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器是古人下葬时的随葬器物,一般用陶瓷木石制作,也有金属或纸制的。出土明器是考察历代社会风貌、葬俗文化和雕塑艺术的实物标本,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济南闵子骞墓苑东汉墓、奥体中路东汉墓和药山东汉墓均出土了大量随葬明器,种类十分丰富。这些陶制明器不仅真实反映了当时贵族、地主阶层的日常生活,也全面展示了建筑形式、饮食文化和畜牧业水平。同时,了解东汉陶制明器的制作工艺对研究后期瓷器的生产工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四川汉墓中的陶狗 在汉代墓葬中,陶俑和陶制动物的出土极为丰富,除猪、鸡等家畜以外,陶狗的出土极为普遍。四川地区汉墓同全国各地一样,陶狗出土颇多。如资阳县出土一陶狗,短喙,卷尾,双眼凸起,肥壮而短粗。(图一)金堂县出土的陶狗,短足,竖耳,卷尾,也显得十分健壮。(图二)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墓1和墓3共发现四件陶狗,有大小之分;大狗头高74厘米,前腿直立,后腿卷曲而坐于地,两耳高耸,活似现在家养的狗;(图三)另有三具小狗,身躯肥壮,腿足短小,大耳高耸,尾巴向前卷曲如环,其中最完整者身长40厘米,背高31厘米。(图四)成都土桥出土的画象石刻“家禽家畜”图(图五),  相似文献   

3.
正岭南地区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建筑类明器,有屋、灶、仓、水井、猪羊圈等,多为陶制,少数为铜、青铜所制,反映了该地区汉代人民的生活情况。这类建筑明器接近当时的实际建筑,结合考古出土的铺地砖、瓦等建筑构件看,其多样的纹饰与当时岭南地区本土的气候和建筑技术,以及岭南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有莫大关系。前人的研究已对陶屋形制特点、陶屋与岭南建筑发展关系等方面作了一些讨论,如《广州出土汉代陶屋》把广州出土的汉代陶屋分为栅居式、曲尺式、三合式、楼阁  相似文献   

4.
2008~2009年,考古工作者对河南淅川县赵杰娃山头的汉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Ⅲ区42号墓为单室砖墓,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墓室采用大量花纹砖和画像砖构筑,并出土有八角形陶制空心画像立柱和"山"字形空心画像建筑构件,该墓年代为西汉晚期。  相似文献   

5.
1973年,湖北江陵凤凰山八号汉墓出土了一件漆盾,平面呈龟腹甲形,长32、宽20.1厘米。该墓同出竹简所记"龟循"当即指此。循从盾声,古音同在真部,故可通用。汉《孟郁修尧庙碑》楯作(木循),魏《广州孝王元焕墓志》輴作(?),是汉魏时盾、循可以通用之证。  相似文献   

6.
1979年在广西贵县发现的罗泊湾2号汉墓(发掘报告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墓内出土有一件大盆(M_2:71,如图一),该盆口径66厘米,底径40厘米,通高26.2厘米,为泥质灰陶,坚硬。  相似文献   

7.
1993年12月,唐河县公路段在夸子营村西起土时,发现汉、宋墓葬各一座。汉墓在北,宋墓在南,两墓相距约50米,均为单室砖砌墓,且毁坏严重。汉墓的方向为316“,由市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室中出土有陶器、银指环和钱币等随葬器物。简述如下:陶灶1件。已残c长方形体,前有火门,后有烟道,均设有隔火墙。灶面上有两釜,长18厘米,宽8.5厘米,通高12.6厘米。陶磨1件。已残。上下分置圆形磨盘,有近方形盘面,下层磨盘呈柱状,凸起于盘面之上,与盘面连为一体。通高8.8厘米,边长约13.4厘米。陶盆1件。完整。敞口,宽平沿,平底,器形…  相似文献   

