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建 《攀登》2010,29(3):41-45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反美主义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研究。这一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反美主义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认识。本文通过对反美主义概念、类型、根源和影响四个方面的学术梳理,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指出了研究不足的方面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有一种以"舍人"为名的官职,其名源于战国时对私人宾客的称呼,秦汉以降成为官称。"舍人"指称对象的正式化程度不断提高,本文称之为舍人的"公职化"。本文引入"编任资格"这一概念,试图考察以下两个变化:其一,舍人"编任资格"的变化,即"舍人"这一称谓被纳入到官僚组织之内,进而由侍从官职扩展到行政官职;其二,称"舍人"之官种类的变化,即魏晋南北朝时很多官以"舍人"为名,而唐宋以后转而减少。前者展示了官僚政治演进中私人依附关系向公共行政关系转变的过程,后者展示了官僚政治演进中新设官职与候选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孙江 《史学月刊》2012,(9):5-11
<正>如果打开汉语因特网,输入"概念"二字检索,一定会蹦出数以万计关于"概念"的信息。"概念"一词如此普及,乃至不管人们是否了解其在逻辑学中的含义,都以为对概念有了"概念"(理解)。如果继之输入"概念史"一词检索,则会发现"概念史"是近几年才比较多地被使用的词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著述之中:一类为《新  相似文献   

4.
郑淼文 《神州》2011,(9):78-80
自古至今,人们对于君子这一定义的理解各有不同,到底如何理解君子的概念,何为真正的君子呢?《论语》在这里讲到了君子。"君子"在最初既非"道德之称",而是贵族在位者的专称。"君子"之逐渐从身份地位的概念取得道德品质的内涵自然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在孔子以前早已开始,但却完成在孔子的手里。子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这句话就是说把实际的行动摆在言论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着你说,做完了,大家都会  相似文献   

5.
概念梳理是研究的基础。目前国际社会影响最大的法律文件——《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所定义的"文化遗产"概念所指对象范围大体对应于我国《文物保护法》的"不可移动文物",即建筑(群)、遗址等,这与概念产生的背景因素相关——正是社会思想的发展促进了公众对"公共遗产"的关注,注重对建筑类遗产的保护。而我国现在所广泛运用的"文化遗产"概念,则在《公约》等文献理念的基础上,体现出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曹诗图 《人文地理》2013,(1):116-120
运用哲学思辨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王玉海教授在《"旅游"概念新探》文章中阐述的"旅游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对非惯常环境的一种体验"定义提出质疑。认为对旅游概念的定义务必抓住旅游的本质,旅游的本质是由旅游的根本目的与行为规律决定的,而体验"非惯常环境"并非旅游的根本目的与行为规律。对于旅游的定义和本质的探讨,归根结底还是应从哲学的视角和行为科学的层面去认识。从"学术性定义"层面提出"旅游是人们以消遣、审美、求知等为主要目的,利用余暇到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之外的地方的旅行、游览和逗留等各种身心自由的体验"的概念。重点论述了"异地身心自由体验"这一旅游本质内涵与立论依据。强调理解和定义旅游概念,不能脱离"异地身心自由体验"这个本质。  相似文献   

7.
重要概念构成了人们感知、理解、阐释历史和现实的方式。对于构建学术体系而言,重要概念不仅是内容,也是工具。本期笔谈试图探讨以下几个问题:重要概念在当代国际关系的历史叠加与观念重塑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遏制"概念如何影响了冷战史研究范式?"概念史"将会给国际关系史研究带来哪些借鉴?"羁縻"概念的内涵在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实践的宏观演进脉络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天下体系"理论与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内涵存在着怎样的差异?探究重要概念与学术体系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为国际关系研究"历史路径"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有助于避免对非西方和西方重要概念的误解甚至以讹传讹的现象,有益于从中国视角与西方学术界进行学术对话。  相似文献   

8.
王朋薇 《旅游纵览》2013,(10):194-195
本文在例举和分析以往生态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旅游概念的共性特征,并对生态旅游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一、生态旅游概念自生态旅游一词诞生以来,虽然人们对其理解越来越深化,但仍有大量文章在不断讨论这一概念,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统一定义。(见表1)二、生态旅游概念的共性特征以上各种概念尽管雷同(表1),但也有理解上的侧重,共性的特征主要涉及到以下11个。  相似文献   

