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的制度,它在生产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体现着现实的人们之间最本质的社会关系,决定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马克思对它非常重视。早在1845—1846年、1857年,马克思就对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式作过认真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古代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界定这一理论的内涵与外延,明确“古代所有制”与“奴隶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对于人们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真实思想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治经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问,理论界一般以恩格斯的“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来诠释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其中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及其构成的形式,分明就是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容及形式;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又是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于是,政治经济学便被归结为研究社会形态的学问。可是.恩格斯原中还有这样一句话:“——这样广义的政治经济学还尚有待于创造。”  相似文献   

3.
试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与中国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宣称公有制、国有化是社会主义的最高原则,隐瞒马克思关于在公有制、国有化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主张。这一理论上的修改,后果极其严重。我们以为,重建个人所有制,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个行之则一言可以兴邦,违之则一言可以丧邦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所谓两《言》,一是指1848年马、恩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二是指1859年马克思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序言”,两篇巨著相距十一年,虽然背景不同,写作的目的不同,而且文字的风格、气度各异,但它们的基本精神则都是为了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揭露资本主义剥  相似文献   

5.
李维意  孙志飞 《攀登》2009,28(1):17-19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新哲学的出发点,它在马克思哲学语境中是一个总体性的范畴。马克思从精神性与自然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等诸多方面,揭示了“现实的个人”的总体性内涵;通过对批判原则与建构原则、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总体把握,全面揭示了“现实的个人”的总体性,进而打开了通向唯物史观的入口。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一词是当今国际社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无论是普通民众、政治活动家、还是社会科学工作,都先验地存在着这样的概念。由于现代国际政治中的原两极对立关系,强化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概念的对立性,于是,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出于自身利益,坚持并力求证明自己的制度、信仰及其生活方式的完美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方志作为集存信息的文字载体,不仅在中国有丰富而完整的发展体系,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进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反映民族民风的文化典籍在体裁表现方面既有历史学的特征,同时也有方志特别是方志体系中的民族志的特征。比如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日尔曼尼亚志》(塔西陀著)、成书于19世纪后期的《古代社会》(摩尔根著)以及《公社土地占有制、其锯体原因、进程和结果》(科瓦列夫斯基著)等。  相似文献   

8.
唐开鹏  陆晶晶 《沧桑》2009,(1):77-78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瑰宝,其中孕育着丰雷的科学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全面体现了《资本论》中发展观的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和历史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倩红 《世界历史》2004,27(6):91-99
本文以《论犹太人问题》为切入点 ,探讨青年马克思的犹太观。认为《论犹太人问题》不能作为马克思反对犹太人的檄文 ,相反 ,恰恰体现了马克思对犹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马克思主张从世俗的基础而非宗教角度探讨犹太问题 ,并把对犹太教特性的揭露上升到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 ,从而体现出马克思的蓬勃锐气与深邃的思想境界 ,但由于当时他本人的唯物史观还处于形成时期 ,对犹太问题的看法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湖南文史》2014,(4):40-40
巴黎公社的实践是伟大的,对巴黎公社经验总结的理论是辉煌的。这一辉煌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马克思在巴黎公社期间写成的《法兰西内战》一书中,同时也体现在恩格斯在20年后为出版《法兰西内战》一书所写的导言中,还体现在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中。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有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日趋成熟的认识过程,最终确立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观。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实践”既具有能动性,又拥有客观性,并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与历史客体的环境赖以存在的本体论基础。为了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有必要将它与过于强调内在超越的意识哲学或思辨哲学以及过于强调外在客体的经验主义等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2.
高立娇  王蕊 《神州》2012,(9):11-11
人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马克思所关注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手稿》《提纲》《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思路的变化轨迹,这是有关人的本质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3.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通过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英雄保尔·柯察金,说出他自己对人生的追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相似文献   

14.
高仁立  聂长久 《史学集刊》2012,(6):60-62,97
孙中山提出"师马克思之意",不用"马克思之法"。这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师马克思之意"表明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目标与科学社会主义是一致的。不用"马克思之法",即不赞同马克思曾提出过的某些不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具体主张。这体现了孙中山思想的合理性。孙中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思考、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并提出理论的典范。他的独特见解是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贵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王春梅 《沧桑》2010,(5):11-1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成功运用,随着中国融入世界历史进程的逐步深入,必将实现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彭美贵 《沧桑》2009,(4):144-145,155
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蕴涵相当丰富的思想:按照理性神的启示行事;防范幻想及其重要根源——虚荣心取代理性神的位置;遭遇虚荣易丧失理智,丧失理智则陷于无助,陷于无助该求援父母;在父母的帮助下应学会独立处理择业过程中理智与虚荣的关系;要在尽可能选择有尊严的职业的同时注意规避隐性风险;应遵循的主要择业指针在于追求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马克思在择业问题上的深邃智慧,对于在当前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需要选择职业的青年一代,依然具有极高的信念引导价值和教育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成功运用,随着中国融入世界历史进程的逐步深入,必将实现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绪贻 《史学月刊》2001,(3):103-109
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执政后,面对美国的严重农业危机、农民悲惨处境和反抗浪潮,实行了以<农业调整法>为主要内容,以国家干预为重要手段,以控制农产品产量为目标的农业政策.罗斯福政府的农业"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这种制度进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改革虽然只是一种农业资本主义的结构改革,而非革命性的改革,更未促成一场社会革命,但它保护和促进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使美国的农业和工业一样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19.
于继增 《文史精华》2013,(1):10-18,1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理论著作。从事这部巨著的中文翻译犹如一场接力赛,从1930年最初译本的问世,到2003年最新译本的出版,《资本论》在我国落地生根经历了70多年。这个曲折艰辛的接力过程,凝聚着早期革命者和进步知识分子的夙愿和心血,他们的传奇故事和不朽功勋值得铭记。  相似文献   

20.
李维意  阎长锁 《攀登》2010,29(6):63-66
“两个和解”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与人的和解。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实现“两个和解”的内在机制,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由“自由人联合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实现“两个和解”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