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苯并三氮唑(BTA)在铜器文物缓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苯并三氮唑在铜器文物气相缓蚀中的应用方法和缓蚀机理。  相似文献   

2.
赖棋锋 《神州》2012,(36):231-231
高山族民俗舞蹈目前面临着很大的发展困境,而如何有效的传承与创新也就成为了继续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对高山族民俗舞蹈特色与现状的分析,综合探讨了高山族民俗舞蹈传承与创新的内涵,并提出了一系列传承与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理念,在此背景下,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也在积极开展中。博物馆主要进行文物的收藏与展示工作,文物见证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参观文物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陶冶人们的情操,因此需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并且利用先进的修复技术,以实现博物馆的良好发展。文章以甘肃省庆城县博物馆为例,从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发展现状入手,讨论加强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的重要意义,阐述文物保护修复的原则和影响因素,最后分析如何利用修复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希望对文物保护研究具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1999年7月,接到陕西省文物总店送来待修复的春秋晚期楚地青铜敦一个。器形圆,环耳蹄足,盖隆起,顶部作圆握,周围有四个环形钮,器口微敛,平折沿,折肩,收腹,圜底,下有蹄状矮足。  相似文献   

5.
李钢  王波 《成都文物》2005,(2):69-73
我们的祖先对于金属的认识和应用是相当早的。据传说,曾与黄帝大战过的蚩尤是第一个冶炼金属并且用来以制造兵器的人;黄帝也曾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就对铜有了一定认识。古相传夏禹铸“九鼎”,虽未得到可靠的实物证据,但夏代已有铜器是没有问题时。  相似文献   

6.
文物修复是对文物的再发掘、再认识,应体现文物的历史性、艺术性。保护修复的材料不应对文物带来损害,并尽可能延长文物寿命;文物修复应具备可逆性及材料的兼容性。文物保护修复是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门类。  相似文献   

