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若斌 《民俗研究》2015,(3):94-100
当我们把宋代民俗审美文化从宋代文化中剥离出来进行本体论研究时,可以深刻地发觉其具有的内在审美品格和审美特质,这是对宋代民俗文化审美之根性的确认。宋代审美文化又是宋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正如士人们的"中隐"型人生处世理念和审美理想,又如市民阶层纯真朴素地融合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物质、信仰等层面的审美创造,宋代民俗文化审美既有多样的目的性和现实实用性,又以其超功利性涵养宋人的精神世界。宋代民俗文化审美作为宋代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它附丽着民俗文化与审美文化的特色,体现出诗意、理性、俚趣等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2.
江小庆 《神州》2011,(7X):82-8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儿童有着强烈的爱好美,向往美.追求美的愿望。语文老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体会这些美,并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学到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也把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因此,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儿童审美情趣应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本文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梯田审美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梯田开发和梯田审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梯田价值是多方面的,研究梯田审美内涵及其本质特点对梯田价值的综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认为,梯田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是实用功利目的与美的精神追求的统一,是优美与壮美的统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梯田美体现了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价值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邱爱兰 《丝绸之路》2011,(24):82-83
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传达情感的一种审美方式,作为一门表演艺术,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以自己独有的音乐美来感动人、教化人,而且是创作者与欣赏者共同参与的结果。从这种参与方式中可以看出音乐能够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感,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告无处不在,成为现代审美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新的审美文化,它具有直观性、功利性、共享性及互动性的特征,建立适应于现代语境中的符合真、善、美同时具有功用性的广告审美标准,不仅可以满足广告推广产品的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受众获得实用艺术审美愉悦,继而影响日常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孔冀平 《神州》2012,(10):211-211
音乐审美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审美感知开始,进入审美体验,最后达到审美启悟。而在这三个阶段,审美体验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欣赏者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进行在创造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欣赏者充分调动想象力和联想力,激发起丰富的情感,将自身与音乐融为一体,物我交融,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7.
浅谈审美学     
王榕兰 《神州》2013,(12):224-224
审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理论思维是其主要的思维方式。审美学是以比较系统的理论形态发展的,在审美学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事件引起了深刻的革命变化。在审美的过程中审美对象都必须具有节律形式,但并非任何节律形式都是美,也不能认为凡是引起主体美感的就一定美。审美对象所具有的正面肯定性的审美价值就是美,相反,反面的肯定性的审美价值就是丑。  相似文献   

8.
正理想的音乐课堂教学作为美育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是一种关注生命质量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和自由的审美教育。音乐课堂教学应以音乐美的巨大召唤力,感染力来教育人,影响人,要以情动人,以情化人,以丰富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音乐课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往下走,跟着老师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在音乐课堂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会学生唱一首歌,  相似文献   

9.
陈许 《岭南文史》2012,(2):50-52
美学大师康德把审美归纳为“鉴赏判断”,鉴赏与判断就是人的意识反映,意识反应就是一种感觉。因为它取决于你的思想认识。思想认识是普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看待事物的态度与观点,只是没有加以定义这种心理意识。其实从这些种种意识里挑出鉴赏与判断就归于审美学了。审美感觉作为把握对象世界的一种方式.为画家的全部创作心理活动提供两种能量:一是原始的情绪能量,另一是当前的感悟能量。  相似文献   

10.
曾尉  李云燕子 《神州》2013,(23):225-225
新闻摄影是新闻的现场形象纪录,它之具有认识生活的作用,是不待言的。问题在于它有没有审美作用?有一种论点,以“新闻不是艺术”为由,否定新闻摄影的审美作用,否定新闻摄影“照好了”也会转化为艺术摄影。这种论点是否符合于和有益于实际?  相似文献   

