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对古代敦煌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敦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不同民族在这里或游牧,或农耕,或农牧兼营,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敦煌文明,敦煌石窟艺术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献对此都有具体的反映。本文首先从探讨“敦煌”与“莫高窟”的名与义入手,论述古代少数民族对敦煌文化的贡献,接着分别对敦煌历史上活动时间长、文化遗产保留多而且影响比较大的几个民族(月氏、吐蕃、粟特、回鹘、西夏等)的历史文化贡献进行了钩稽,并论述了敦煌少数民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敦煌自古为多民族聚居区,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汇,各民族都为敦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杨富学等著《敦煌民族史》描述并论证了不同时期敦煌各民族的活动、历史贡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印证了敦煌民族之间互相交流、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进程,历览敦煌两千多年民族关系之兴替得失、和融砥砺。该书视野广深,资料丰富,观点新颖,为此前所未有,具有开拓性。  相似文献   

3.
张海博 《丝绸之路》2010,(22):14-15
敦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之地,由于时代的不同,敦煌的民族格局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4000多年前的敦煌是游牧民族的乐土,随着汉帝国的强大,汉民族也在这块土地上开始了农耕生活。历史在发展,民族也在不停地交替、变迁、融合,多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敦煌文化。  相似文献   

4.
李国  沙武田 《丝绸之路》2012,(20):73-81
敦煌壁画中涉及粟特艺术因素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敦煌壁画在继承汉晋壁画传统、吸取西域民族和外国佛教艺术有益营养的同时,创造出各时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其中粟特美术及其表现构成了敦煌艺术中独特的内容,实属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新问题”。作为敦煌艺术重要营养来源的粟特美术,是敦煌这样一个粟特人流寓中国后的聚居中心地艺术作品不可不谈的问题与现象。只有如此,才能客观真实地把握敦煌艺术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封钰 《东南文化》2012,(3):123-126
敦煌的雕塑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主体部分,而其早期彩塑被认为从我国源远流长的雕塑艺术传统中获得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形成了概括、含蓄、富有装饰性的鲜明风格。敦煌早期艺术家在本土文化语境中,以积极的姿态吸收并融合了外来佛教艺术的技法,开启了灿烂辉煌的敦煌莫高窟雕塑艺术的序幕,开创了新异而又民族化的风格。敦煌莫高窟早期的雕塑像莫高窟其他艺术一样,是一部中西艺术交流史,是中国民族艺术早期向西传播的图像见证。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富学 《敦煌学辑刊》2005,4(4):169-177
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文化昌盛。为推进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于2005年8月1至4日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了“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有来自12个省市区的7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59篇,其中,民族古文字与文献研究方面的论文有23篇,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论文有23篇,敦煌学及其它方面的论文有13篇。本文对这次学术会议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李婷婷 《丝绸之路》2014,(10):74-75
作为我国古典舞流派之一,敦煌舞是中华民族千余年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敦煌舞的民族性、宗教性、风格性给予自身独有的特质,使其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敦煌舞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原创的缺失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敦煌舞的发展。通过编著优秀的敦煌舞蹈教材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敦煌舞的发展才有可能迎来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旅游》2016,(2):26-26
自从敦煌藏经洞和莫高窟被发现后,来自世界各国的探险队和寻宝者就将其所藏的艺术源源不断地带往自己的国家,因此,如今有不少国外博物馆保存着相当数量的敦煌艺术。British Museum英国 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藏有敦煌相关文物一万多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1906至1908年,英国人斯坦因进行了他的第二次中亚...  相似文献   

