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鄂豫陕三省的交界地带,特别是以南阳盆地为中心的地区,是早期中原、荆楚、关中各大区域之间往来的交通要道,这些通道实际上就是各区域之间文化交流的地理舞台,更是三代国家实现区域联合不可缺少的信息传输纽带。  相似文献   

2.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审查批准,旨在为推动楚文化研究工作、提高楚文化研究学术水平的跨省级群众性学术团体——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向民政部社团司地方处领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证》,于1992年9月14日正式注册登记。按照《登记证》的规定,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的业务范围为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活动地域为湖南、  相似文献   

3.
《神州》2006,(2)
两年前的深秋,作为神舟五号飞船首飞梯队成员的聂海胜,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灿烂的朝阳里,为杨利伟送行。两年过后,同样的季节,同样的阳光下,杨利伟又在同样的地方为聂海胜送行。在杨利伟眼中,出生在鄂豫交界处偏僻乡村的聂海胜有着农村人固有的坚韧与持重。“平时话不多, 但做事踏实,而且配合精神好,一旦认为是正确的就会无条件去做。”杨利伟回忆说。  相似文献   

4.
一师一校     
《江淮文史》2007,(3):F0002-F0002
2002年,陈万迎来到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腹地、金寨县天堂寨镇纸河村戴坳小学,成了那里唯一的老师。为了学校的8个孩子,他和老伴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只有寒暑假才能相聚。“为了这里的孩子,我会一直教下去的。”57岁的陈万迎这样说。  相似文献   

5.
郭家河乡位于新县西南部,地处豫、鄂两省交界,东连陈店乡,西邻陡山河乡,南与湖北省红安县接壤。全乡辖郭家河、湾店、土门、莲花、麻布、范湾、柴楼等7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194个自然村,9822人。总面积84-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0-1万亩,耕地面积5975亩,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六分耕地十亩山”的省际边缘山区乡。现任乡党委书记方辉,乡长梅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郭家河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兴田足食、兴山富民,兴工强乡”的经济发展思路,制订了“银杏、板栗植四边,椿、茶、谷、菜种中间…  相似文献   

6.
韩全红 《旅游》2005,(8):73-79
豫、陕、鄂三省交界的淅川县,有一个至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完好之一的明清古镇——荆紫关古镇。这个长仅2.5公里的古镇,地面还完全用青石板铺砌,700多间清代建筑风格的房舍沿街分布;古镇上,老人还常常提起“刘邦、刘秀、李自成”;古镇上,历史上的家家户户经商变成了如今的家家户户从事手工加工业,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生活。整个古镇,简单,轻松,幸福。  相似文献   

7.
黄宝撰 《民国档案》2023,(3):98-109
民国时期的湖北地方势力以软弱、无能与分化为特征。建立强大的湖北地方势力是鄂籍精英的一贯追求。蒋桂战争爆发后,“鄂人治鄂”风潮再起。在蒋介石等南京国民政府要人积极运作下,湖北政局在此后数月间冲突不断。湖北地方势力先后丧失鄂军根基与省内“剿匪”主导权,并发生大规模分裂。湖北省政府主席何成濬仅能通过收编外省杂牌军组建在湖北的基干力量,未能如愿成为团结湖北地方势力的中心人物。湖北地方势力无法改变自身软弱、无能与分化等特征,难以成为维持湖北地方秩序的主导力量。继北洋政府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也以强力干涉湖北地方势力的演变为前提,在统治初期奠定自身统合国家的地缘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作为“国家山地公园”的贵州,其旅游业以山地旅游为主.人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山地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地方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可以为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此,本文以地方高校对山地旅游发挥智力支撑的必要性为研究对象,以期能找到促进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位于四川省东部的乌江流城和酉水流域,即今四川省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等县,历史上称“酉阳州”,古为“蛮蜑聚落”,与鄂西,黔东北及湘西地区相邻,旧属“五溪蛮”地。为探索“五溪蛮”历史和川、鄂、湘、黔交界山区的民族关系史,笔者受四川省民族研究所之派遣,于1983年秋冬时节到上述地区作了为期三个月的考古和民族调查,现仅将川东乌江流域悬棺葬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悬棺葬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蒙晋陕豫交界地带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正方 《人文地理》2004,19(2):60-63,29
本文从蒙晋陕豫交界地带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开发环境特点分析入手,探讨了旅游开发对实现交界地带经济综合开发的重要意义;总结了交界地带内部各区域板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其社会经济效应;揭示了本地带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症结所在。最后,在上述研究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旅游合作机制的命题,并从一体化角度探索推进交界地带旅游开发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道贵  刘江 《铁军》2022,(5):37-38
<正>陈少敏是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重要领导人之一,在鄂豫边区抗日斗争时期,她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工作,为边区党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注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鄂豫边区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正>康香阁主编,文物出版社2017年版,280元从2013年底开始,河北邯郸学院连续入藏了一系列民间文书,因其来源以冀晋豫交界的太行山地区为主,所以命名为"太行山文书",上起明朝万历年间,下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包括个人、家庭、家族以及店铺、村庄、会社、社队企业、学校等社会单位记录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各类文书,总量已达20万余件。  相似文献   

