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国时期的"古迹""古物"是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概念。"文物"概念使用尚不一致,其涵义正处于发展、演变之中。"古玩"不是民国时期历史文化遗存总概念,也不是法定概念。  相似文献   

2.
“文物”概念关系到《文物保护法》文本内在的逻辑性和适用性,同时还牵涉到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操作性。“文物”概念的研究,成为《文物保护法》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重点对日常语境与我国现有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文物”概念作了具体分析.同时还从法律文本的角度对“文物”及“文化遗产”概念进行辨析.认为“文物”一词具有深厚的法律渊源,符合我国现有法律规范.被国内外所接受,为相关法律所承认,对该概念进行适度调整和内涵扩充,能够满足目前文物保护与管理的需要,建议继续在我国法律条文中出现,继续发挥作用。同时就《文物保护法》修订中增加文物概念的具体表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洁净”概念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研究人员一般均会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是文物保存的"理想"环境?博物馆环境应当监控哪些指标,为什么长期以来,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研究和管理几乎都是围绕这两个主题而开展工作,这些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实施,对博物馆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未能在所有的博物馆真正实施.近几年,文物保护研究人员关注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和控制技术的研究,目标在于解决文物保存和展示环境中的污染物如何表征、监测、净化和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提出基于"洁净"概念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主要研究内容、监测技术和评估体系,以进一步推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领域相关应用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概念梳理是研究的基础。目前国际社会影响最大的法律文件——《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所定义的"文化遗产"概念所指对象范围大体对应于我国《文物保护法》的"不可移动文物",即建筑(群)、遗址等,这与概念产生的背景因素相关——正是社会思想的发展促进了公众对"公共遗产"的关注,注重对建筑类遗产的保护。而我国现在所广泛运用的"文化遗产"概念,则在《公约》等文献理念的基础上,体现出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时潇 《世界遗产》2014,(3):66-71
##正##吕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遗产中心主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CHINA)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圆明园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在离清华东门不远的一栋写字楼里,吕舟的办公室看起来很大,又好似很小,我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目之所及,都是从各个遗产地来的纪念品:应县木塔模型、布达拉宫壁画、辽宁木化石……每一个都有它承载的遗产地故事,吕舟和他  相似文献   

6.
乔梁  王乐乐 《文物春秋》2011,(2):3-7,10
目前通行的以《左传.桓公二年》相关文辞为据,证明当时已将"文"与"物"两字连用构成词汇并特指一定概念的说法,可能并不准确,不同的句读会存在不同的理解。"文物"一词的形成目前大体可以追溯到汉代,而专门用其指代"古物"的概念则不早于唐代。宋代以来陆续又有"骨董"、古董"和"古玩"等相似词汇来表述相近的概念,但还是以古代的物品为主要对象。到现代中国,尽管民国所制定的《古物保存法》仍以"古物"表述"文物"的概念,但所包括的范围已扩展到所谓的不可移动文物领域。大约到抗战胜利后,"文物"一词的使用逐渐成为主流,而文物的概念则在不断发展、深化中扩大着内涵。  相似文献   

