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郭汝瑰、黄玉章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一书,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册,125万余字。该书是迄今为止论述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篇幅最大,内容客观公正的一部学术著作。作者在开头的写作动机及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我们站在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2.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开始以来第一个大规模战役,也是八年抗战中屈指可数的重大战役之一。这次会战,中日双方先后投入近百万兵力,历时近四个月,其规模之巨大,参战兵员数量之众多,作战情况之复杂,战役过程之持久,在抗日战争史以至中国近代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这场大规模会战对于中国的战略防御和整个战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按照忠于历史、  相似文献   

3.
国民政府军在安徽正面战场对日本侵略军的抵抗作战是英勇壮烈的。
  国民政府军在大陆出版的历史著作中除规范称中国国民革命军外,还称国军、中国军、中国军队、国民党军。名称的多样系由多种语境造成。抗日战争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成立后,中共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分别隶属于第二战区、第三战区序列,但由中共独立自主领导抗战。在抗战中,国民政府军担负着正面战场对日作战任务,同时开辟敌后战场,抗击日军;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战场,由国民政府军队担负作战任务的正面战场,以及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担负作战任务的敌后战场统一组成。正面战场是中国军队为保卫国土正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的阵地。正面战场研究是抗日战争史研究中极关重要的内容。过去抗日战争史研究集中于敌后战场方面,对正面战场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评价也很低。近十年来逐步开始改变这种情况,正面战场成了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热门课题。本文拟对正面战场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把1945年春夏之交的湘西会战作为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大捷,对之后的反攻作战提及甚少,认为这些战役是在日军主动撤退的前提下,中国军队跟在日军后面收复失地而已。因此,这些战役得到了一个非常不雅的外号"跟进式反攻"。但近年来,随着抗日战争中国方面档案的大量公开和日本相关档案的引入,日军在抗战末期正面战场的溃败情况也逐渐被世人了  相似文献   

6.
盟友和对手──香港对日作战中的中英关系莫世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由先前援华抗战的海外基地,变成直接对日作战的疆场。自此开始的3年零8个月的香港抗战,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香港开埠百年来唯一的一次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7.
论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战略反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战略反攻刘五书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有无战略反攻,应根据国民党军与日军作战的客观进程和中国当时的国情来评判。所谓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是指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规定抗日战争的"第三阶段",其特点"是收复失地",而"收复失地主要依靠中国...  相似文献   

8.
马振犊同志的新作《惨胜——抗战正面战场大写意》一书正式出版了,这本研究专著是作者在多年从事抗战正面战场档案史料编研基础上参考民国史学界有关最新研究成果而撰写的一部力作,它的问世有利于推进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之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这本专著从研究我国抗日战争军事战略以及战争各阶段国内外、敌我双方复杂的矛盾关系入手,探讨正面战场上发生的各次战役之前因后果及其影响,从而开创了正面战场研究工作的一个新局面,正如茅家琦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这本专著之特点在于一个“新”字,作者几乎在每一章中都  相似文献   

9.
2012年5月4日至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与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协办的"国民政府的国防建设与抗战时期的正面战场"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杭州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单位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抗战爆发前后的国防建设、中日两国的作战计划、正面战场和战役、台儿庄大战、南京保卫战、江桥抗战等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本组笔谈均选自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0.
袁成毅 《民国档案》2021,(1):104-119
中国国防的形态从古代到近代经历了巨大变化,先是边防(陆防)之外有了海防,继则又有了空防。伴随这一过程,中国国防地理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国防地理形势受制于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中国政治中心南移导致的国防重心南移,二是日本在华不同地区形成的既存势力格局。此外,国民政府在全国不同地域统治力量的强弱也影响着国防地理形势。战前朝野对中国国防地理有过较多探讨,认识大体接近。为因应未来战争,国民政府分别对陆、空、江海防以及战略大后方做了布局。全面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陆军作战主要在重要铁路干线和国际交通线展开;空军作战先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渐次转向华中、西南;海军作战主要沿长江航道展开,辅之以沿海要塞作战。正面战场的作战体现了国民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整体抗日战略。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曾策划过鲜为人知的"四川作战"计划。该计划的出台是日本深陷于中日战争持久战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困境时,日本当局不得已而采取的"赌博行为"、"穷极之策"。"四川作战"计划的实施之所以一波三折,最终胎死腹中,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是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1937年7月-1938年10月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它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起了决定性作用。1938年11月-1940年,虽然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了变化,但其军事进攻的重点仍然放在正面战场,因而,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1941年-1943年,侵华日军对中国采取巩固占领区的方针,敌后战场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从1944年起,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作战逐渐向全面大反攻过渡,中国战场的大反攻,主要是敌后战场的大反攻。  相似文献   

13.
淞沪抗战:中国的主动进攻与日军主要作战方向的改变——评军科院《中国抗日战争史》有关“淞沪会战”的论断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张振昆鸟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关于淞沪会战有几句总结性的评论:“淞沪地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首都的门户,...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它一开始就分为两个战场,即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情况,在建国后的有关史著中涉及甚少。当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笔者试图对抗战初期国民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本刊自本期起刊载1939年2月至6月间新四军抗日作战史料一组,本组资料详实记载了新四军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与日伪军作战的经过及光荣战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是我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体需要,组织了“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与英美联军共同作战。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国外战场作战的唯一战例。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一役,也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直接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军在抗日战争期间,面对强敌,奋勇作战,尽最大的努力抵抗日本海军的进攻,配合了中国其他部队的作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海军在抗日战争中的经验和教训,是今天人民海军建设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延安总参谋部一局是中央军委指挥作战的最重要的机构。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战略意图都是通过一局具体贯彻实施的。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一局作战参谋。通过回顾亲身经历的鲜为人知的战争决策与指挥内情,他真实、生动地记述了历史的宝贵一页。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为了不忘我贵州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为国家民族作出的贡献和承受的巨大牺牲,在近几年学习新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此文回顾黔军抗战业绩。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第五战区负责鲁南到浦口一线津浦路的抗战。一九三八年初,国民党桂系军队曾在津浦路南段正面战场阻滞北上进攻的日军达四个月之久,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徐州会战中指挥台儿庄战斗解除了后顾之忧。本文根据有关史料,试对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津浦路南段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作一简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