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部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东西部差距拉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亟需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东西部的协调发展作为未来十五年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条重要方针,并提出了加快西部发展的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这对西部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西部民族地区,更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和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资源开发进程,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一、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步伐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关键我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南、西北九个省、…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各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九十年代以来,东西部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福利水平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3.
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对策研究冷冰鑫,高子章要加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不但需要西部地区加大开放步伐,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加大经济改革力度,而且国家也应对西部地区进行重点倾斜扶持,确立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力争使东中西三地区在较短时间内走上...  相似文献   

4.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分析冷冰鑫,高子章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实施,促进了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变化,各地区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是,随着国家建设重心的转移,区域间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被新的东...  相似文献   

5.
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对策研究(续)冷冰鑫,高子章(二)加速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探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要实现以上的战略目标,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归纳起来,应该抓住以下9个方面。1.改变思维定势。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东部地区已经首先崛起,进入了世...  相似文献   

6.
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把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作为四大重点之一,并明确指出,人才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功的关键。从现在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来看,虽然表现在知识、信息、教育、技术、管理与体制的差距上,但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差距,是人才的差距。西部省份投资效益不高的原因,除了基础设施薄弱,投资环境差之外,还有一个劳动者素质不高、知识创新能力差的问题。从科学的长远的观点来看,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缺乏资金、缺乏项目,而是缺乏知识、缺乏人才,特别是缺乏具备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制定新战略的创新型…  相似文献   

7.
产业发展格局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在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已经从经济增长速度方面转变为产业结构层次的差距及由此引起的增长质量上的差距。可见,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节能减排压力下,西部地区需要重视当地生态环境状况,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筑低碳型产业体系。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我国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测算西部地区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趋势,进而探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提出构建低碳型产业体系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我国民族关系发展中深层问题的必然选择,是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重大战略。本文拟从民族关系发展中的深层问题,对西部大开发的多元功能进行理性分析,并据此提出西部大开发可供选择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实力、经济增幅和经济素质等方面的差距拉大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扩大,这种差距在近期内又呈现出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对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种差距扩大问题,引起党和国家的十分重视。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讲话中曾强调指出,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江泽民提出的“八字”方针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如果任其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长期发展和扩大下去,就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宏富,人财鼎足,发展前景广阔,是一块蕴藏巨大潜力的宝地。但是,由于历史上造成的一些因素,使资源、人才、科技东倾西缺,呈现出“马大效应”,广大内地即中西部区域经济没有得到长足发育,而且逐步拉大了与东部沿海地区本来就存在的差距,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总体经济发展问题,同时,也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对此,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严肃地强调,对东、中、西部出现的差距扩大问题,必须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因此.科学地探讨,深入地研究东西部差距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与区域经济地理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丁四保 《人文地理》2002,17(2):86-89
区域经济地理学在我国是一个受到特别重视的地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文章讨论了西方和苏联地理学中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情况,和在我国得到特别发展的条件,认为与中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特别的关系。文章对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做了回顾,列举了这个学科在基础理论上的有代表性的成果,认为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即包括劳动地域分工、经济地域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区域化等。文章认为,我国丰富的区域经济生活实践将推动学科进一步发展,并提出了学科在跨学科方向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研究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文新  朱良 《人文地理》2004,19(2):88-92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人口迁移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文章首先概述了近10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特点;然后对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即迁移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影响因素,作用,人口迁移政策建议以及人口迁移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人口迁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应该加强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与收敛性的R/S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卢艳  徐建华 《人文地理》2003,18(2):11-14
本介绍了赫斯特指数(H)和分维值(DB)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东西部人均GDP的差异,试图用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法分析1978--1999年我国基尼系数的收敛性约分形特征,得到赫斯特指数(H)和分维值(DB),进而分析这个时间序列的发展特性,并预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未来变化趋势,提出政策建议,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回顾、评价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呈显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度化、机制市场化和战略空间细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现行区域发展战略存在若干不足,有追求政策优惠忽视制度创新的倾向,区域发展战略之间缺乏宏观整体性衔接,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瓶颈远未取得突破,区域发展战略仍过于强调效率目标,对不发达地区关注不足。因而,未来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不应追求数量,要注重是否真正有利于实现区域的改革创新;亟需制定一个全局性区域连接发展规划,或者以整合发展的理念对现有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统筹管理;中央应制定和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保障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区际自由公平贸易;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地区选择应更注重公平目标。  相似文献   

15.
试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创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受相关学科的研究启发,并根据作者从事经济地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体会,提出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创新的六点建议:建好基础数据,创新研究方法,激励思维创新,营造创新环境,培养扎实的学风,选择特殊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6.
甘肃经济空间结构的现状、问题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聂华林  赵超 《人文地理》2003,18(4):32-36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一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结构,具有向合理化和高级化变化的趋势。本文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的角度详细的考察了甘肃城市体系、交通体系和经济集中区的情况。其次,重点分析了甘肃经济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其问题,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最后,通过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甘肃具体省情相结合,提出了甘肃"大十字"经济空间结构的发展战略,同时分析了实施这种发展战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吸纳就业人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服务业的演进阶段、增长行为、内部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三大地带间、三大地带内和31个省(市)间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从空间上将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划分成发达、次发达、较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五个基本类型,旨在对未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不同类型区服务业的差异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构建旅游经济效率及旅游网络优势度评价模型,并结合csQCA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旅游经济效率、旅游网络优势度水平及其关联组合进行分析,对影响旅游效率、旅游网络优势度以及二者组合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构型阐述。研究发现:我国旅游经济效率呈现东西高低分化、南北高低相间的空间分布格局,旅游网络优势度表现出明显的多组团形态的板块连片化空间分布格局;市场环境水平、政府支持力度、人力资本水平、交通集散水平、网络信息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等因素,组合形成高旅游经济效率、高旅游网络优势度以及二者协同发展的7种构型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也是涉及到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强调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中国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五大发展策略与实施长远目标的关键措施,论证了我国大城市群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针、路径与方法措施,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从国情特点、城乡统筹、产业转型、区域协调、资源环境统筹视角出发,对我国城镇化的合理进程、规模建设与规划布局以及环境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区域性的研究探索,对我们深入的理解中央有关新型城镇化一系列方针政策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全华 《人文地理》1993,8(2):41-46
本文讨论了图们江地区开发前景及其对吉林省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阐述了吉林省东西向条形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吉林省应利用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和新亚欧大陆桥建设的契机组建东西向开发开放走廊带,使该走廊带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轴线,从而促进吉林省经济的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