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瞳 《丝绸之路》2003,(2):42-43
河西走廊南北两侧皆为绵延群山。南侧的祁连群峰白雪皑皑,青松郁郁,北侧的山则多为荒山秃岭,草木不生。然而,合黎山东端的东大山却是一个特例,那山上松柏参天,丛灌密布,山林中多有奇珍异兽,四时景色变幻无穷,仙姿万千。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藏》2010,(3):93-93
段渝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O年第二期上发表论文,认为在藏彝走廊的北方,由甘青高原向东延伸,并越过北方草原地带,直到俄罗斯;藏彝走廊的南方,由横断山向南,一直延伸到中南半岛。因此,藏彝走廊是一条国际走廊,或是具有国际性和国际意义的走廊。  相似文献   

3.
城市走廊是城市系统的空间形式之一,在区域与城市发展及规划中由来已久。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巨型城市走廊开始显现。本文以基础设施带、区域发展核心及规划理念等几个方面阐述巨型城市走廊理念。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巨型城市走廊为实例,探讨巨型城市走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规划与管制。  相似文献   

4.
郝煜  孙琳钰 《旅游纵览》2022,(17):125-128
本文对河西走廊边塞诗歌文化旅游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有关边塞诗歌文化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边塞诗歌文化对河西走廊旅游发展的影响,接着针对河西走廊诗歌文化旅游发展在产品类型、文化内涵、开发模式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边塞诗歌文化的河西走廊旅游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河西走廊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条独具特色的环形旅游走廊目前正在海南省东部加紧建设。 海南东部环形旅游走廊是在建设西海岸工业走廊的同时的另一工程项目。这条环形旅游走廊沿海岸的海口市向东往南到三亚市,再从三亚向北,经过五指山回到海口。该旅游  相似文献   

6.
哈大齐工业走廊位于我省松嫩平原腹地,规划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和牧草地,耕地主要分布在工业走廊的东南部,即哈尔滨市、肇东市、安达市一带;牧草地则分布在工业走廊的西北部,即大庆市和齐齐哈尔市西部的地域。工业走廊内的生态系统大体可分为草甸草原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五大类。其中草甸草原生态系统是对工业走廊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主要类型为羊草草原。我省羊草草原几乎全部集中在工业走廊区域内,面积大,而且集中连体,为世界仅有的三大分布区之一。区域内生活于草原、沼泽的鸟…  相似文献   

7.
长城是世界性文化遗产,亦是人类文化遗产瑰宝与劳动人民智慧结晶。河西走廊段长城保留了原始风貌,是中国长城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含有极为丰富的遗产价值。近年来,文旅融合已经成为旅游业界的发展趋势,本文紧抓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在河西走廊长城遗产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河西走廊长城遗产廊道,从保护系统、旅游系统、支持系统三方面提出河西走廊长城发展策略,以期为河西走廊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长城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使古老沧桑的河西走廊长城在新时代散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长城是世界性文化遗产,亦是人类文化遗产瑰宝与劳动人民智慧结晶。河西走廊段长城保留了原始风貌,是中国长城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含有极为丰富的遗产价值。近年来,文旅融合已经成为旅游业界的发展趋势,本文紧抓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在河西走廊长城遗产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河西走廊长城遗产廊道,从保护系统、旅游系统、支持系统三方面提出河西走廊长城发展策略,以期为河西走廊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长城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使古老沧桑的河西走廊长城在新时代散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地区甘州、肃州两地现存四种藏书记及其所附书目的解读,发现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图书传播事业总体比较滞后,而且逐渐趋于保守、科举化。而这种变化又和明清时期河西走廊时代特点以及国家统治思想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地名与河西的民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名作为语言的活化石,是研究民族分布及其变迁的重要依据。历史上河西走廊为多民族、多部落分布之地域,民族变动极为频繁,不同民族都曾以自己的语言命名过地名。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有关地名的追索研究,初步探索了河西走廊地区历史上民族演替及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1.
张炯 《丝绸之路》2012,(17):61-61
河西走廊 列车奔驰在河西走廊 闪过祁连的雪,黄河的浪 越过汉唐故垒,明清营盘 朔漠传来驼铃的歌唱  相似文献   