11.
悲剧精神是指人面对生活中的不幸、苦难与毁灭的必然性时主体所表现出的抗争与超越精神。奥尼尔的成名作《天边外》是古希腊悲剧的现代回响,富于悲剧精神,具有了很高的悲剧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关于旅游活动的本质,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因而各自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从作为内核的审美与愉悦的见解,旅游本质上讲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就说不上什么旅游。无论哪一种旅游,都是在旅游活动中寻求美的享受(如风光欣赏、休闲娱乐等),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增添生活的乐趣。本文从旅游审美构成、审美心理、审美文化等角度予以探讨旅游本质。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媛媛 《攀登》2007,26(6):163-166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势力,大众文化迅速蔓延,渗透了人们的生活,它已构成了影响当代审美教育的一个基本时代特征。审美教育既处于大众文化的影响之下,同时又肩负矫正大众文化诸多弊病的责任。这无疑构成了审美教育的生存悖论,同时也对其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众文化的新语境中,审美教育不仅要坚持其传统的诉求,即培养人们的美感和审美感受力、理解力、鉴赏力,提高审美趣味和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改造个人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美育要用另一种形式来重新构建世界,训练人们对美的热受和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使人们更好地体悟世界的潜在意味,更有价值地生活。在此基础上提升人的道德意识,继而推动整个社会走向和谐。因此,审美教育不是当代文化教育中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它同时肩负培养新型人才、重塑人文精神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多重任务。在此情况下,研究大众文化的冲击下审美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和应对这种困境的新战略,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音乐具有迷人的魅力。这种魅力体现在形式上,主要表现在巧夺天工的结构美、动人心魄的节奏美和流畅多变的旋律美这三个方面。中国古典音乐正因为在形式上具有了上述三种审美特质,才构成了一个色彩斑谰、悦耳动听的音响世界,使无数听众在这个神奇美妙的音响世界里,为之陶醉、为之倾心、为之销魂。这就是中国古典音乐在形式上的审美特质所产生的神奇效果。  相似文献   

15.
姜春 《沧桑》2008,(5):241-242
在文学、影视、戏剧等文艺样式中,"陌生化"是常用的创作手法。它通过独特的形式改造人们对事物的有关经验,突破观者的接受定式,从而打破由日常经验所形成的固化的审美心理范式,以便捕捉新鲜意义的流动,并由此形成新的经验,达到更高的审美效果。艺术形式是否具有陌生化功能乃是艺术审美能否发生的重要前提。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是要达到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感受就是靠陌生化手段在观者审美过程中加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汤雪菲 《神州》2013,(11):220
手工装饰画作为一种别具一格的重要艺术表现方法,有着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因为,无论从艺术表现形式还是审美特征上,它都区别于其他的艺术。也正是如此,手工装饰画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意义。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对手工装饰画的审美意义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让大家对手工装饰画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魏晋名士的精神具有独特的超越性,表现为超越名教、超越世俗、超越政治的特征。这种超越性具有个性自由的精神层面和任情逍遥的外观层面。此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是当时的政治挤压,而魏晋名士的生存状态则是其内在动力。魏晋文化以其自身独具的超越性,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自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的又一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8.
田娜  王冬玲 《沧桑》2010,(2):156-157
大众文化产品泛滥,早已淡薄了人类的精神追求和灵魂享受,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多元理念的冲击,使人类变得迷惘和神经质。现代化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工具理性的片面强调、人文精神的失落、人的灵性的缺失、人的主体性的衰弱等。而美育作为承担人的全面发展和生命完整的重要手段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现代美育是一种感性教育,是一种充满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方式,更是一种人文的,和谐的教育理念。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通过美育,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蔡风婷 《神州》2012,(10):184-184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对于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问题,需要作新的思考和探索。依据美学原则、运用美育方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审美性,无疑是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努力,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声画结合、视听兼备的特色在满足人们的认知需要、道德教育、娱乐需求的同时也赋予了丰富的审美意义,本文通过对电视文化的探究揭示出其声影光交融的形式美、超越时空的现实美、虚实相生的意境美和流动拼贴的综合美等四个方面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