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沈周、王铎的两幅扇面书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沈周、王铎的两幅扇面书画苏岩我国扇面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它糅文学与书画为一体,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形式。透过小小的扇面,可以看到其丰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风尚。河南省博物馆所藏明代绘画大师沈周的《涧水村居图》和清代著名书法家王锋的《殷生·小园子贴》...  相似文献   

2.
高启新 《收藏家》2008,(11):73-78
在暑气逼人的八月,一场以馆藏名家书画扇面为主题的展览在温州博物馆书画馆拉开帷幕。遴选出的94件明、清以来的书画扇面,汇聚了50年来馆藏的精品,也给盛夏的观众视觉送来赏心悦目的的习习洁浦  相似文献   

3.
马庭顺 《收藏家》2000,(10):22-27
异彩纷呈的书画扇面折扇扇面的质地一般分纸本、绢本两类(这里不讨论象牙、檀香木等工艺扇),而各自又可分素面、色面两种。扇面上还可作泥金、泥银、洒金、洒银、暗花等装饰处理,有些书画家喜用此类扇面,使书画扇面更加富丽堂皇,熠熠生辉。在折扇扇面上加以书画装饰,据文献记载始于宋代。北宋王禹玉《华阳集》中“赵模墓志铭”载,赵模前往契丹报聘,席  相似文献   

4.
<正>扇面画作为中国传统书画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扇子的实用性与书画的观赏性巧妙地结合,既提升了扇子的品位,又赋予日常生活用品独有的情趣和文化内涵。相较于长轴大卷,扇面画实属小品。而恰恰因为这一点,艺术家们反而得以无拘无束、自如挥洒的发挥,尽情地在扇面之中表露出真实性情,将其最真实、最生动的艺术品格引于笔端。扇与书画何时结缘,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早期扇面是由实用品演变为艺术  相似文献   

5.
扇面绘画是中国传统书画中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其精致、小巧、独到的绘画形式和小中见大的艺术特征备受人们珍爱。本文以舟山博物馆藏扇面为例,从清代扇面绘画的题材内容、构图艺术、情感传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清代扇面绘画艺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陈斐蓉 《收藏家》2012,(7):49-56
在中国书画艺术中,经由最初的实用品发展到纯艺术欣赏样式的,唯有扇面书画。扇面书画载体独特,形制别样,轻巧便捷,十分适用于文人雅士之间的礼尚往来,因此受到历代书画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中扇面画作为中国传统书画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扇子的实用性与书画的观赏性予以巧妙的结合,既提升了扇子的品位,又赋予日常生活用品独有的情趣和文化内涵。相较于长轴大卷,扇面画实属小品,而恰恰因为这一点,艺术家们反而得以无拘无束、自如挥洒的发挥,尽情地在扇面之中表露出真实性情,将其最真实、最生动的艺术品格引于笔端。旅顺博物馆历史悠久,书画类藏品极为丰富,更是藏有"四王""海派"等一代名流的上乘之作。本刊上期刊登了该馆收藏的山水类扇面画,本期继续介绍。  相似文献   

8.
饶胜  周舟 《东方收藏》2020,(3):60-62
扇面石刻碑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书画、诗词、印章等文化符号篆刻于石碑扇面之上,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虽不及水墨丹青、墨书朱印的扇面艺术般绚丽多彩,但石碑扇面经过书丹和镌刻相结合加工艺术的处理也是熠熠生辉。所谓“纸无千年寿,碑能万年存”,扇面碑于其方寸之间集成了书法、诗赋、雕刻、篆刻等文化艺术符号,有着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画家山水扇面册》,于20世纪60年代收购于北京市文物市场(宝古斋)。册中收录清代"四王吴恽"六家中王作品3件,王原祁和恽寿平作品各1件,另有高简、戴熙、徐枋、吴、李育5人作品各1件,共计10帧扇面集成一册。在本院所藏诸多明清书画扇面中,这件《清代画家山水扇面册》品相好而画功精湛,汇集名家笔墨,是院藏书画扇面系列中比较重要的一件,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东方大观     
《收藏家》2012,(5):89
北京东方大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于5月17日携近700件拍品首次亮相市场,总估价约合2亿元人民币。大观此次首场拍卖会将主打书画,且内容囊括了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明清墨迹、明清扇面、民国风等,名家力作迭出,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1.
吴县洞庭山明墓出土的文征明书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3年3月,南京博物院在吴县洞庭山清理了明代许裕甫墓(清理情况见本刊本期简讯)。墓中出土的最有价值的文物是文征明书画折扇。扇骨为乌木,十二股,长31厘米,扇面为泥金,高20.3、宽55厘米,虽在尸水中浸泡几百年,仍然不失光泽。文征明是明代中期有名的书画名家,在他数量众多的传世作品中,书画扇面占了相  相似文献   

