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保路运动中侯宝斋案、胡驭垓案的处理,牵涉复杂的社会政治因素。辛亥革命后,烈士的正名与凶手的惩办主要是通过行政、司法而非政治的程序,发挥决定作用的是地方势力的博弈,交织其间的是社会观念的角力。侯宝斋案的审理表现为地域间官绅的较量:侯宝斋在清末长期担任新津公事,并为哥老会首领,保路运动中庇护县绅而不触动地方权力格局,案发后,哥老会、县绅积极为他正名、惩凶;邛州的凶手却得到本地团练首人、绅士和地方官的袒护。胡驭垓案的审理表现为不同家族利益集团、不同政治立场和政治派别的平衡:胡驭垓出身威远势单力薄的趋新家族,率荣县民军返乡反正,引起县绅对革命的恐慌而被杀害;在威远官绅恢复日常秩序的氛围中,在县绅的集体抗辩下,案件以息讼告终。烈士正名、凶手无罪并行不悖的结果与民初地方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八厘公债案是民初喧嚣一时的案件。案件涉及范围之广、背景之复杂,其他案件难以企及。案件本身并不复杂,但案件涉及各方并不就案件进行争论,而是通过此事件的处理来达到打击另一方的目的。案件的不同审理机关也作出了矛盾的判决,通过案件审理,可以探究民初纷繁复杂的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十年动乱”中,有一桩震动全国的大冤案,就是所谓“六十一人叛徒集团问题”。这个冤案涉及一大批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甚至牵连到一些革命先烈。本来这是一桩中央早有定论的案子,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打击老干部,又把这桩案予翻腾出来,使一批老干部受到残酷斗争和打击,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原西藏军区副政委(少将军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王其梅同志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嘉靖初年发生的"大礼议",使朝臣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对立情绪。"李福达案"本来只是一桩发生在地方的讦告案,但因议礼重臣武定侯郭勋致信嘱托,遭到山西巡按御史马录弹劾,竟使这个地方上的案件与朝廷中的政争交织纠缠起来,以致案情发展一波三折,终审结果屡遭质疑,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大疑案。通过梳理此案的来龙去脉和审理过程,可以看出,自马录弹劾郭勋后,此案便上升为广受关注的公共事件,案情审勘不可避免地受到朝廷政争的干扰。对于终审结果,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从法律角度看,它确实避免了一桩大冤案的发生;从政治角度看,它又确实成为皇帝和议礼新贵们打击异己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嘉靖初年发生的"大礼议",使朝臣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对立情绪。"李福达案"本来只是一桩发生在地方的讦告案,但因议礼重臣武定侯郭勋致信嘱托,遭到山西巡按御史马录弹劾,竟使这个地方上的案件与朝廷中的政争交织纠缠起来,以致案情发展一波三折,终审结果屡遭质疑,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大疑案。通过梳理此案的来龙去脉和审理过程,可以看出,自马录弹劾郭勋后,此案便上升为广受关注的公共事件,案情审勘不可避免地受到朝廷政争的干扰。对于终审结果,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从法律角度看,它确实避免了一桩大冤案的发生;从政治角度看,它又确实成为皇帝和议礼新贵们打击异己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1933年2月7日,中国共产党川陕省第一次党代会在通江县城召开,选举产生了川陕省委员会。2月中旬,川陕省苏维埃民主政府成立。但川陕革命根据地一直处于恶劣的战斗环境,红四方面军人川仅1万余人,迫切需要发动群众。打击和消灭敌人。各级党组织在苏区内广泛深入和形式多样的开展政治宣传工作。其中利用标语口号团结、教育人民、打击敌人即是一种重要手段。川陕省委宣传部编印了党报、宣传大纲和标语口号等,组织了200多人的宣传队。  相似文献   

7.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在文艺领域中的第一大冤案,其牵扯面之广,延续时间之长,恐怕是中国现代文坛风雨路上所绝无仅有的。在这一长达25年的文坛公案中,有数以千计的人受审入狱,而仅仅被正式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成员的就有78人之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它不仅  相似文献   

8.
沈国凡 《文史精华》2010,(10):17-27
1986年初春,胡耀邦接到一封申诉信:一名老干部、科技工作者申诉"四清"和文革中杀妻"冤案"。面对复杂的历史背景和艰难的复查过程,胡耀邦4次批示严查。司法人员肩负人民重托,不畏艰难,最终查得事实真相,使这起引起中央高层关注并历经25年之久的杀妻命案尘埃落定。欲知其中曲折详情,请阅《胡耀邦批示破谜案》。  相似文献   

9.
宋朝统治者虽极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政府行政处置权,但由于实际统治需要,路级监司仍被赋予对州县司法活动一定的调控权。这种权力突出表现在通过移牒差官来复审州县各类狱案。宋代监司可以差官审理的案件包括州军翻异案件、巡历中发现的疑案、百姓越诉案件、中央下发案件等类型。为防止差官断案权的滥用,宋代政府制定了日益严密的差官法规和奖惩制度,中央、路级监察机构也对其进行监督。监司差官审案,有利于保证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权益,平反冤案、打击司法官吏职务犯罪,减轻监司行政负担。但这一制度的过度推行,也容易导致差出官员的州县事务废弛,以及反复差官导致狱案积滞等问题,而人为因素的影响则容易导致监司、差官贪赃营私、干预州县司法事务等严重弊病。这表明在政治制度建设中,完善条约规定的同时,必须把握好制度执行的度,过犹不及,同时要提高执法者的自身素质,完善监督、考核等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成立60周年之际,中共通江县委接到四川省委办公厅转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2月24日为该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题写的馆名(见照片)。该馆是1992年10月10  相似文献   

