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于《四民月令》,学界的研究多集中于东汉豪族兴起背景下,基层社会生产生活的组织和管理方面以及它所呈现的是否属于豪族庄园经济,其结论虽各异,但就"四民"的理解而言,多笼而统之地认为指的是传统的士、农、工、商(如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9页;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柳春藩:《东汉地主制经济发展的特点》,《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4期,第58~66页)。但是,按照名实  相似文献   

2.
正1.《氏叔琮传》:"及昭宗东迁,征为右龙虎统军,以卫洛阳。"(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294页)按:"右龙虎统军"误,当为"右龙武统军"。《旧唐书》卷二〇下《哀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787页)、《新五代史》卷四三《氏叔琮传》(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534页)、《新唐书》卷一〇《哀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02页)、《新唐书》卷二二三下《氏叔琮传》(第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书局点校本《通典》卷六,开元二十五年(737)《令》文注文:"丝五两为绚"(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08页)。日本藏北宋版《通典》作"丝五两为絇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本,2008年,第226页)。依据《令》文的行文体例,接续"丝五两为"的文字应是单字量词,"絇""绚"二字必有一误。又,《资治通鉴》卷二一三,开元十五年(727)五月丁酉条,胡注引《通典》:"杜佑曰:《唐令》,绵六  相似文献   

4.
正贾谊的学术思想具有"颇通诸家之书"的特点,但从学术思想本质而言,无疑属于儒家。西汉刘歆说:"在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班固:《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69页)以校勘古籍称名于世的清人卢文弨在《重刻贾谊新书序》中说:"西汉文、武之世,有两大儒焉,曰贾子,曰董子,皆以经生而通达治体者也。"(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附录四,北京:中华书  相似文献   

5.
正"省中",汉蔡邕云:"本为禁中,门阁有禁,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汉书·昭帝纪》注引"蔡邕云",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8页)西汉成帝时,因避孝元皇后父王禁名讳,以"省中"代"禁中"(陈垣:《史讳举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对两汉"省中"的认知,涉及两汉宫省制度的探讨。杨鸿年将皇宫分为宫内省外与省中两部分(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廖伯源从宿卫制度入手,进一步将宫内区分为宫内殿外、殿内省外与省中(廖  相似文献   

6.
马里扬 《文献》2007,(3):32
黄裳,字冕仲,南剑州剑浦(福建南平)人,号演山居士.关于其生卒年,《全宋诗》"黄裳小传"定为"1043-1129"(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10页);唐圭璋先生《全宋词》则定为"1044-1130"(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81页).  相似文献   

7.
张留见 《史学月刊》2013,(4):131-133
何谓匾额?《说文解字》说:"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许慎:《说文解字》卷二下《册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8页)扁字也作匾字,匾额即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中国匾额历史悠久,据清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记载:"暑门户者,秦书八体,六曰暑书。暑书,汉高六年萧何所定。以题苍龙、白虎二阙。"(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四卷第二篇下《册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相似文献   

8.
<正>汉昭帝"耕于钩盾弄田",应劭曰:"时帝年九岁,未能亲耕帝籍,钩盾,宦者近署,故往试耕为戏弄也。"臣瓒曰:"《西京故事》弄田在未央宫中。"师古曰:"弄田谓宴游之田,天子所戏弄耳,非为昭帝年幼创有此名。"(《汉书·昭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9页)后代学者在称赞汉昭帝九岁亲耕行为之余,指出耕于钩盾弄田与戏弄、儿戏有关。如:宋代王禹偁认为:"耕钩盾之弄田,但矜儿戏……"(王禹偁:《小畜集》卷一《古赋·籍田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6册,台北:台湾  相似文献   

9.
正《宋史》卷三七八《胡舜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1670页)载:"(胡舜陟)以徽猷阁待制知建康府,充沿江都制置使。逾年,改知临安府,复为徽猷阁待制,充京畿数路宣抚使。"案:"宣抚使"当为"宣谕使"之误。胡舜陟除授宣谕使一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四绍"兴元年五月巳酉"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801页)有载:"朝奉大夫胡舜陟起复徽猷阁待制、充京畿京西淮南湖北路宣谕使……范宗尹素善舜陟,以其方持丧,故建议遣使谕指京畿,而有是命。"宋人罗愿《罗鄂州小集》卷六《胡待制舜陟传》(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第741页)亦载:"绍兴初,诏夺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书局点校本《方舆胜览》卷70利州西路同庆府"建置沿革"载:"唐复为成州,又改为同谷郡……收复之后,复置成州。朱梁改为汝州。"(中华书局,2003年,第1221页)此"汝州"当为"汶州"之讹。考诸史志,陇右不曾设有汝州。《旧五代史》所记汝州属河南道,在今河南省境内。《新五代史·职方考》载:"叶、襄城,故属许州,唐割隶汝州。"(中华书局,1974年,第742页)此事见于《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此汝州亦即河南之汝州。  相似文献   