7.
古藉书画的修复、抢救,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环节,许多古典书画珍品,都是通过精心修复而再现于世的。由于在博物馆工作多年,接触过许多残损书画,它们大都破损残缺无法展出,用油皮纸或皮纸包裹着放在藏品柜里。这是化资源的闲置,将残破的书画修复整理,使之能够展出并保存流传,是我们博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秦俑三号坑地衣的初步治理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淑梅  李华  周铁 《文博》2002,(3):59-63
2001年11月下旬,在秦兵马俑三号坑南厢房及廊区域内的地砖表面发现有约二十余平方米的地衣生长。经过采样分析,确定治理方案及实施治理,最终在不损害文物遗址的前提下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并为今后文物遗址生长地衣的治理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9.
杜树志 《丝绸之路》2023,(1):169-176
在文博领域现行标准规范框架下,如何对大体量复合材质可移动文物病害进行科学评估,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并付诸实践,在当今文博界,尤其是行业博物馆经常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近年来,中国航海博物馆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关心指导以及业界大力支持下,通过跨界合作,对馆藏多件大体量复合材质可移动文物成功实施了保护,更好地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屈峰 《文物天地》2020,(5):112-117
缘起2019年应美国盖蒂文物保护研究所邀请,笔者有幸访问了洛杉矶盖蒂中,在访问期间,对该盖蒂文物保护各专业工作室进行了访问并与对方专业人士就文物保护与修复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参观盖蒂博物馆木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时,有一件椅子的保护修复使笔者惊奇,于是与该工作室的木器文物保护修复专家Arlen (中文名韩博松)进行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联系到自己曾经修复过的一把椅子,使笔者感到盖蒂文物保护所在木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所要达到的目的、价值判断的角度、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缓蚀剂BTA与AMT保护青铜文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飞 《东南文化》2003,(7):89-91
对比了BTA和AMT的物理性质、缓蚀青铜的外观效果、中性和酸性介质中的腐蚀抑制性能、粉状锈清洗、成膜结构,各自优缺点,BTA和AMT都可以有效地保护青铜器,AMT还需时间检验,BTA和AMT保护青铜器研究工作需要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12.
1961年美蒋关于外蒙古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小松 《史学月刊》2003,22(1):61-65
20世纪60年代,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力量日益增加,为了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美国搬出外蒙古问题,企图通过让外蒙古进入联合国这一“迂回”手法,达到保护国民党席位的目的。在策划该计划的过程中,美蒋发生了激烈争吵。经过数轮讨价还价,美蒋最终达成妥协,从而为外蒙古进入联合国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3.
张华 《东南文化》2003,(7):40-43
云冈石窟的洞窟形制反映了北魏时期的建筑特征。现存实物中北魏木结构建筑难以寻觅,但云冈石窟洞窟形制的特征,对于研究中国建筑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依开凿洞窟时间的早晚而显出有规律的变化,各个时期均有所不同,可划分为四大类。本从这四类形制的特征作以浅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近年我国修复保护项目的重要工程之一,“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髹漆贴金层修复是此次修复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考虑到千手观音的综合价值,以及作为宗教类文物的特殊性,贴金层该如何修复影响着整个保护工程的最终效果.2013年7月,修复工程组技术人员完成了针对髹漆贴金修复效果的本体试验,并得到了专家认可.本文主要介绍此次试验的前期准备和具体实验内容,讨论保护理论与修复操作的实践结合办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秦俑头像为研究对象,认为它们具有肖像性,对其表现技巧进行探讨。并且通过与古希腊罗马肖像雕刻理念的比较和阐明法家美学思想对秦兵马俑的浸润,来论述秦俑头像的文化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研究生的专业选择动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业不断发展,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以下简称HTM)的大专院校数量与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HTM专业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也不断增多,但关于研究生选择HTM专业的动机等方面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却非常匮乏.本文通过在校研究生实际抽样调查,了解HTM专业高等教育现状;用定量分析方法揭示出研究生选择HTM专业的动机,分析比较了研究生选择HTM专业动机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以弥补国内外相关研究在定量分析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湖南衡阳市蒋家窑的产品,种类繁多,造型别致,装饰优美。其胎色浅灰,釉色虾青,釉质玉润光亮。器物上不仅刻有文字,还有自名。 蒋家窑址的窑具中,常见形制特别且数量不少的擂棒出土。1981年,在试掘蒋家窑群中的一座完整龙窑时,仅在清理的第一层窑床和其旁的废弃堆积中,就出土有擂棒五件,其中除一件稍残外,其他均较为完整①。后来在对该窑群的调查中,又多次采集和收集到擂棒多件②。现就其形制、用途、年代等问题,作一初略的研究。 一、擂棒的形制 擂棒的整体形状为一端小而面平,另一端大且面弧,实心,圆柱形柄部略呈亚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为案例,剖析会展业对城市酒店业的空间结构影响、效益带动作用以及参展人员对酒店的行为偏好,探讨其与城市酒店配置的关系。研究表明,广交会对广州酒店业意义深远,不仅在广交会展馆附近形成了广州星级酒店的空间聚集带,而且提升了广州酒店业整体经济效益。研究还显示酒店受益幅度遵从距离衰减规律;参展人员对高中档酒店需求旺、其中五星级和三星级酒店更受青睐;国内外参展商的住宿需求偏好各异;高档酒店集聚了主要的利润等。这些特征对研究城市会展与酒店配置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得隋大业十二年《尹彦卿墓志》拓本一帧(图一),云近年出土于西安市城南长安区,石存未详。拓本高23、宽22厘米,志文11行,满行12字,楷书。似此类小于25厘米见方的隋代墓志小品(不含砖志),以笔者所见,还有河北武安  相似文献   

20.
肖宗志 《史学集刊》2007,(2):36-42,49
有清一代,政府比较重视试用、学习行走等形式的对官员的实习培训,但对官员的教育培训有所忽视。新政时期,为了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清政府开始设立一些专门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对官员进行教育培训,如建立馆、堂,招收官员入学,派遣官员游历游学等,并使之经常化和制度化。教育培训官员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对澄清吏治、提高官员素质、解决专门人才的缺乏及推动官员的职业化和专门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