9.
刘慧 《敦煌学辑刊》2019,3(3):121-125
敦煌石窟考古开启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精神交汇的新篇章,其影响体现在多个层面。敦煌舞作为一种吸纳敦煌壁画人物舞姿为基础创作的古典舞种,它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充分说明敦煌文化对现代舞蹈艺术发展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敦煌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被称作各民族经济、文化交融的大都会。同时,因其重要的战略、经济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西夏势力进入敦煌以后,在敦煌地区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为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敦煌文书对唐代河西通西域诸道多有详细记载,对史书记载多有补正。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正史记载,对见于敦煌文书的这些道路及其相关问题作进一步考察,探究这些道路在隋唐时期的利用、维护和通行情况,以及解释由这些道路在该时期的兴衰所折射出的历史背景和与这些道路相关联的民族、政权之间斗争、交往的相关史事,应该是研究出土文书的另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陆离 《敦煌学辑刊》2005,(3):110-121
本文重点对敦煌、新疆等地吐蕃时期石窟中着虎皮衣饰神祗、武士图像的内涵、年代进行研究,认为吐蕃占领河陇西域时期敦煌、龟兹等地的佛教石窟壁画、雕塑中着虎皮衣饰的神祗、武士形象实际与吐蕃民族的虎崇拜和吐蕃王朝的大虫皮制度有密切关系,吐蕃民族的虎崇拜和吐蕃王朝的大虫皮制度对蕃占敦煌、西域等地的石窟造像产生了直接影响,敦煌、西域石窟中的神柢、武士形象所着之虎皮衣饰对研究吐蕃大虫皮制度的具体内容有重要价值。这些吐蕃王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中的特有内容又为后世藏区以及周边南诏、西夏等民族政权的佛教艺术所传承,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敦煌藏经洞发现百余年来,敦煌这座东方文化宝库就牢牢地吸引和锁定了整个世界的目光。正如敦煌壁画中的“尸毗王割肉贸鸽”所预示的君辟样,虽历经劫难和千难万险,敦煌却最终能够光照寰宇,泽被后世。如今,敦煌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显学,敦煌文化也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一篇最精彩的华章,为世界学术界所瞩目,为现代人类思想文化库所珍视。  相似文献   

14.
郑广薰 《丝绸之路》2012,(22):26-27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季羡林先生的这句名言为韩国敦煌学的研究定好了基调,即韩国也可作为季先生所说的世界上积极参加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地区之一.“敦煌学在世界”不是简单意味着各个国家援用既存的资料在本国研究敦煌学,而是说需要根据各国的历史和文化进行独立研究.这是扩大敦煌学研究范围的一个前提,即不把敦煌定为一个特别地区,而认为是文化中心和东西方文化的交叉之路.也就是说,以“敦煌”为一个代名词,研究以敦煌为中心在丝绸之路展开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这样才能接近与韩国有关的敦煌学资料,又可显出韩国敦煌学的研究意义.大约5~10世纪,中、韩两国的佛教都盛行的时候,韩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其交流如何影响到韩国文化,这就是韩国敦煌学一直要深究的话题,也是韩国敦煌学和丝绸之路学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一种文学现象追踪其生存发展轨迹,探究其发展变化规律,总结其正反经验,是历时性研究,也叫作历史性研究,对敦煌文学的研究也不例外.从4~14世纪,敦煌文学一直持续了千年之久,敦煌文学研究既包括敦煌俗文学研究,也包括敦煌雅文学研究.以此,敦煌文学的历时性研究就有了清晰的轮廓.  相似文献   

16.
刘再聪 《丝绸之路》2012,(18):39-43
本文主要记述了20世纪前五六十年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教学情况。重点对陈垣、黄文弼、阎文儒、金宝祥、金少英、陈守忠、李鼎文、吕斯百、洪毅然、常书鸿等敦煌学大家的教学经历作了初步梳理,分析认为,他们在敦煌文献、敦煌考古、敦煌史地、敦煌文学、敦煌艺术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为西北师范大学的敦煌学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苍茫塞外     
汪洁 《风景名胜》2010,(12):16-16
一、向着丝绸之路出发 10月11日,星期一,晴 今天,终于踏上向往已久的古丝绸之路。之前听了好几遍喜多郎的《敦煌》,也看了纪录片《敦煌》,有一点点领悟敦煌的境界——悠远的天空下一个曾经的贸易“港湾”造就了最灿烂的文明和繁华之地,一个积弱的民族曾经最灿烂的辉煌.  相似文献   

18.
国际敦煌项目是促进敦煌文献保护、研究以及数字化的国际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曾先后在英国萨塞克斯、法国巴黎、德国柏林、俄罗斯圣彼得堡、瑞典斯德哥尔摩分别举办过五次国际会议,在敦煌遗书的修复、保护以及数字化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5年4月22~25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第六次会议,会议以敦煌遗书的保护与修复、敦煌纸张分析、敦煌文献数字化以及古籍修复等四个方面为主题,必将推动敦煌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向更深入的层次迈进,并结出硕果。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孕育了敦煌文化,包容是敦煌文化的精神。敦煌文化是敦煌哲学的母题,变、通、融是敦煌哲学的根本特点。弘扬敦煌文化精神,深化敦煌哲学研究,是新时代敦煌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论敦煌艺术在现代再生的张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敦煌艺术再生是经典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增值。敦煌艺术在现代生存、发展就必须以现代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生活方式作为商业操作的起点和归宿,通过有效手段和方法,使敦煌艺术再生。敦煌艺术的再生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带动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以及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