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抗战前太原只有少数与日军关系比较密切的日本居留民.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攻占太原,为日本居留民进入太原打开方便之门.在日伪政府支持下,日本居留民人数迅猛增加.日本居留民在沦陷区具有一定的特权,他们不仅依靠战争,依靠日人的身份,获取战争利益,亦依靠日伪政权,在中国领土构建日式社会秩序,创立日式社会民团,利用中国的资源生产日人的生活物资,构建"国中之国"的殖民体系,以服务于日本的侵华战争,成为日本侵华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日本对华北沦陷区的金融控制与掠夺曾业英日本在整个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沦陷区的金融掠夺从来就没有放松过。本文仅就日本对华北沦陷区的金融控制与掠夺作一简要剖析,借以说明日本对华战争的侵略性质及其失败的必然性。一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日本占领华北后,指使伪政...  相似文献   

3.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公然践踏国际法,于1937年12月13日竟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尔后不久,《中日文化协会》也悄然在南京成立,并在各沦陷区成立各个分会,以配合日本的军事占领与统治中国之目的。本文从日本侵华的第四条战线的文化载体——《中日文化协会》的成立的背景,以及其宗旨、任务、结构、性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沦陷区研究早在全面抗战时期便已开始,其中以毛泽东的《研究沦陷区》最为著名。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陆地区的沦陷区研究经过70多年的发展,在日伪政权、经济掠夺、奴化教育与宣传、汉奸人物、地方社会、军事统治等方面形成丰富的学术积累,从揭露、批判日本侵华罪行的初级阶段,进入客观深入研究的成熟阶段,成为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的发掘与整理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其研究大致包括日本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两种类型,研究取向既有对战争的反思,又受海外学界一些方法、概念上的影响,同时根据现实中日关系适时调整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日本侵华战争的八年,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写下了非常独特而畸形的一页。占领军毁坏了中国沦陷区化教育的基础与设备,使中国的教育直到战后很长时间尚未完全恢复元气;侵华战争及其实施的殖民教育也给一代人的心灵造成了终身的创伤。本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侵华殖民地教育史的研究概况,对一些代表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1937年11月初,华北大部沦陷,沦陷区因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等原因而遭受疾疫侵扰,沦陷区的公共卫生安全及日军日侨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日本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集同仁会、北支诊疗救护队等日本医疗团体之力,并通过操控华北日伪政权,开展以诊疗防疫为主的医疗"宣抚"工作,在华北沦陷区构成了南北覆盖、分区统筹的诊疗防疫网络。全面侵华初期日本在华北沦陷区的医疗"宣抚"活动是侵华日军医疗"宣抚"体系建立和实践的重要阶段,其根本目的在于"安抚"民心,稳定占领地秩序,保卫日军日侨生命健康,以确保日军在沦陷区的统治利益。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为了将湖北沦陷区的经济完全纳入其战争和殖民体系,最大限度地掠夺沦陷区的战争资源,严密控制沦陷区的民众,在其占领区内建立起严格的统制经济制度.其内容包括建立各种经济统制机构,实行物资统制管理,控制物价,推行配额供应等等.日伪的经济统制,严重破坏了沦陷地区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经济秩序,造成沦陷区生产凋敞、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极端困难,武汉地区战前已经取得一定程度发展的近代经济也遭受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8.
伪临时政府与伪维新政府政治关系演变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在汪伪中央政府尚未建立时,日本帝国主义在华扶植的伪政权主要的有3个:蒙疆的“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华北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华中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三者各处一方,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其占领区实行统治与掠夺的工具。其中华北伪临时政府与华中伪维新政府之间在政治上有过不少勾结与争斗:建立过程中互争伪中央政府的地位,刚刚建立又在商谈合并,后来共同组建了伪中华民国政府联合委员会,结果两政府合流活动中止。本文试剖析临时政府与维新政府之间这种复杂而又变化不定的政治关系,这将有助于认识日本侵华战争中沦陷区伪政权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爆发后,自1937年10月起,日本当局为开辟广东战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筹划。有鉴于广东战场特殊且敏感的地理位置,以及侵华战争局势的不断变化,在日本当局各有关部门之间,以及日本当局与台湾的军、政当局之间,展开了复杂的博弈。在此过程中,广东战场在侵华战争全局中的意义不断加重。然而,日军于1938年10月12日实施广东作战后,战果却谈不上"圆满"。战后引发的行政权力之争,则导致形成了广州在沦陷区中的特殊占领体制。  相似文献   

