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坤一是晚清同光时期的重要疆吏,也是一位重要的洋务派人物。他积极而广泛地参加了洋务活动。其思想高于其他洋务派的地方,是他反对洋务企业官办、官督商办的形式而主张商办,呼吁保护国内工商业。他主张全面、系统地引进“西学”,不遗余力地提倡兴学堂、设报馆、遣留学、劝游学。他主张在对外交涉中要“据理力争”,但对列强的侵略又主张“以夷制夷”。刘坤一的洋务思想和活动自始至终贯串着他的爱国思想。他的洋务思想及其活动,对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决策,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是近代中国一位争议颇大、又在许多方面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实与他的诸多师友对其思想言行的影响分不开。这其中,冯桂芬对李鸿章的影响不可低估。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冯桂芬与李鸿章的密切关系:冯桂芬撰"乞师"书,促成李鸿章领兵上海并为其洋务观的产生形成提供了机遇;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对李鸿章奏设上海广方言馆等洋务思想和洋务实践的深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冯桂芬全力影响并促成李鸿章奏减苏松太浮赋,为整饬地方吏治,缓和阶级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徐明君 《黑龙江史志》2009,(12):43-44,47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内忧外患迫使中国人冷静地思考和反省,终于认识到了西方的先进和发达,感受到了不如西方的地方。由于西方文化首先呈现在中国人面前的是疯狂的经济掠夺和残酷的军事侵略,所以人们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物质文明的优长方面。出于维护大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需要,地主阶级改革派组成的洋务派相继创办了一批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和新式学堂、新式海军等等,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中心的洋务新政。  相似文献   

4.
洋务时期的王先谦是一个洋务派,而非顽固派。他承认西方的器物文明优于中国,并着力研究西方强大的原因,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提倡“官商一体”的富强之道,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他的这种洋务思想表明了19世纪70、80年代,一批爱国忧时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的自发、自强性,这种思想对促进民族资本的发展和抵抗外来侵略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九洲 《史学月刊》2004,(10):42-46
洋务知识分子在对外贸易上主张:以中国的优势产品推行出口型贸易战略;发展本国机器工业以实现“进口替代”;组织公司以发挥对外贸易的团队优势;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以改善贸易的内外环境;采取保商政策等。这些主张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从而把传统的国内贸易思想和对外无足轻重的贸易意识提高到了立国强国的现代贸易的思想高度。这对当时及此后重商、重工思想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洋务运动是晚清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试图借西法以自救的运动,而李鸿章是这一运动的领导者,半生致力于这一事业,在整个洋务运动中居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李鸿章的洋务总纲入手,来简要论述他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办理的具体洋务活动,并列举出在军事、民用工业和科技育才方面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7.
乐朋 《钟山风雨》2013,(5):59-62
官办企业与民间实业林则徐、魏源倡导发展的中国近代企业,李鸿章、盛宣怀兴办的洋务实业,其体制结构和运作方式,大都是官办或官督商办。洋务运动有图强自救的积极面,但作为中国君主政体内的自改革,从一开始就受到大清国朝廷的掣肘,在娘胎里就与整个官僚机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带有鲜明的官僚买办色彩。企业的资金、人员、管理,产品的销售、流通、分配等等,无不在清朝官员的掌控之中。盛宣怀  相似文献   

8.
在汉冶萍公司发展过程中,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官员,在洋务经世思想、引进机器设备和人才、资金、市场和税收减免政策等方面都呈现出了非常积极的一面,有力地推动了公司发展,为近代中国工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洋务运动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以湖北武汉为经邦济世、推行“洋务新政”的舞台。为武汉的早期现代化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归纳起来,张之洞在武汉地区的现代化(也有学者称近代化)建设业绩主要有如下诸端:  相似文献   

