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一、宝伊局的设立过程清代文献中关于宝伊局的记述非常简单。《新疆图志》卷三十四《钱法》部分对迪化、阿克苏(附库车)、喀什噶尔等铸钱局的设立及运行都有专节叙述,叶尔羌、乌什两铸钱局虽未作专节叙述,但也都有交代,惟对宝伊局只字未提。《西域图志》卷三十五《钱法》中关于宝伊局仅简单记有一句“伊犁于乾隆四十年设局”。《总统伊犁事宜》及《西陲总统事略》虽有记述,但也很简单。①实际上清政府对设立宝伊局是很重视的,自始至终都是在乾隆皇帝的亲自过问下筹划的,这在清代档案中都有具体而详细的记载。其中曾担任过阿克苏参赞大臣,对…  相似文献   

2.
清代满城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清入关后的满族史,不能不研究驻防八旗,研究驻防八旗,必然涉及到满城。满城,即清代八旗兵的驻防城,是清代驻防全国各地的八旗官兵及其眷属的居住地。它与清代八旗驻防共兴衰,相终始。因此,对满城兴建、规模、作用及其废弃的过程,进行一番考察和分析,不无意义。本文拟就上述略表浅见,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辩(续)》2012年9月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1999年,李世愉出版了《清代科举制度考辩》一书,在此基础上,他又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一些前人未曾涉及的课题做了专题研究,并产生了一定影响。2012年他将陆续发表的14篇文章重新进行校订、修改和补充,结集成《清代科举制度考辩(续)》一书。该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龙门续考     
关于奉先寺的开凿年代关于奉先寺的开凿年代,宋人志磐云:"成亨三年敕洛阳龙门山镌石龛卢舍那佛像,高八十五尺。"此说几成定论。解放后发表的有关龙门石窟的文章都认为奉先寺的开凿始于咸亨三年(672年),完工于上元二年(675年)。有的还将调露元年(679年)高宗敕建大奉先寺之年作为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的开凿时间,也有的将咸亨三年武氏助脂粉钱修大卢舍那像龛说为建寺造殿。最近有的同志对咸亭三年开凿说法提  相似文献   

5.
清代宁古塔城是东北七重镇之一,是东北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建城形制、街市布局,对研究清代城市及其发展变化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宁安县志》记载,今宁安县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由宁古塔将军巴海督修,次年四月建成。关于新城形制、街市布局,笔者60年代在县文物管理所工作期间,曾听过关玉衡先生(已故)的讲述,最近又访问了笔者中学时的老师宫梦奎,参照了关奎同志提供的1936年绘制的《宁安县城街市图》和有关史料,并实地踏察,写成此文,敬请教正。  相似文献   

6.
郑永华 《清史研究》2013,(1):150-153
关于清代宗室世子,学界目前虽续有涉略,但因无专题研究,尚未取得一致意见。①这不仅使通行的辞书前后矛盾,令人莫衷一是②,也直接涉及相关史表的编纂。今检索史料,略为勾勒考辨。"世子"一词,文献多将其源溯至《礼记》。《辞源》释世子为"帝王和诸侯的正妻所生的长子,也叫太子。《礼·文王世子》:文王为世子。清代亲王的嫡长子封世子"。③《公羊传》谓:"世子,犹世世子也"。陈立义疏《白虎通》"爵篇"更说:"所以名之为世  相似文献   

7.
清代福建驿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的邮驿制度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代,终结于清朝光绪年间。在这种制度中,驿站负责免费传递政府公文、官员信件、军事文报以及外交使团信件等,它实际上扮演着“国家大动脉”的角色,对传宣号令、巩固政权、飞递军情以及发展社会经济等都起着重  相似文献   

8.
清代提塘考     
刘文鹏 《清史研究》2007,1(4):87-91
提塘,顾名思义,是指管理塘务之官员,在明清时期地位不高,但职能重要,在当时的政治和行政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影响着很多重大事件。学界尚无专门文章对此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会典、实录和奏折档案等材料的梳理,力图揭示清代提塘的职能及其运行状况,以求方家赐教。  相似文献   

9.
清代黄马褂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黄马褂,是时代特色和民族色彩兼备的中国传统服饰。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指出清代当时以为最特别重要衣着,即‘钦赐黄马褂’。事实上,在《康熙万寿  相似文献   

10.
乾隆三十二年,清廷在漠北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两地设立官学,要求蒙古王公按季入班学习,后改为一年六班,每年选取二十余人,学习内容为满蒙文翻译、法令、办事程式和礼仪等。该官学不在清朝学校系统内,不分等级,不考核,不参加科举,无专门教习和统一教材。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官学脱胎于蒙古王公在衙门的值班制度,是值班制度的副产品。清朝在科布多设立官学的目的是让各部王公入班帮助参赞大臣处理事务,顺便学习满蒙文翻译和起草文件,以更好地协助参赞大臣,进一步在中央边疆治理中发挥作用。至清末,因清政府财力吃紧,再加上官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被裁撤。  相似文献   