10.
日本基督教会战争责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基督教会积极鼓吹侵略扩张理论、为日军军事行动提供服务、协助日本控制沦陷区基督教会,有力地配合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行为.虽然日本教会政治态度的形成有很多客观原因,但其行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其战争责任不可推卸.  相似文献   

11.
<正>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同时,在沦陷区实施了有目的的文化殖民,企图从军事和精神两个方面同时征服中国,所谓“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华北沦陷区扶植起来的汉奸组织“新民会”,便是当时承担“思想教化”文化殖民工作的重要机构。  相似文献   

12.
谢晓鹏 《安徽史学》2021,(2):105-111
抗战时期,在河南等广大沦陷区,日伪当局出于配合日本侵华战略、增加日伪财税收入的需要,大肆推行一系列烟毒政策.然而,该政策在当时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增加日伪财税收入的同时,一方面严重危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威胁到日伪的统治秩序,特别是影响到伪政权的吏治和公职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董啸 《中国钱币》2022,(6):27-31
<正>特别圆制度,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推行过的一种虚拟货币制度,旨在规范沦陷区贸易结算方式,并进一步加强外汇管制效果。在既往的抗日战争货币金融史研究中,对于特别圆的关注很少,本文拟使用相关的档案、刊物、报纸等史料,围绕特别圆的产生由来、价格确定、汇率变迁和影响作用等内容,梳理史实并浅略评析。  相似文献   

14.
王美平 《历史研究》2012,(1):143-161,192
近代日本的对华观与侵华战争密切相关,挖掘和梳理当时的日本各大报刊、从军日志、政论意见书等相关资料为充实此项研究提供了充分证据。甲午战争前夕精英阶层产生的对华优越感,是日本敢于开战的精神驱动;战争的结局及舆论界的侮蔑性报道,致使民众的主流对华观完成了从"仰慕"中国到"蔑视"中国的逆转,从而为日本继续制定侵华政策提供了社会基础;日本对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促使其"蔑华观"定型固化,并演化为长期实施侵华政策的认识诱因;"蔑华观"在政界则升级、病变为"侵略客体观",并被嵌入对华决策的制度框架,进而衍生为不断推行侵华政策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在长期侵略中国吉林乃至东北的过程中,不仅在军事上以武力野蛮屠杀,在经济上进行疯狂掠夺,同时,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与抗日精神,对广大沦陷区的文教事业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并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政策。日本对我国东北的文化侵略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极其野蛮、残酷和不可忽视的。在十余年的殖民统治岁月里,日本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和政治统治,总是伴随着文化渗透和文化专制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山东沦陷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沦陷区研究吕伟俊宋振春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是全国较早沦陷的省份之一,且沦陷面积几乎覆盖全省。因此,日军对山东的侵略和统治在日本全面侵华史中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研究山东沦陷区,揭露日本法西斯对山东人民的奴役、蹂躏和山东伪政权汉奸们的卖国罪行,对深入认...  相似文献   

17.
1940年3月汪伪政权成立后,为了推行奴化教育向日本派遣了一些留日学生,沦陷区也有部分学生自费留学日本,那么他们的情况如何呢,本在梳理档案的基础上,就当时留日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以图再现一段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8.
1940年3月汪伪政权成立后,为了推行奴化教育向日本派遣了一些留日学生,沦陷区也有部分学生自费留学日本,那么他们的留学经费从何而来,本文在梳爬史料的基础上,就当时留日学生的经费来源四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以图再现一段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9.
继英国之后,日本推行鸦片侵华政策。由日本政府操纵的鸦片专卖和它纵容的毒品走私,导致中国境内烟毒长期泛滥。在推销鸦片等毒品的过程中,日本还从中国获得了充裕的鸦片税收。本文拟对日本推行的鸦片侵华政策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实行鸦片政策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一项基本国策,而非其军政机关在华的偶发性事件。日军侵入山西之后,除准许公开贩卖和吸食鸦片、吗啡、海洛因等毒品外,还强迫沦陷区人民大量种植鸦片,广大人民身心所遭受烟毒之折磨绝不亚于战争的直接侵害,其社会危害程度和对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亦绝不亚于战争的直接破坏。显然,鸦片是日本进行政治、经济与军事侵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