7.
遗产保护准则于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些准则或以宪章、建议、宣言、议案等等不同形式呈现,大都由诸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等国际机构发起撰写以及采用。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保护全人类的文化财产这一大议题上,寻求具有规范性和共通性的答案。在当时以西方欧洲列强国家为主的战后重建与和平反思的背景下,这股文化遗产保护热潮是国际主义思想的直接体现。本文希望通过回顾《威尼斯宪章》和“世界遗产”观念产生的这段特殊历史时期来更客观地看待其所蕴含的意义,并由此反思过去的数十年,在因社会和经济结构变迁,从民族主义、国际主义到全球化的现今,如何解读《威尼斯宪章》和《世界遗产公约》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自开展以来便是一种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国家行为,而完全国家化的保护模式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遗产”具有私人性和主位性,就文化遗产而言,地方性人群共同体是其原初主体。这决定了我国遗产保护理念和管理体制须向社会化方向转变,充分动员公众与民间组织介入遗产保护。厦门一个“城中村”宫庙理事会为村庙龙源宫申请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实践,折射出现阶段我国社区性组织在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和作用,同时反映了遗产保护社会化过程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何鲁丽副委员长,尊敬的孙家正部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天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的喜庆日子,我谨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单霁翔局长宣读了陈至立国务委员的贺信,我们感到非常振奋。陈至立同志对我院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认真组织学习,在今后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事业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从"文物"到"文化遗产"历史性转型过程的见证。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快速发展,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事业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各项基础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保护领域不断拓展,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1.
夏才艺  段勇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3):50-57,109,110
文物南迁是20世纪30至50年代为保护故宫等机构文物而进行的文物大迁徙活动。这次迁徙在20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史迹遗产和报纸档案资料。文物南迁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期间由于战争与和平、文物价值与文化认同的变迁,南迁之举被不断赋予了新的历史价值和精神文化意义,使得这一历史事件的遗迹可以被放到"遗产线路"的视角下去看待,并对该遗产概念的发展完善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14日至16日,“全国第十二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委员会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研讨会主题是考古与文物保护中的科技问题,主要涉及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古代墓葬壁画保护、彩绘陶器保护、砖石质文物保护、现代科技手段在考古中的应用、文物保护与修复等。陕西考古研究院杨军昌介绍了他们近年来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了国内壁画的现场搬迁和保护;陕西师范大学李玉虎介绍了汶川地震中老照片、电影胶片划痕修复研究工作;中国科学大学技术龚德才介绍了“古代纺织品碳化分析”等。另外,进行了“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土遗址保护”、“壁画保护”、“纺织品/纸质/漆器保护”“金属保护”、“石质文物保护/彩绘颜料研究”五个专题的研讨。与会者就目前国内外保护研究的发展趋势、各类文物保护新方法、新材料以及目前中国文物保护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窦忠如 《纵横》2009,(11):50-56
2009年6月14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第二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的颁奖典礼上,被誉为新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征程中的“国宝栋梁”、85岁高龄的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被授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终生成就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文物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让文物"活"起来。总书记还多次指出,让文物"活"起来,就是要发挥文物在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方面的作用。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5.
博大精深的历史文物与悠久深厚的非遗技艺共同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为此山西博物院通过静态文物与动态技艺相结合的方式,为公众打造“匠心筑梦 薪火相传”博物馆非遗系列课程。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将抽象、古板的历史文物、历史知识变得可视化。非遗系列课程从馆内展陈的文物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准确把握文物的内涵与独特性,结合凝练的山西非遗技艺精髓,带领青少年在了解晋文物的同时,体验非遗技艺带来的无限魅力,让文物与非遗技艺在孩子眼中“活”起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可观、可感、可做,在沉浸式非遗技艺体验中与传统手工艺进行时空对话,充分发挥文物、非遗承载的文化价值,为所有中小学及高校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传统文化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16.
(2011-2015年)前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宝贵遗产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见证,是文化认同的标志,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源泉。科学、系统地保护文化遗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又是早春二月,春风已绿江南。记得去年4月18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无锡首次举办,我准备了一篇演讲——《珍惜百年工业遗产·铸造工商名城之魂》。可惜因公务出差,未能当面跟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起商讨就教,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今年,我不能再留下遗憾了。  相似文献   

18.
陈宝奎 《黑龙江史志》2013,(11):193-193
<正>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不可移动文物重要组成部分,"四有"建设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中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扎实做好此项工作,对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提供了保证。仅对七台河市行政区域内"四有"建设工作成果进行简述,同时对"四有"建设工作如何进一步完善、提出解决途径。以便更好地开展此项业务工作。一"、四有"建设依据及意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市、  相似文献   

19.
增冲鼓楼,具有双重属性的文化遗产地 增冲鼓楼是一处比较特殊的文化遗产地。 首先,它是一座文物建筑。增冲鼓楼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增冲侗寨,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为木结构中心柱型鼓楼,  相似文献   

20.
刘秀珍 《旅游纵览》2013,(10):161-162
美食作为旅游中的重要体验部分,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多方学者对"美食旅游"的界定莫衷一是,存在概念泛化现象。这种概念泛化现象将夸大美食旅游者的数量、高估美食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贡献、忽视美食旅游者的真正需求,对旅游的类型化发展极为不利。文章提出要从美食是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和美食活动在旅游过程中占据中心地位出发,厘清"美食旅游"内涵,以推进小众旅游类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拓展旅游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