13.
宋明以来,随着粤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随之而出现的“峒寇岛夷”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难以解决的一大问题。但至清初“复界”以后,地方社会趋于稳定,经济化出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这种社会变迁,陈春声、黄挺等时贤已有相当深刻的研究。陈春声教授认为,“大致从明嘉靖至清康熙的一百多年间,是潮州乡村社会逐渐被乡绅阶层控制的重要转折时期。”但对于乡绅阶层的产生及社会转型的细节和内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而且他们的分析多以沿海的韩江三角洲为参照,对于广大内陆山区则关照较少。  相似文献   

14.
《文物》2015,(1)
<正>荆紫关镇位于河南省淅川县西北部,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该镇的古街道及其附属建筑,是河南省保存规模较大的一处群体式古建筑群。2001年6月,该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荆紫关镇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一历史沿革荆紫关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早在新  相似文献   

15.
覃延佳 《广西地方志》2009,(1):35-37,15
地方历史文献中“道”级官员所遗存之文牍,是地方史尤其是边疆社会历史研究的一大参照资料。本文以《龙州杂俎》为例,结合社会史研究的一些取向,试图说明这一“中层视界”所可能具有的研究助力。在此基础上,着重表达该类文献资料之于清末桂西南社会历史研究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第九节挥戈跨越长江岸“皖南事变”后鄂豫边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纵队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辖十三、十四、十五三个旅;成立了鄂东、鄂中、袭西三个军分区,并如前所述,创建了以大小悟山为中心、比较稳定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部队整编后,鄂东独立团改为十四旅四十二团,熊桐柏任团长。黄冈地方武装集中整编为四十一团,漆少川任团长,原一团改为四十团,均属十四旅建制,罗厚福、吴林焕先后任十四旅旅长,张体学任十四旅政治委员。我回到鄂东地委任副书记兼宣传部长。文祥、景文任黄冈中心县委正副书记。赵辛初、郑重任鄂皖边中心县…  相似文献   

17.
正阳关地处淮河、颍河、淠河交界处,扼守鄂、豫、皖三地水运之枢纽,本称正阳,为寿县首镇。由于尽得舟楫之便,自古商贾齐聚,是淮河中游物资集散地。明王朝见此地是个便于收取商人、船民赋税的地方,便在此设立关卡,正阳关因而得名。  相似文献   

18.
居住在闽西、赣南、粤东北三角地带的居民,使用着相近的语言——“客家话”,这种“客家话”同相邻的闽南话、闽北话、潮汕话、粤语、赣语又各不相同。这支居民的祖先原居黄河流域豫、晋、鲁等省,多为世家望族。自西晋“永嘉之乱”始,北方长期处于战乱状态,这些中原地区的衣冠之家便举族南迁。在闽、粤、赣交界的山区地带安家落户。由于这些移民是结为集团南迁的,落籍后又相互通  相似文献   

19.
稻子 《风景名胜》2009,(3):27-27
豫晋交界群众争夺“碗子城” 山西、河南两省交界的村民为了争夺古代关隘“碗子城”而引发纷争,双方都称“碗子城”归属自己。知情人士透露.双方看重的,是其背后诱人的旅游开发价值。相关人士建议,双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20.
石耘 《文史月刊》2010,(10):73-75
<正>一、请来了"土匪"卢氏位于豫西伏牛山区,地处豫、陕两省交界地带,洛河穿境而过。在军事上这里是西进长安,东下洛阳,进退两便的战略要地,历来是屯兵、养兵的理想场所。进入民国以后,军阀混战,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