8.
《文物》1979,(9)
一两座晋墓出土的"案"有三件是榻《文物》1973年第4期《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介绍此墓出土陶质家具明器中有"陶案"六件,计大、中、小型各二件。其中的"大型陶案"长方形,有六腿。长125、宽100、高28厘米。面厚1.5厘米。正面平整,四周有一微小棱线,表示适于铺上座垫。外  相似文献   

9.
1994年 7月 ,在黄河小浪底坝址东不远处的黄河北岸蓼坞村 ,发现了一座西汉中期偏晚阶段的墓葬。 2 0 0 0年第 3期的《华夏考古》上发表了《河南济源市蓼坞汉墓》一文 ,详细报道了该墓的发现情况和出土器物。该墓出土器物丰富 ,陶器共 36件 ,其中釉陶 1 2件 ,每件釉陶上均绘彩色图案。其中一件绘有山水鱼鹤图的陶盆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河南济源市蓼坞汉墓》一文介绍该盆 :“盆内外壁均施深红色釉 ,沿面涂绿彩 ,腹内折处有一周旋纹 ,旋纹上施绿色彩带 ,底内周围较低处亦涂绿彩 ,成为一周较宽的彩带 ,上腹内部折腹以上与口沿的彩带之间均…  相似文献   

10.
1984年2月,西安东郊人民银行纺织城办事处,在施工中发现汉墓两座,唐墓一座。墓形已破坏,墓葬形制不清。知其中一座为东汉砖室墓,收集到汉唐文物共95件,其中汉代文物39件,唐代文物56件。两座汉墓文物已混为一,出土物以陶器为主,兼有铜器、铁器。这里仅就出土的铁器、铜镜加以介绍: 一、陶器33件,其中有陶罐15件,陶灶2件,釉陶钟4件,陶耳杯6件,陶盆2件,陶奁2件,陶井1件,龙柄陶勺1件。  相似文献   

11.
正满城汉墓共两座,一号墓的墓主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二号墓的墓主是王后窦绾。两墓是同陵而不同墓穴的异穴合葬墓,或称"同坟异藏"的夫妇合葬墓。中山王刘胜墓和王后窦绾墓共出土玉器160余件(套),其数量之多,在已发掘的汉墓中仅次于广州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刘胜死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窦绾之死稍晚于刘胜,前后相差应该不超过10年,两墓营建的年代都属于西汉中期。汉玉继承了先秦玉器的优良传统,但又有所创新,从而  相似文献   

12.
钟坚 《文物》1987,(10)
1953年3月,西南博物院邓少琴、王家祐先生在芦山县沫东乡黎明村汉樊敏碑后约100米处,发掘了一座汉代砖券墓。出土石刻楼房1件,石镇墓俑2件①,现藏我馆。根据出有"熹平三年"铭砖判断,此墓时代当为东汉。石楼系在红砂石上浮雕而成,为一干栏式建筑。楼正面宽58、厚20厘米,侧、背而无雕饰。顶重檐,上覆筒瓦,檐头有瓦当和半瓦当。楼上有三室,中室有双扉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对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东汉大墓的抢救性发掘,证实了位于村西南的东汉大墓就是魏武王曹操的墓:西高穴村汉墓的地望与文献对曹操墓的记载一致,墓中的随葬品符合曹操的薄葬思想,而且墓中还出土了多件刻有"魏武王"字样的石牌。墓中有一男二女的遗骨,其中随葬的老年妇女不是卞后而是曹操的嫡妻丁夫人。曹操墓的发现证实了曹操生前节俭,死后薄葬的事实,反映了当时俭朴廉洁的社会风气及尚武之风,也有利于正面认识和评价曹操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4.
<正>广州西汉南越王墓西耳室出土银板4件,之前很少为人关注。原报告称其为银锭,"其中有3件叠在一起,均为平板,1件为长方形,底下1件有柄如铲形,中间一件较小。器表残留细麻绳四五道,可知原是捆缚后入瘗的……1件为不规则长方形,体较扁,一面满布凿痕……经电子探针检验,银锭的质地不纯,含银94.09%、金2.54%、铜3.38%,当是制作银卮及焊接主棺室出土银盒盖顶上钮饰所用的原料。"~([1])该墓出土的银器还有银卮、  相似文献   