9.
探究重要概念与学术体系构建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路径"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重要概念构成了人们感知、理解、阐释历史和现实的方式。对于构建学术体系而言,重要概念不仅是内容,也是工具。本期笔谈将聚焦以下议题:深化对"帝国"概念的认识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的中东研究学术体系的构建;破除"自由国际主义"的迷思有益于理解全球化时代世界秩序的危机;厘清"安全困境"概念的"前世今生"有助于避免其被误用和滥用现象的发生;梳理"文明标准"的概念和历史叙事有助于中国学术界生成批判精神和开放意识。本期笔谈旨在发现并阐明上述重要概念的起源、成因和应用,明晰其在学术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作用,希冀中国学术界在未来能够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重要概念,进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其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又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基础。因此,物理概念的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在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感性经验和知识去感知理解材料,经过思维加工产生认识飞跃。为此必须扎实优化物理教学中的"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巩固和深化"这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电子书的概念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谈论关于电子书的话题,似乎大家对此都已耳熟能详。但实际上,人们对于电子书这一概念的理解,却往往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本文试析了电子书的概念,同时对电子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陈军 《神州》2012,(12):302-302
在历史学习中,涉及许多历史概念,许多学生不太注意对概念的理解把握,对概念模糊却企图学好历史,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概括反映,是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整体的内在联系的认识的反映。学习历史,离不开基本的历史概念,只有通过掌握历史概念才能掌握历史知识。有些概念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去理解才能掌握。  相似文献   

13.
"行会"这一西方近代学术概念对中国商人组织历史研究具有长期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商人组织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建构的产物,反映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特定过程.本文以重庆为中心,结合巴县档案等材料,分析了重庆历史上的"行"、"帮"、"会馆"、"公所"以及神会等不同组织概念的历史内涵,提倡在中国文化与社会环境基础上理解和解释中国商人组织的制度变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那特硿对德国国家学在近代日本的传播和明治政府建立普鲁士式国家官僚政治制度发挥了有力的影响。由其在束京大学的讲议辑录而成的《政治学》,对国体与政体、国家概念(Conception)与国家观念(Idea)等概念作了明确的区分,并对各国立宪制度的历史由来、法理与实际及其利弊得失加以论述,具有历史学派国家学的特徵。该书出版後不久就被译成中文,再藉由报刊、新学书目和图书广告的宣传,成为清末宪政运动的一种思想资源.对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形成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概念、分类、保护、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梁保尔  马波 《旅游科学》2008,22(2):7-14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在升温,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涉及范围、保护状况与利用方式等基本问题的理解依然比较模糊.本文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主要条款,认为这两个权威文件是释疑解惑的关键,并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为主线,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时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掀起了颇具声势与规模的关于"红专"问题的讨论。这一讨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受"左"的思想影响,对"红"的概念界定不清,将"红"与"专"割裂对立开来,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很大混乱,教训深刻。  相似文献   

17.
官僚政治,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产生而出现,自秦汉以后存在了二千余年。作为一种政治形态,官僚政治是对君主专制政治的一种补充,也可以说是君主专制政治的附属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封建社会官僚政治不仅伴随君主专制政体而存在,而且,它没有随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而消失,相反,在我国近代又出现过它的变种,表明这个古老而又跨时代的政治形态既是根深蒂固,又有很强的亲和力。深入系统地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官僚政治,对于了解我国二千余年封建社会发展规律,探讨封建社会长期缓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明朝是典型的大地主、大贵族专政的封建国家。没有法治,只有人治,以皇帝为首的庞大的官僚政治体系,是这一社会的主要支架。吏员是介乎于官僚与民众之间,代表各级政府行使临民治事职能的特殊阶层,是官僚政治体系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南北朝隋唐之际“流外”性质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北朝与隋唐流外官构成差异显著 ,其转化过程说明作为士族政治产物、强调士庶之别的流内流外品级制度产生了适应于官僚政治的变化 ,“流外”的性质发生了变迁。“流外”摆脱了中正品之影响 ,其区分高级文官与低级吏员的潜在功能得到强化 ,“流外”的职位意义得到强调。与南北朝相比 ,唐行政机构内流内、流外之分 ,是以各个职位的职责为根本而确定的。这些为“流外”这个旧形式赋予了新内容 ,是南北朝士族政治向隋唐官僚政治回归中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20.
《攀登》2015,(4)
权力是人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极为普遍的现象,权力概念可比作经济学中的"商品"、物理学中的"能量",对权力概念的准确界定、解释与分析是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必要课题。本文从界定、分析影响力概念和影响力形式着手,对权力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阐释,力争就权力概念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较清晰的认知和理解,以便正确地使用权力概念,全面、合理、有效地理解权力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