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中国税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此,中国于1994年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的一次税制改革。经过这次税制改革和9年来的逐步完善,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回顾1992年以来中国税制改革、发展的情况,目的在于真实地反映11年来中国税制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总结经验,为今后中国税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相继经历了萌芽、受挫、恢复探索、理论形成、体制建立、完善成熟等六个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之后就开始了这一探索过程,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萌芽阶段,所取得的成果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源头和起点;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尝试“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再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日益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说明了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3.
论"女性经济"时代的女性旅游市场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女性经济"的出现促进了女性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女性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比以往更为强烈,出游人数不断增加,出游方式渐趋多样,安全认知增强.本文在分析女性旅游消费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女性旅游市场的细分和女性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女性经济”时代的女性旅游市场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经济”的出现促进了女性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女性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比以往更为强烈,出游人数不断增加,出游方式渐趋多样,安全认知增强。本文在分析女性旅游消费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女性旅游市场的细分和女性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尽管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20年的经济增长,70年代后期中国依然是一个低收入国家。197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实质是用高投入的方式保持经济增长已走到尽头。要继续使经济高速增长就必须提高生产率的增长率,这在逻辑上必然导向市场取向的改革。在双轨体制下市场体制的高效率昭彰在人耳目,为市场体制的改革创造了条件。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理论观念的革新及其有关政策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在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毛泽东、陈云和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理论,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陈云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理论,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展现了我国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8.
台湾问题是当前中美日三角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发展。美日插手中国台湾问题,主要是出于两国战略利益和遏制中国的考虑。但事实上,这不利于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有损于自己的利益。在中美日三角关系框架下,中国为解决台湾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包括提高综合国力,发展中美、中日关系,坚持睦邻友好外交等。 相似文献
9.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的"政经分离"与"政经不可分"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在对华关系方面曾推行过“政经分离”政策。其核心是:政治台湾,经济大陆。即只承认台湾当局,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此,中国政府提出了“政治三原则”和“政经不可分原则”,与日本方面旨在搞“两个中国”的图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中日复交35年后的今天,“政经之争”早已不再是中日之间争论的焦点。但对如今时而“政冷经热”、时而“政经双冷”的中日关系来说,重温这段“政经之争”的历史,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新中国谈判建交的开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判建交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一项重要实践,是毛泽东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平等和获得尊重的努力与国际法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创新。毛泽东不仅是谈判建交的首倡者,而且在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同印度和英国的建交谈判中,扮演了决策者、设计者和领导者的角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Pan Jingguo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1)
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是第一个同中国进行建交谈判的国家,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同印度建交是新中国外交的一次重要实践,它不仅确立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先谈判后建交的外交原则,还赋予了"一边倒"更丰富的内涵,开创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13.
酒店经营管理中的跨文化关系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酒店总经理的困惑入手,分析了酒店经营管理中错综复杂的文化关系,探讨了这些文化关系的共性规律和个性特征,并提出,跨文化关系解析是酒店文化问题研究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跨文化关系解析五个方面的理论基础以及跨文化关系解析在酒店经营管理宏观战略的制定、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和酒店对客服务等方面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旅行社业挂靠经营现象的市场监管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旅行社行业的挂靠经营现象屡禁不止,成为危害旅行社经营环境和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一大顽症。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建立起挂靠经营现象博弈模型和挂靠经营监管博弈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对旅行社和挂靠者在挂靠经营合作中的策略选择、政府部门与旅行社及其合作伙伴的期望收益、旅游市场监管效果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Brita Hermelin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2005,87(3):225-236
In seeking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structuring of regional labour markets, an interview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which focuses on recruitment procedures in private firms and public sector organizations in the Stockholm region, Sweden. The analysis discusses some of the effects of recruitment procedures used by the investigated firms and organization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how new employees are selected and how these procedures may in turn act to hinder the entrance of ‘others’ into employment. The conclusion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situation in Sweden with particular consideration of the ethnic structure of the workforce and the high unemployment rates among groups of the immigrant population. Further, it is argued that such recruitment procedures as evidenced in the interview study are related to wider socio‐economic change,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workplaces and their spatial context.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旅游产业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府的职能应有所调整,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将趋向于运用经济的手段和间接的方式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粮食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贸易在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粮商及粮商组织、粮食加工和运输、粮食价格、粮食集散和粮食存储等几个方面反映了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粮食市场的基本情况。粮食贸易将大量的基层市场、少量中间市场和几个中心市场联系在一起,粮食价格的趋同性表明这个地区当时存在着完整的粮食贸易体系,但相关市场特征又表明这个市场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18.
从"正常化"走向"睦邻友好"--1989~1992年中苏(俄)关系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2年是中苏(俄)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包括三个阶段: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1989年);中苏关系过渡到中俄关系(1991年);建立睦邻友好原则(1992年).在这三个阶段中,"正常化"是核心,它贯穿其间,使三个阶段紧密相连.中苏关系之所以实现"正常化"主要是由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两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此外,灵活的政策运用在处理"三大障碍"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最终实现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中苏关系正常化,对后来的中苏(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确立了新型的国家关系,使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考验,奠定了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156项工程与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中叶,一个举世耀眼的社会主义耍儿--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这个新生儿需要在沐浴后迅速成长以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纷扰.特定历史条件下对苏联的选择以及由苏联援建出台的156项工程如同助长器: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雏形由此被注入了苏式基因;中苏两党、两国间同时期的兄弟关系因此显得牢不可破.但既然是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成就与缺憾、经验与教训总会相伴而生,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客观地加以评析将成为新世纪中俄两国关系发展、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开展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转型时期制约我国旅行社业市场绩效的原因探析——基于竞争有效性与所有权有效性双重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旅行社业整体绩效水平低下的深层原因是市场竞争失效和所有权结构失效导致旅行社企业无法有效地成长,实现规模化经营。因此,提升我国旅行社业整体绩效水平的根本是,变革旅行社业产业制度环境并同时推进旅行社业所有权结构改革,从而建立有效的竞争市场环境和有效的所有权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