15.
肖锦秀 《南方文物》2000,(2):100-100
1983年12月,高安市博物馆在城东郊七星堆发掘的一座东汉墓葬中,出土一件完整的方格纹陶罐,罐上反扣一直口陶钵做盖,罐内放置蟾蜍砚滴和直径约1.5厘米的铜环圈各一件。以往在汉墓中出土蟾蜍砚滴较少,而该器造型又十分别致,值得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199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西安北郊发掘了一座保存完好的汉墓(编号M1)。墓葬位于西汉长安城东墙外约2公里处,为东西向长方形竖穴墓,一棺一椁,随葬器物丰富,有陶、玉、铜、铁、石器等。玉器中有一件直径达43.2厘米的玉璧;一件鎏金铜勺柄部有刻铭"私府大半升乙二斤六两";一件器钮有"中厨"刻铭。从出土物及墓葬形制判断,此墓为西汉早期墓,墓主应是身份较高的官吏或贵族。  相似文献   

17.
楊泓 《文物》1959,(12)
河北望都(現并于唐县)所药村汉墓足1955年由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清理的,发掘报告在1959年6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望都二号汉墓不但形制宏偉、遺物丰富,并且有"囗和五年"的磚券,根据推証,应为东汉灵帝光和五年(公元182年)。这座有具体年代的墓葬,极为重要。以这座墓中的出土物作典型标本,可以对河北以至河南、山东、內蒙托克托等地东汉末期墓葬有一些新的认識,也可以找出一些自魏晋时流行的器物的淵源。望都二号墓的位置与1954年发掘的望都一号墓相毗邻,两墓的平面布置、墓室結构、壁画風格和遺物形制种类等,都完全一致,因此年代决不会相差过远,一号墓的年代也应属东汉末叶。  相似文献   

18.
位于河南永城市北30公里的永城芒砀山是西汉梁国王陵墓地,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1985年春商丘市文化局报请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批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发现被盗掘的僖山顶部东侧的一座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一套金缕玉衣及其他珍贵文物,编号为僖山一号汉墓.此后20年来芒砀山西汉梁国王陵墓地共发现大中型西汉墓21座,陪葬坑6处,陵园2处,寝园建筑基址1处,小型陪葬墓数百座,出土各类文物2万余件.西汉梁王陵出土文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精品也多,尤其是玉器精品更多.  相似文献   

19.
住所 ,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住所的状况不仅直接反映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水准 ,同时还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在省博物馆的展览大厅里陈列着一件东汉墓出土的“干栏”式陶屋模型。此模型分上下两层 ,置于长方形基座之上。质地为黄色泥质陶 ,火候较高。通高53厘米 ,面阔39 5厘米 ,进深31厘米 ,檐口长38 5厘米。上层为住房 ,有前廊后室 ,单扇门居中 ,前壁有线刻“窗户”。廊沿正面两边有护栏。底层四柱无壁 ,正中安放加工谷物的双碓一套。四角立柱 ,上端分叉 ,支撑上层的横枋 ,下端固定于基底。《华阳国志》、…  相似文献   

20.
灵宝张湾汉墓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72年,我馆为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在河南省灵宝县张湾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图一)。其中有四座汉墓(编号为墓2—墓5),当是东汉后期弘农杨姓豪强地主的墓葬,出土了一批精致的绿釉陶明器,如楼阁、仓房等建筑模型,制作出色,特别是陶桌和箸、棋完整的六博俑,均属罕见。陶桌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桌的明器。现将这四座汉墓的具体情况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