11.
<正>《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一一四,景祐元年(1034)闰六月辛酉条载:"命翰林学士张观、知制诰李淑、宋祁编三馆、秘阁书籍。"(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681页)《玉海艺文校证》卷一八《景祐编三馆秘阁书籍》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年,第874页)又,《长编》卷一一九,景祐三年(1036)八月丙辰条载:"左正言、知制诰、史馆修撰宋祁为契丹生辰使,礼宾副使王世文副之。"(第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阅读方志过程中,发现甘峻山位置有异。《太平寰宇记》卷152《陇右道三》引《水经注》佚文:"弱水历绀峻山南,与张掖河合,即鲜水也。"(中华书局,2007年,第2942页)《旧唐书》卷40《地理志第十二》载:"甘州,取州东甘峻山为名。"(中华书局,1975年,第1641页)《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载:"甘峻山,在张  相似文献   

13.
张秀丽 《史学月刊》2013,(1):130-132
《新中华》是中华书局于1933年创办的以"灌输时代知识,发扬民族精神"为宗旨,以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刊物。在1930年代,它"与《东方杂志》、《申报月刊》齐名",是当时"三大综合性杂志之一"[吴永贵主编:《中国出版史》(下册·近现代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目前,学界对《新中华》的研究较为薄弱,陈江《从大中华到新中华——漫谈中华书局的两本杂志》(《编辑学刊》1994年第2期)是仅有的一篇涉及《新中华》的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二九一《吴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9728页)载:"异时宗子所过,纵鹰犬暴民田,入襄城境,辄相戒约,毋敢纵者。举贤良方正,擢著作郎、直集贤院、通判苏州。"按:此处"擢著作郎"、"通判苏州"二说均误,应为"擢著作佐郎"、"通判湖州"。此事《宋会要辑稿》(选举一〇之二二,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4422页)有载:"己酉,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以育为著作佐郎、直集贤院、通判  相似文献   

15.
<正>近代学者、启蒙思想家严复认为:"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668页)国学大师钱穆也有"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说法(《理学与艺术》,《宋史研究集》,第7辑,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4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更是广为人知。正因为此,学界对于宋史尤其宋代政治史的研究可谓用力甚勤且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为注《左传》经典之著。然而宏篇伟帙,难免有疏漏、舛误,《注》中涉礼之文,尚有商榷之处。一桓公五年《传》:"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杨先生《注》云:"雩,祈雨之祭。"(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6页)《说文》云:"雩,以祈甘雨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第1012页)杨先生释雩为祈雨之祭,不误,但不确切。确切地讲,此雩为祈谷礼,亦是郊天之礼。"龙见而雩"者,杜注云:"龙见,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建巳之月为夏四月,即今农历四月,此时阳气上达于地,农作物正生长旺盛之时,需甘霖滋润。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四三○《李方子传》载:"李方子,字公晦,昭武人。"(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790页)卷四五五《马伸传附何兑传》云:"何兑者,昭武人,受学于伸。"(第13368页)按:以上两处"昭武",皆当为"邵武"。宋承唐制,置昭武军于利州,景祐四年(1037),改称宁武军,治今四川省广元市。太平兴国五年(980),以建州邵武县升建邵武军,领邵武、光泽、泰宁、建宁四县,治今福建省邵武市。李方子与何兑皆系今福建人,而非今四川人。  相似文献   

18.
《后汉书·殇帝纪》:"延平元年春正月辛卯,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百官总己以听。"(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第196页)《顺帝纪》:"(永建元年二月)丙戌,太常桓焉为太傅;大鸿胪朱宠为太尉,参录尚书事;长乐少府九江朱伥为司徒。"(第252页)《冲帝纪》:"(建康元年八月)丁丑,以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李固为太尉,参录尚书事。"  相似文献   

19.
<正>牛是古代重要的畜力资源,唐中后期多有耕牛被征用,如《新唐书·食货志》载:漕运"自景云中,陆运北路分八递,雇民车牛以载。"(中华书局,1975年,第1367页)至开元初"八递用车千八百乘。"(同上,第1368页)又《旧唐书·韦嗣立传》载:中宗大建寺观,"转运木石,人牛不停,废人功,害农务。"(中华书局,1975年,第2870页)此外,牛也涉及军需,据《旧唐书·宪宗本纪》载:"时东畿民户供军尤苦,车数千乘相错于路,牛皆馈  相似文献   

20.
正《明史·河渠六》载:"六年敕抚民参政朱瑄浚河南伊、洛,彰德高平、万金,怀庆广济,南阳召公等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60页),似高平、万金各有一条,然非也。《新唐书·地理志》载:"安阳……西二十里有高平渠,刺史李景引安阳水东流溉田,入广润陂,咸亨三年开。"(中华书局,1975年,第1012页)即渠从安阳西二十里东流入陂。《大明一统志》载:"万金渠,源出宝山,经府城西,分注东南溉田……髙平渠在安阳县东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