阔大地上。再也听不到雄壮的军歌,秦腔就是他们的军歌。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4月,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一座竖井墓道土洞墓,根据出土墓志,墓葬主人为唐末五代时期的张爽夫妇。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地区唐到五代时期的葬制、葬俗,以及地望、职官和书法艺术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经济开发区发掘了几千座战国秦汉墓葬。这些墓葬大部分保存完整,陪葬品丰富,很多墓葬有相当高的规格,而且几乎每一座完整且稍具规模的墓葬都随葬铜镜。在开发区白鹭洲墓地发掘的一座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枚珍贵的六山纹铜镜。这枚六山纹铜镜,宽平素缘,镜面近平。双弦纹纽,圆圈纽座,饰羽状地纹。主纹区为顺时针方向相连的六个"山"字,字体瘦削,倾斜度很大。"山"字中间的竖画甚长,顶住镜缘,每个"山"字的外框镶有细边,  相似文献   

12.
洛阳西周陶器墓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序论洛阳北依邙山,南控伊阙,东据成皋,西阻崤函,伊洛涧四条河流从境内流过。从旧石器时代特别是从新石器时代起,人类在这一区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史记·周本记》记载,武王灭商西归,在洛度邑后,"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成王即位后,使召公相宅,周公营建成周,迁殷遗民居之。50年代以来,在配合洛阳基本建设的过程中,文物部门曾发掘了大量的西周遗存,除了比较重要的铸铜遗址外,发掘的墓葬就有近千座。这些墓葬大体可分两大类,一类是1964年发掘的庞家沟西周贵族墓葬,这类墓葬以随葬铜器、原始瓷器、玉器为特征,可称之为…  相似文献   

13.
<正>福建位于我国大陆的东南部,地处武夷山以东、雁荡山以南、莲花山以北,完全被丘陵地带所覆盖,其间有三条主要河流,即闽江、晋江和九龙江。福建地区在宋代属福建路所辖,以往在这一区域内发现的宋代墓葬材料较为丰富,其与周边的浙江、江西和广东等地相比,地域特色十分鲜明。本文收集了这一地区的宋代墓葬材料,拟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方面来归纳其地域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形成原因及其与周边地区宋代墓葬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发掘的河南淅川下寺楚墓,是一批很有研究价值的春秋楚墓。墓葬从南到北沿龙山山脊排列,整齐地分为五组,其中以居中的第三组规模最大。这组墓的主墓是二号墓,旁边有大型墓两座(M1、M2),中型墓一座(M4),另外还有殉葬墓十六座以及一个车马坑。墓中出土了许多带铭文的铜器,使我们有可能推估这组墓葬的墓主和年代。这组墓葬,已发表的主要是一号墓的材料以及二、三号墓的部分材料。三座墓中所出主要是两套铭文:一套是“王子午(令  相似文献   

15.
《文物世界》2009,(6):3-9
2000年嘉父山墓地的发掘,是山西省乡宁县境内东周墓葬的第一次考古工作。嘉父山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的鄂河北岸(图一),地属昌宁镇大石头村,山体阳面都有墓葬分布。2000年7月,因平田整地发现了该墓地,随即发生盗墓事件。经省文物局批准,临汾市文物局、乡宁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嘉父山考古队,从2000年7月17日至10月14日,在此地清理墓葬33座。  相似文献   

16.
陈大海  林泽洋 《文物》2022,(2):26-52+98+1
后头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尹西社区冯韦自然村。2016年,为配合基本建设,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对后头山区域进行了全面勘探,发掘不同时期的墓葬和遗迹共28处,其中三座唐墓(编号M10~M12)排列整齐,形制与规模接近,应为一处家族墓地。墓葬皆为带斜坡墓道的近方形单室砖墓,坐北朝南,出土器物主要包括成套的釉陶俑及模型明器,另有少量青瓷器、陶器等。根据纪年铭文砖,初步判断这三座墓葬的年代为贞观十九年(645年)前后,墓主为毛氏。后头山唐墓的形制和随葬的釉陶俑群具有典型的北方特征,在南京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为初唐时期南京政治地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7.
叶家山墓地是一处重要的西周早期墓地,墓地出土了曾侯谏、曾侯等大量铭文青铜器,为确定墓地性质和布局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叶家山墓地曾侯铭文青铜器也表现出复杂性,同一曾侯所作之器出现在不同的墓葬中,同一墓葬也出土不同称谓的曾侯青铜器,同时,曾侯所作的成组青铜器与最终随葬的青铜器组合也有较大区别。本文根据叶家山墓地带曾侯铭文的青铜器,试图解析一些曾侯级墓葬的墓主,并讨论墓地的一些青铜器组合方式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秦家山位于湖北省荆州市马山镇濠林村,北距荆门市纪山墓地约6.5公里,南距楚故都纪南城约3.5公里,其西约7公里处便是八岭山古墓群的沙冢与平头冢(图一)。秦家山是一处东北—西南走向的椭圆形岗地,约长480、宽250米,高出周围地面2~5米。在这片岗地西部,顺着岗地的走向排列着3座较大的墓葬(编号:M1~M3),3座墓葬之间的距离约为110米。其中M2、M3的封土  相似文献   

19.
<正>二○一一至二○一三年湖北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的发掘,堪称近年来商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一]。叶家山墓地距湖北随州城区东约十公里,共发掘西周早期墓葬一百四十座,包括M65、M28、M111等至少三代曾侯墓葬,其他则为中小型贵族和平民墓。墓地反映了曾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并映射出西周早期周王朝经营南方的地缘政治情况。  相似文献   

20.
1979年2月,永春县皮塑厂在石鼓公社东关山基建工程中,发现五代墓葬一座。晋江地区文管会和永春县文化馆闻讯立即派人前往,进行了清理和发掘。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