11.
棉花古代称之为木棉或吉具,它在我国的广泛传布、种植,是沿着从西到东和从南到北这两条路线的。十多年前,我在《宋代植棉考》一文中,对棉花在岭南安家落户,及其逾岭峤而传播到江西、两浙的情况,作了初步考察。近年在阅览的一些资料中,对棉花之逾岭峤而跨长江、向北发展的态势,多有所补充,爰有是作,以供研究这一问题的参考。在《宋代植棉考》中,我曾引用了《元典章》如下的一条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2.
寺工续考     
陆德富 《考古》2012,(9):53-59
一寺工是战国时秦国重要的中央手工业生产机构。从出土的带有寺工铭文的器物看,它负责生产各类铜器,主要包括兵器、食器与车马器等,现举三例如下。戟:三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敏,丞义,工沱(内正)。寺工左(内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柔然官制中俟利发、吐豆发和俟斤三种职官的语源、用例和名号属性的研究,揭示它们与突厥汗国职官体系中同名或相近职官之间的关系。突厥政治制度继承自柔然汗国,而柔然汗国的政治制度渊源于东胡的古老传统,因此对突厥政治名号的探究,不应当停留在突厥语的范围之内,也不能仅仅在伊朗文化范围内寻求解答。当然,突厥对柔然政治文化及制度的继承,也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有所扬弃,有所改造。  相似文献   

14.
三、清代的火药和炮弹火炮的发射需要火药和炮弹,而火药尤为关键,弄清火药的问题,对进一步探讨、研究清代火炮的性能、威力等情况,至关重要。(一) 火药清代用于军事的火药是军需火药和演放火药(又称常操火药、寻常火药),两种火  相似文献   

15.
奏事处为清代皇宫中内廷机构之一。自从清代康熙朝以来,王朝大小臣工凡属奏报个人或有关他人事件,或机密事件,均用奏折。这种上报文书,不象上报例行公事的题本那样是由通政司衙门代转,奏折则是通过奏事处直达封建皇帝面前。上达皇帝的运转过程中有下列手续:奏事处分外奏事和内奏事。其最高一级长官为御前大臣。内外奏事处组织是:外奏事  相似文献   

16.
清代陵寝地宫金井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代陵寝建筑中,居于地宫核心位置——棺床之下正中央的金井,是整座陵寝建筑中一处最富有神秘色彩的地方。关于金井,有许多神奇的传闻,说法主要可分为两类:一说金井为选勘陵址时所点的"风水"之穴,"直通地中,以交流生气";另一种则以"井"附会,认为金井内有水,甚至是一股终年不竭不盈的泉脉,等等。从清代丧葬典仪方面的有关档案可知,  相似文献   

17.
王婷  武俊杰 《沧桑》2014,(4):14-16
清代的乡试考试是每三年一次,分为子、卯、午、酉年,时间为农历八月初九、十二、十八三天。我们通常所说的科举考试,一般指的就是乡试考试。如同我们现今所经过的中考、高考、考研一样,在清朝,乡试考试也是全国性的考试。当然,如今的考试,不管是试卷的格式,还是试卷的格式都与古代有着明显的区别。新发现的一份清同治年的乡试试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下当时考试情况,以及对当时乡试考试的内容和格式作一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清代广东贡院经历了6次修建,即康熙年间的初建,道光元年(1821)阮元的扩建,道光二十二年潘仕成的独资捐修,咸丰年间劳崇光的重修,同治年间瑞麟、蒋益澧的扩建,光绪年间张之洞的整修。通过分析清代广东贡院6次修建的历史,可以一窥官府希冀通过强化科举加强社会治理的用心。  相似文献   

19.
清代"烧荒"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仁宇先生以“大历史”(Marcohistory)史观在国际史学界自成一家之言,主张在长时期远视界的眼光之下拼合前因后果,使许多看来不合理的事物的内在逻辑规律得以彰现。黄先生在《放宽历史的视界》一书中曾言及明人有所谓“烧荒”之举,使农耕和游牧民族均损失惨重,令人黯然神伤。①黄先生以研究明史著称,其寥寥片言只语所提及的明代“烧荒”这一现象不为普通人所知,即便历史专业研究人员亦莫究其详,然而古语云:读书得间。这种细枝末节的小问题若在学如积薪的过程被我们时刻关注而加以考据,则会饶有趣味地发现其间的历史大节目。揆诸史籍,早在…  相似文献   

20.
有清一代,流人文士创作了许多有关吉林的诗文和学术著作。在分门别类的基础上,本文即对吉林流人,流经吉林的流人以及流人后裔写有吉林者的著述情况予以了一一详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