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汪涵 《神州》2011,(2X):58-59
概念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词汇习得方面。本文正是一次英语词汇教学改革实证性研究,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基于概念隐喻的词汇教学优干传统词汇教学,从而使得概念隐喻理论价值得以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秀荣 《沧桑》2009,(4):214-215
本文介绍了隐喻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作用:隐喻认知对词汇语义范畴发展的作用;隐喻认知在词汇隐喻概念理解中的作用;隐喻认知对词义发展的作用。指出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重视词汇隐喻意义和隐喻扩展义的教学,和重视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隐喻理解已经超越了修辞学层面,被视为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世界的手段。在同一个社会中,语言、文化和隐喻思维不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一个整体。在英汉民族文化心理下,对英、汉语中动物的词汇隐喻进行个例分析,以探求英汉隐喻思维的走向。从而,更好的理解隐喻思维和使用英汉中词汇隐喻。  相似文献   

4.
刁利明 《攀登》2015,(1):21-25
自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此概念迅速获得普及并由国际关系领域扩展到其他科学研究领域。在"软实力"概念获得普及的同时,各国之间乃至同一国内部不同学者之间产生了很多分歧。很多学者将其分歧的原因归结为翻译问题、由词汇构成引起的不同理解和使用问题、与相关概念的关系问题、"软实力"及其构成要素的测量方法问题、"软实力"获得的工具问题等等,但这些原因并非根源性的。笔者认为分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该概念的隐喻起源。因此,本文企图从隐喻角度澄清概念分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倩  刘逸舲 《神州》2014,(14):120-120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以概念隐喻的分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来分析唐诗中的隐喻,得出概念隐喻的灵活使用为唐诗在中国文学的崇高地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隐喻认知与英汉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红霞 《攀登》2008,27(5):148-150
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的方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模式。它受社会文化背景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隐喻是理解认知能力的唯一方法,也是语言理解和语言习得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了解英汉语言中隐喻的不同特点,对于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学习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梁飞 《沧桑》2012,(6):129-130,133
语法隐喻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概念语法隐喻的涵义及其具体形式,详尽阐述了概念语法隐喻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从而揭示出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永献 《神州》2012,(12):161-161
1消除外语词汇习得中文化盲点的措施 词汇文化蕴涵上的盲点问题常使外语学习者在词汇习得中获得不确切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影响对目的语的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而学习者在词汇习得时一般满足于对词汇概念意义的理解,忽略或缺乏了解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9.
施敏敏 《黑龙江史志》2013,(13):230-231
散文《婚姻鞋》围绕概念隐喻"婚姻是鞋"展开,其产生的基础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创造相似性"。根据当代隐喻理论,一方面分析语篇是如何陈述作者的生活阅历和理性思考,并以此作为隐喻的经验基础;另一方面从创造相似性,跨域映射过程和隐喻推理等方面来了解语篇如何使隐喻实例化。研究发现:(1)建立起抽象概念"婚姻"和具体概念"鞋"之间联系的基础是作者创造的相似性,主要是心理相似性。(2)在跨域映射过程中,源域"鞋"的典型事件图式被系统地映射到目标域"婚姻"的典型事件图式上。(3)根据社会经验对跨领域映射过程进行推理,逐步发现该隐喻的中心思想—和谐是婚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隐喻和转喻是符号学中重要的概念,最初被视为语言装饰的手段,后来人们认识到隐喻和转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文化形成了隐喻和转喻,各种不同的隐喻和转喻被赋予鲜明的文化特征。《左传》中就有很多隐喻和转喻现象,突出表现之一就是辞令中的委婉语。委婉语通过隐喻和转喻方式形成,主要目的是为了避讳和求雅。  相似文献   

11.
李宏强 《旅游纵览》2013,(6):311-312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架构策略,它影响着语篇的生成与理解。本文从隐喻对语篇的语体特征、衔接与连贯以及整个语篇的理解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隐喻建构语篇的功能。一、理论背景传统上隐喻被看作是在有限条件下使用的非常规语言。隐喻是语言和思想的最基本的成分,是构成常规理性认知活动的概念系统。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思维、行为之中。Lakoff认  相似文献   

12.
袁诗茗 《神州》2014,(2):173-173
随着隐喻理论在各个领域如网络技术、工程设计、人机交互等的应用逐渐增多,隐喻这个课题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但是由于研究者对于隐喻理论的研究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迄今关于隐喻理论的研究还有待完善改进。在此,笔者以俄罗斯政治话语中的隐喻化特性为例,讨论隐喻理论的重要性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金莉 《沧桑》2009,(5):212-213
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中的常见问题,教师要在日常教与学中引导学生合理、高效地提高其写作能力。建议如下:要立足日常教学,活用大学英语教材,注重英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作文"互评",提高学生识错、纠错能力;改变对词汇的死记硬背,重视词汇习得和日常积累,丰富写作词汇量;充分利用大学英语教材培养学生写作的语篇意识,提高作文连贯性。  相似文献   

14.
宋秀英 《神州》2013,(3):106-106
语言习得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克拉申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习得的。"学习英语指的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及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促进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提高学生对感知对象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周蒙 《神州》2014,(11):126+128
认知语言学研究所探讨的隐喻主要集中在语言隐喻,而较少涉及到非语言隐喻或多模态隐喻。本文通过阐述多模态隐喻的定义、研究现状及意义,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肖丽娅 《东方收藏》2023,(6):113-115
隐喻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由来已久,相较于文脉主义和装饰主义,采用隐喻手法的建筑设计更复杂、更丰富,它通过涵盖从物理、感官、形态、物质到精神等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来扩大建筑设计的多样性。为了便于建筑师更好地理解隐喻手法的实际应用,文章梳理了隐喻手法在古今中外建筑设计中的历史沿革,并主要以成都自然博物馆和中国环保影像博物馆(泸州馆)为例,进一步论述了专题博物馆建筑设计中隐喻手法的审美表达。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隐喻手法对建筑语言进行重组与再造,既丰富了建筑的文化内涵,又提高了建筑的可读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舒盈 《神州》2013,(36):176-177
隐喻本身是文学的一个内在特性,普遍存在于杜拉斯的小说语言之中。雅各布森把隐喻定义为相似性,即纵聚合联想关系。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杜拉斯小说语言中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与形容词性隐喻的分析,指出杜拉斯突出了语言的独特性与奇特性,即用隐喻这种全新的表意程序,挖掘隐藏在地点和身体现实之后的升华,实现了对意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梅春才  张岩 《神州》2013,(16):249-250
本文通过对普京总统国情咨文中政治隐喻模式的界定、归纳及分析,进一步探究普京的执政理念,了解俄罗斯民众的意识形态,笔者希望本研究能为寻找政治隐喻研究新视角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郝金艳 《神州》2012,(35):30
隐喻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隐喻的阐述,之后又有很多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隐喻的阐述。本文试图从隐喻的历史发展和语用的角度探讨,进而揭示语法隐喻这一语言现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通感隐喻大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语言使用中,它不但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具有明显的认知性。通感隐喻的认知实现主要依靠意象图式和隐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