11.
我参与丁、陈“反党小集团”案处理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真实的材料、鲜明的观点,详尽地展示了50年代“丁、陈反党小集团”这一冤案的内情。 作者李之琏同志,任中宣部秘书长时,是处理这一案件的负责人之一。可贵的是,作者将自己摆进去,作了诚恳的反思;可悲的是,由于作者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同当时的领导人发生分歧,也被打成“反党集团”,出现了一个案中案。20多年后,这两个冤案终于平反,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何蜀 《文史精华》2002,(4):32-39
“文革”中冤案不计其数,重庆的“一号专案”即是其中之一,冤案的炮制者对重庆市原国民党起义将领及民主人士,采取无中生有、捕风捉影、严刑逼供等手段,炮制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反革命嫌疑案”。被冤枉的人士有的被近害致死,有的被毒打致残,最后结果竟是一场子虚乌有的闹剧。冤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文革”中重庆的“一号专案”》揭开了荒唐野蛮的内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清代123起文字狱案进行了辨别,认为真正属于文字狱的只有48起,占39%,其余不属文字狱,甚至不是冤案。从而对文字狱的概念进行了廓清  相似文献   

14.
陈确是明末清初一个普通士人,也是一个理学名家。作为明代遗民,他一方面继承着传统的忠节观念,主张官绅应以某种方式保持气节,不向新朝投降;另一方面,又对传统的忠节观有所叛逆,反对一死了之的殉节行为。他不赞成妇女改嫁,却反对妇女以死来表示她们对丈夫的忠诚;他不赞成官绅投降新朝,但反对他们动辄以死来作为效忠旧朝的唯一尺度。处在明清交替之际的普通士人陈确的忠节观,与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整个状况有密切联系,反映了明中叶以来社会经济关系变化所带来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5.
阅读了《百年潮》杂志2003年第2期刊登的《江青与杨帆冤案》一文,觉得作者所收集到的江青与杨帆冤案大量鲜为人知的内幕和江青与杨帆积怨的历史渊源,对于认清江青的阴险手段,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值得一读。但作者在文中提到“文化大革命”中有关中央饶漱石专案组与杨帆案的来龙去脉,以及审理情况,有些地方根本不符合历史事实。作为当事人,我们有必要予以澄清。首先,作者对1967年4月12日江青等人通  相似文献   

16.
这是发生在京东三河县一桩人命关天的上访案。白庄村农民因抵制乡政府违法占地,受到地、县个别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压制,造成一人死亡,五人被捕,三人坐监。农民群众不畏权势,下跪天安门,上访中南海,喊冤不止。京城律师、记者侠胆义肠,冲破重重障碍,四处奔走为民请命。最高人民法院、中办、国办信访局等八大部门齐心协力,排除层层干扰,责成省、地纠正错案。持续十年的冤案终于得到昭雪。本案情节曲折,催人泪下。本文作者以其亲历亲闻实录了这桩涉及面较大的复杂案件。相信它会伸张正义,呼唤法治,并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1957年的反右,给文艺界带来莫大的灾难,其中有一个长达30余年的“二流堂”冤案,主角吴祖光及一些文化人被莫须有地扣上“‘二流堂’反党小集团”的帽子,定为“反革命右派分子”,惨遭斗争和迫害。“二流堂”不过是当初一群文化人的戏言,如何成为“反党小集团”的,又有哪些“反动罪行”?《吴祖光与“二流堂”冤案》一文重新梳理了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8.
余刚 《文史春秋》2007,(11):48-53
清代四大奇案、冤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案情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因其案暴露了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黑暗,加之案情本身说法颇多,历年来被改编为文艺、影视作品,广为传播。但其中不少情节与史实出入较大,更显其扑朔迷离。拨开云遮雾绕的迷情,本文据史考证,还历史上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以一个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台湾TVBS电视台“2100全民开讲”节目追击报道“高捷”弊案,在岛内引起轩然大波,张友骅作为该节目的特约嘉宾,与李涛、邱毅、胡忠信被比作台湾新闻界的“F4”,成为民众眼中的弊案克星。张友骅与其同事揭露的“高捷”弊案,被认为是对台湾民进党最大的打击,不仅考量了公共工程应该对社会承担的  相似文献   

20.
谢富治是开国上将之一。但在“文革”开始后,谢富治因抢先把“靶子”对准邓小平而“立功”,受到江青的重用。此后身为公安部长的他,参与制造了国家主席刘少奇冤案及“二月逆流”事件,又炮制了《公安六条》,并公然提出“砸烂公、检、法”的口号等,破坏了正常社会秩序,造成大量冤案、成为林彪、江青革命集团案的主犯之一。请看《谢富治这个人》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