10.
晚清重臣洋务先锋山西巡抚胡聘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外国的入侵,清王朝的部分官员为稳定封建统治地位,开始兴办所谓“洋务”。他们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建立新式海军,创办近代机器工业,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在洋务运动鼎盛时期踏入仕途的湖北天门人胡聘之,虽然在“帝党”和“后党”的矛盾漩涡中左右逢源,但他总的政治倾向是支持和执行光绪皇帝变法图强的思想的。他借助洋务自强之势,为推进地方工业振兴,革新政治文化教育,扶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了许多开拓性的事业,可以称得上是近代洋务运动的先锋之一。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60至90年代,清政府中兴办洋务的官员的思想观念出现近代化,主要表现在:“夷夏之防”和传统技艺观的突破;对西学的推崇和引进;引进机器制造技术的思想及人才观念、经济观念和军事观念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内忧外患迫使中国人冷静地思考和反省,终于认识到了西方的先进和发达,感受到了不如西方的地方。由于西方文化首先呈现在中国人面前的是疯狂的经济掠夺和残酷的军事侵略,所以人们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物质文明的优长方面。出于维护大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需要,地主阶级改革派组成的洋务派相继创办了一批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和新式学堂、新式海军等等,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中心的洋务新政。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60至90年代,清政府中兴办洋务的官员的思想观念出现近代化,主要表现在:"夷夏之防"和传统技艺观的突破;对西学的推崇和引进;引进机器制造技术的思想及人才观念、经济观念和军事观念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4.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后期首领。早在1881年出任山西巡抚时,他就开始设立“洋务局”,致力洋务事业。1884年赴两广总督任后,他根据“方今万国盟聘,事变日多”的形势,明确提出了“洋务最为当务之急”的主张,开始筹建织布局、铁厂,着手兴办枪炮厂,粤洋水师,水陆师学堂等,倾心洋务,图强御侮。1889年7月,张之洞移督湖广,官鄂近二十年。他以武汉为根据地,励精图治,不图苟安,先后创办了许多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性企业,异军突起,把湖北武汉变成了洋务活动的另一个中心地区,被誉为“东方的芝加哥”。纵观张之洞兴办的洋务企业,其中虽有买办性和依赖性的一面,但始终存在着明显的、大量的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保权保利的积极因素,这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拟就张之洞洋务活动中的“抵洋”思想作一番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季 《史学月刊》2008,(4):52-55
科举取士为清代士子入仕正途,筹办洋务时期,近代学堂开始兴起,科举取士逐渐为学堂取士所取代.近代学堂取士仿中国传统学校例而加以变通,具有取士与取官混而为一的特点.筹办洋务时期新式学堂初创时取士章程规定与实际运作的探索,影响了随后新式学堂的发展乃至新政时期学堂奖励规制的最终制定.  相似文献   

16.
试论郭嵩焘学习西方的思想张良俊郭嵩焘因思消除“洋患”而开始关注洋务。他通过“读书观史”和对西方的考察,从对洋务的“茫无所知”①变而“确有所得”②,对西方国家有了较多的真切了解。洋务新知,帮助他克服了封建士大夫的虚骄习气,抛弃了“用夏变夷”的僵死教条,...  相似文献   

17.
李玉 《安徽史学》2001,(1):41-46
中国传统社会没有孕育出能广泛集合资本、实行大规模经营的公司机制,鸦片战争之后源源落户中国的洋行,在不断吸纳华股的同时,也为国人提供了公司经营机制的样板。洋务派官员精心策划创办的民用企业成了近代公司制的率先仿行,这从各企业章程的特意声明、主管官员的有关表述和社会舆论的定位等方面都可得到证实。但各企业的“官督商办”性质,又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公司经营机制。此类企业虽然在“仿西国公司之例”方面没有步入正轨,但在中国公司制度建设史上的肇始之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致沈经笙中堂》是一封没有寄出去的信札,写于光绪五年(1879)的农历七月七日。是当时的署四川总督丁宝桢,写给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沈桂芬有关洋务和藏务的信札。从这封信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之中,可以了解封建王朝与周边的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史鉴今,或许能对我们今天的少数民族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论洋务思潮的爱国主义蕴义周辉湘洋务思潮的爱国主义,既承继了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宝贵遗产,又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与古代不同的内函和时代特色,反映出近代意义民族主义的萌发和古老民族新的觉醒。一自强论是洋务思潮的主旋律。多年来,人们习惯于把“中体西用”看作是...  相似文献   

20.
洋务运动被称为中国最早的近代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由于面临着“造船制械”等各项新事业.使传统的旧体制下产生的封建“人才”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所以在兴办洋务中,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开始为培养新式人才而创办洋务学堂,福建船政学堂作为洋务学堂之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福建船政学堂作为近代新思想、新文化的代表和传播者,它对近代中国早期的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