12.
张运  王志强 《收藏家》2013,(5):11-16
2013年3月29日,小品大艺——明清扇面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举办的扇面书画专题展。展览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扇面中遴选了90幅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四个单元。现场还设置了“扇子简史”和“古代扇子的形制与演变”图文展板,配备有“明清扁面精品赏析”的视频演示,参观者可以凭借这些内容更加深入地品读、赏鉴明清时期的扇面艺术。  相似文献   

13.
苏东军 《收藏家》2008,(8):82-84
扇面作为中国书画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制,因其独特性,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尤其在明清之际甚为流行。书画扇面强调以小见大,扇面创作被认为是艺术创作中带着镣铐的舞蹈,对作者的要求极高,也最能展现一个书画家的才情功力。现择取佛山市博物馆藏有的几幅明代金笺扇面绘画,与同好共赏,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古书画鉴定研究成果表明,明代中后期伪作名人书画的风气特盛,尤以吴门书画的表现最为复杂。如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王宠诸人,其传世书画皆是真赝混行,伪作多于真迹。文徵明以其享年最久,门生子弟最多,曾为吴门书画坛领袖数十年,故其“书画遍海内,往往真不能当赝十二”。据徐邦达先生的研究,曾为文氏代笔书画,或者是仿作  相似文献   

15.
扇面是中国书画的形制之一,它和斗方、中堂、对联、于札、册页等形制一样,迎合了人们收藏和欣赏的不同需要。在源远流长的岁月中,小小的扇面书画,成为艺术品,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扇化源于战国时期。随之所形成的扇面书画艺术经过近二千年演进,逐渐成为中国书画中极具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尤为明清时代盛行的折扇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沈周(1427-1509年)明代中期著名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又称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吴县)相城人。他博览群书,以画闻名,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以画山水画著称,是明代中期画坛的代表人物之一。沈周从小受家庭熏陶,其祖父沈澄是元末画家王蒙和陈惟允的好友。他工书画,善诗文。受家父影响,沈周的父亲沈恒吉,伯父沈贞吉,都是陈惟允之子陈继的学生,两人通经学,皆善画。在祖父、伯父、父亲的亲授下,沈周拜陈继之子陈宽为老师,习文学画。后从师杜琼、刘珏、赵同鲁,上  相似文献   

17.
万寿 《收藏家》2000,(5):38-39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卒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享年八十有二。沈周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为人慷慨。祖父沈澄,伯父沈贞吉,父亲沈恒吉,皆擅书画,故他自幼受画学熏陶,家学源渊。又先后拜陈宽、赵同鲁为师,受名画家杜琼、刘珏的指导。沈周早年绘画主要取法于元代的王蒙、黄公望,并上追董源、巨然,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晚年醉心于元代的吴镇,用笔苍劲沉着,进而又在黄公望浅绛山水画法  相似文献   

18.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相城里人,是明代最具影响的绘画大师,其画作在当时已备受青睐。时逢明代中叶,商品经济萌芽,书画买卖十分活跃,部分画商利用人们对沈周画的需求,制作赝品,牟取暴利,致使一批沈画伪作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9.
折扇原称折叠扇,又称聚头扇。文献记载宋时由朝鲜传入我国,当时就有在折扇上作画的记载了。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中说到:“马远竹鹤、桂花二册,本是一折叠扇两面,与今折叠扇式无异”,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折扇实物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件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所画的大型折扇。据徐邦达先生考证,目前所见最早出于书画家之手的折扇实物也在明代,是由吴门派书画家沈周、吴宽等人创作的作品。在此之后的四五百年里,书画家们竞相在扇面上献艺,留下了无数精品。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清宫折扇,大多是清宫廷画家或王公大臣、皇子、皇帝们的书画扇。另一种是用料、做工都非  相似文献   

20.
正折扇在我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其将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集于一身而深受历代文人书画家们的喜爱。扇面上的书法、绘画,虽因尺寸所限无法挥洒长松巨木式的雄阔,但惟其如此,更需精心布局、尽力描绘,方能在小小扇面上展示出作者的功底和境界,故此绝大多数书画扇都很精美,与高轴大卷相比,亦不逊色,别有一番动人韵致。此外,一柄成扇其扇骨的选材和制作也颇有讲究。二者结合,造就了这种传统书画中特殊形式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