12.
史前时代中国起源的粟黍和西亚起源的小麦、大麦在河西走廊双向传播过程的研究,对于认识欧亚大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梳理和对比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考古遗址出土的植物大化石、骨骼碳氮同位素结果和种子碳十四测年结果,探讨距今5000-3000年粟黍西渐和麦类东传的时间和路线,认为在距今5000年前后随着马家窑文化西进至河西走廊,粟黍农业在距今5000-4400年传播至河西走廊并得以发展,在距今4400-4200年传播至欧亚草原中部哈萨克斯坦地区。另外,距今5000-4500年小麦、大麦已经在欧亚草原中部广泛种植,并向北传播至南西伯利亚等广阔的北方草原地区,在距今4000年左右可能通过南北向河谷传播至河西走廊地区。西渐的粟黍作物和东传的麦类作物对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人类生业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从西域贡使如何进出嘉峪关、入关贡使的起送与存留、存留使臣在河西走廊的活动等三个方面阐明了河西走廊是明代边境贸易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场所之一,并指出,西域贡使为河西走廊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聚落的命名反映了人类在聚居时对不同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选择和适应。明清时期 ,走廊内由腹地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区到两侧的中高山区都有人口的分布 ,受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聚落的类型也比以前丰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及社会活动使走廊内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的乡村聚落。明清时期走廊内有大量人口以家族或宗族为单位迁入 ,宗族势力的巨大约束及内聚作用使走廊内出现了大批以家族命名的乡村聚落。  相似文献   

15.
清代河西走廊建立了渠坝 ,进行农业灌溉。水利纷争是清代河西走廊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 ,这种争水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同一流域上下游各县之间的争水 ,一县中各渠坝之间的争水。争水矛盾产生的原因 ,有自然因素 ,也有许多社会因素。水资源短缺限制了河西走廊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剑 《四川文物》2009,(6):86-89
藏彝羌走廊是中国西部的重要民族走廊,70余年来,在岷江上游、金沙江流域、雅砻江流域、青衣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安宁河谷、滇西地区、西藏等地都发现了石棺葬文化遗存。今年10月下旬在西昌召开了“藏彝羌走廊暨中国西部石棺葬文化研讨会”,作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7.
大走廊随想     
1000多公里长,几十至百多公里宽的大走廊,世上仅有一条,那就是河西走廊。比大走廊更长的是几千年的神话传说和历史,老子、张骞、霍去病、唐玄奘、林则徐,经商的驼队、来往的使臣、征战的将军、和亲的使团、打凿莫高窟的艺人。更多的则是贩夫走卒,他们贩运丝绸、瓷器,也播种化、友谊和爱情……大走廊上闪过多少人的背影,有过多少动人心魄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代西北多民族多文化分布的重要地区,民族文化交流与整合持续发生。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发展过程、动因及机制的分析,认为异质文化因子的不断介入,使河西文化在变化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取得一致。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是形成河西走廊以汉族儒家文化为主体兼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复合体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助推中国装备走出去,营造安全周边环境从中国出发,一路向西,到达秀丽的中东欧,再折回辽阔的中亚,正好在地图上形成两段漂亮的弧线。如果放在更大的地理范围里观察,这两段弧线恰巧勾勒出一个走廊的形状。走廊这头,是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走廊那端,是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欧盟。11月25日至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相似文献   

20.
河西通西域     
王蓬 《丝绸之路》2014,(5):12-13
一 也许,对长长的河西走廊来说,最重要的地理事件是约在3亿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了这条夹在与蒙古高原之间长达1200余公里的世界上罕见的地理走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则为公元前121年,西汉青年将领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击败匈奴,不仅使河西走廊首次归于中原王朝版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