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永乐时期,由明成祖“朱棣”亲自下令所建的“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被毁于清中期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前夕的兵火之中。  相似文献   

2.
金陵大报恩寺为明代南京的三大刹之一,寺内的琉璃塔又是中古时期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奇迹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文化、旅游、宗教等事业的发展,有关方面已启动了在原遗址上重建该寺、塔的工程。因此,理清其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也是必须从事的工作之一。本文主要是依据有关史籍和考古资料谈谈它的历史渊源问题。一是大报恩寺与塔的最早渊源,即阿育王塔,长干寺的始建年代.兼及长干寺与建初寺的关系问题;二是长于寺的废弃时间与宋代天禧寺在其旧址上重建的问题;三是明成祖朱棣为何选择天禧寺及舍利塔作为大报恩寺及琉璃塔的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金陵大报恩寺塔,乃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但由于天灾人祸,该寺历史上迭经兴废,谜团始终不断,清代咸丰年间兵燹使之化为一片瓦砾。但它究竟毁于咸丰四年(1854)、还是咸丰六年?是被太平军、抑或清军毁坏?至今一直存有不同说法。金陵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塔遗址公园目前正处于紧张的考古、复建之中,因此厘清这些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金陵大报恩寺重建项目已列入南京2009年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如果能够如愿建成,它将成为南京“山水城林寺”城市风格的最为厚重的一笔。然而,当七宝阿育王塔在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掘中呈现后,规划中用于报恩寺原址的弹丸之地,重建已经不能承荷佛教至宝佛舍利供养圣地的重任,应当选择更加合适的风水宝地建造。无论从历代寺院易址重建的先例,从报恩寺建造的历史,还是从大报恩寺重建方案的策划思想、报恩寺投资主体的身份上看,大报恩寺都应该易址重建。  相似文献   

5.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金陵文化的中心。据《建康实录》记载,"楚威王因山立号,置金陵邑"。南京历史上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和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等在此建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陵文化。南京地名作为历史见证,从山川、河流、街巷、里弄,到桥梁、寺庙、衙府、书院,都饱蘸浓郁的金陵文化气息,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6.
南京城西南沙洲公社成立于1958年,当时辖6个大队,56个生产队,18个自然村居住人口近万人。据清《上江两县志》记载,“沙洲圩地沃宜稻”,同时盛产各种鱼类及莲藕等水八仙,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1958年以前沙洲人“上街”多指中华门外西街,“进城”多指中华门城门。那么沙洲人上街进城交易农副产品,走的是哪条捷径呢。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金陵大报恩寺地宫遗址进行科学保护,首先通过ANSYS有限元模拟对地宫遗址的现状结构性能进行分析,找出其在不同工况下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根据保护原则及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仅增设护壁、增设护壁及锚杆的两种保护技术方案,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计算对两种保护技术方案在四种工况下的结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适用于地宫遗址的保护方案,建议采用增设不锈钢的护壁及水平、竖向锚杆,并给出了不锈钢护壁及锚杆相应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8.
建于明永乐年间的金陵大报恩寺塔,被誉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有关金陵大报恩寺塔焚毁时闻,一直以来众说纷纭。2009年第1期《江苏地方志》上发表了周安庆的《金陵大报恩寺塔被毁辨说》一文,对金陵大报恩寺塔被毁时间进行了梳理。笔者在拜读之后,觉得还是有必要再进行一番考察。故不揣冒昧,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金陵大报恩寺南北两块御碑遗址进行科学保护,首先通过有限元模拟对南北御碑遗址的现状结构性能进行分析,找出其在正常使用和地震作用时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及整体设计要求提出增设隔震支座的保护技术方案,采用有限元模拟计算对南北两块御碑遗址在增设隔震支座后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带有御碑的北碑的第一阶自振频率约为不带御碑的南碑的0.087;地震作用下,带有御碑的北碑最有可能破坏的部位是御碑,而不带御碑的南碑最有可能破坏的部位是龟趺头部。施加隔震支座后,南北两块御碑遗址结构的振动频率、最大主拉应力和最大主压应力均明显减小,在7度罕遇地震的情况下均不会发生破坏。研究结果对石碑的结构保护工程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明代金陵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塔是由著名航海家郑和参与建造的世界奇观。大报恩寺的直接前身为建于吴末晋初的"长干寺",乃是南京地区历史最为古老的寺、塔之一。这里曾经是瘗藏唐三藏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之处,是明代南京唯一依皇宫建筑体制起造的佛教寺院,也是明代早期总管全国佛教事务的中央机构"僧录司"所在,拥有全国佛教管理和佛学中心之地位。该寺还与明成祖身世之谜及成祖夺嫡易位乃至建文出家失踪诸史事相关。在其长达16年的建造过程中,郑和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从而对该工程之完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南京大报恩寺建筑布局的“三怪” 明代大报恩寺由明成祖在原天禧寺旧址上重建,建筑规格和布局依准按大内宫阙模式,建九级五彩琉璃塔,至宣德三年历十六年建成,建成后的大报恩寺成为明初南京三大寺之一,富丽堂皇,精巧绝伦,尤以琉璃宝塔最令人叹为观止。而大报恩寺的建筑布局也迥异于其他的皇家寺院,南京民间称其布局有“三怪”。  相似文献   

12.
从17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洲人眼里,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又称“南京瓷塔”)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在欧洲声名远扬,被认为是仅次于万里长城的中国建筑。  相似文献   

13.
分析画派这一概念的内涵,从时代、题材、师从、技法等对金陵八家和金陵画派的画风作一比较。认为明末一些金陵画家称其“金陵八家”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14.
大璞不斫的明清金陵竹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啸 《收藏家》2006,(6):61-66
(一)竹子结实竿挺,虚中洁外,筠色润贞,皮坚质密,是竹雕艺人操刀的理想材料。竹刻也称竹雕,顾名思义,就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刻多使用竹茎与竹根施雕,用于雕刻的竹材应选择生长了3-4年的竹子,不宜太老或太嫩。太老出筋了,质糙不细腻,难以雕琢;太嫩则不经削剔,亦显现不出竹的细密纹理,失去竹刻的个性。竹茎圆而中空,适宜制作笔筒、臂搁、香筒等器物,技法多为阴刻、浮雕、皮雕与透雕。竹根节密内厚,纹理纠结,凹凸不平,巧妙利用其天然的形态、纹理、疤节甚至瑕疵,在造型上因质顺形,类物刻象,…  相似文献   

15.
李白是中唐诗坛领袖,他写于金陵的诗有90余首,这个诗歌不仅与金陵文人高度契合,而且使金陵山水名胜增色,被后世奉为典范。现将李白在金陵的游踪与诗作一并作一考察,进而分析李白与金陵山水人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地名与河西的民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名作为语言的活化石,是研究民族分布及其变迁的重要依据。历史上河西走廊为多民族、多部落分布之地域,民族变动极为频繁,不同民族都曾以自己的语言命名过地名。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有关地名的追索研究,初步探索了河西走廊地区历史上民族演替及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7.
金陵大学是1910年由南京三所基督教书院合并创办的教会大学。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和革命运动对金陵大学造成巨大挑战。该校的美国当局、南京校方和中国籍教师群体被动或主动做出各种回应,直至学校的治理结构完成根本性转变。20年代初,金陵大学在北京政府教育部完成"部分立案"。1926年,在五卅运动以及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强硬的立案政策的冲击下,金陵大学校内行政层开始改组。至1928年实现校董会设立、中国人出任校长和完成立案的全方位转变,金陵大学由此进入新时代。金陵大学回应立案以及内部改组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渐变过程,既体现了中国教会大学在此历史关头处理与中国政府之间关系的共性,又有其特殊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新疆新和县地名有150多个,这些地名显著的特点是主要围绕水、土地和古城古迹得名,而且许多地名与新和的唯一地上水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湖南是古代百越族群聚居的重要区域.古代湖南区域地名的汉化进程,可以采取计量方法划分为百越语地名主导时代(前11—前3世纪)、汉语式地名主导时代(前3-5世纪)、汉语式地名与汉语地名平衡时代(5-11世纪)和汉语地名主导时代(11世纪以降)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地名的汉化主要表现在用汉字音译的方式来记录百越语地名,并尽量...  相似文献   

20.
古代地名考释,对于研读古代文献、了解历史、考察出土文物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古代小说中"欧阳火"之"欧阳"、镇江丁卯桥出土唐代金银器铭文之"力士",之所以迄今众说纷纭,未得确解,其原因是不明"欧阳"、"力士"均为古代地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