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迁徙     
很久很久以前,独龙族居住在独龙江上游西藏的察瓦洛一带,那里气候很冷,庄稼不容易生长,日子过得很清苦。有一年,一伙独龙族伙子抬着弩箭去打猎。他们找去找来,翻了好几架山也不见一个野物的影子,天黑了只好在山里过夜。第二天天刚朦朦亮,他们的眼前一亮,猛然闪过一道金光,忙睁开眼一瞧,只见一只漂亮的马鹿从前面跑过,伙子们抬起脚来就去追。追呀追呀,也不知翻过了多少架山,也不知跑过了多少路,追到独龙江边的时候,马鹿突然不见了,找去找来还是不见马鹿的影子。伙子们白跑了一场,又累又气,都坐在地上唉声  相似文献   

2.
索穷 《中国西藏》2005,(4):32-37
“雪”即拉萨布达拉宫脚下的一片地方,在其城墙外西侧的艺边上,有一座端端正正、四四方方的两层院落,乍一看去没有什么特别,仔细一瞧,涂在它屋檐下的一条醒目的“喇嘛红”又似乎向人们昭示着一种特别的意义。原来,它就是在西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手工业机构——“堆白勒空”(勒空即单位、机构之意)的遗址,那里曾经发生过多少激动人心的故事,产生过多少名动雪域的能工巧匠,是今天的我们不该忘却的。  相似文献   

3.
来西藏四年,拉萨关帝庙从外边也不知看了多少回了。每次路过德吉路口,都能望见那一片绿树掩映中的绿瓦黄墙。但越是容易见到的,越不容易生起赶紧游览一番的冲动——就像我在北京呆了20多年,至今还没有去过香山,因为总感觉会有机会去,不急在一时。  相似文献   

4.
傣族地方有条苦水河,河边有个傣家寨,寨里住着一个心地善良的孤儿,大家都叫他盘巴(渔夫)。盘巴父母早亡,孤孤单单地靠捕鱼捞虾度日,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但他还是时常把捕来的鱼虾送给村里那些无法度日的穷乡亲。一天,盘巴带着鱼网到苦水河中捕鱼,他从河尾撒到河头,又从河头撒到河尾,辛苦了一天,也没捕到一条鱼。盘巴懊丧地返回家来,拿出一付鱼钩又到池塘边去钓鱼。他把鱼钩抛进池塘不多一会儿,鱼杆便抖动起来。他用力一拉,哗啦一声,从水中钓出一条茶杯粗的蟒蛇来。说来也怪,那蟒蛇一落在岸上就变成了一个姑娘,她往盘巴面前一跪,一字一泪地说:“你救了我这条命,真不知该怎么  相似文献   

5.
爸爸的农庄     
正我的爸爸在乡下承包了一大块地,建起了一座休闲农庄。这个双休日,舅舅带着我去了爸爸的农庄。一进门,我就看到了一片片蔬菜地,有的地方种着莴笋,有的地方种着豌豆,有的地方种着青菜……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它们晃动着碧绿碧绿的叶片,好看极了!旁边是树木种植区。爸爸介绍说,这里有  相似文献   

6.
勐占巴坝子有一个苦命的小孩,名叫召温板。他生下不久,阿妈不幸死去。阿爸麻哈细梯却又穿着新衣裤,背着花筒帕,跟着小伙子们出外串姑娘去了。召温板孤苦伶仃,无人照顾,只有家里那只长毛狗给他作伴。白天,他同小狗一起玩耍;夜晚,他同小狗睡在一处。小狗用它满身长毛为召温板御寒。召温板八岁那年,麻哈细梯领回一个妖  相似文献   

7.
每当人们谈到彝族文字,便自然而然地讲起彝族文字由来的传说。彝族文字是怎么来的呢?在千里彝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造天造地的最后阶段,人们开始在大地上生息繁衍。创造天地的祖宗们,各自带着一个支系,奔向东西南北,到天涯海角继续创造山川河流、树木花草。那时,人们只会劳动,没有一种共同语言,想互相谈谈话,把见到的、心里想的事情告诉伙伴们,也只能在白天造地劳动之后,晚上围着火堆跳舞,用动作来表达心里想说的话。但是,动作总表不尽心里话。为了寻找一种能说清意思的话和能记下事情的宇,人们不知派出了  相似文献   

8.
漫步夫子庙     
不知已来过这片土地多少次,依然是百来不厌。忘不了朱自清、俞平伯笔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忘不了曹雪芹秦淮结良缘的轶事;忘不了江南贡院号舍内考生的千姿百态;忘不了美味的秦淮八绝。我又来了。出于某种心理,我执意走了正门。一座牌坊吸引了我,尤其是牌坊上的字。牌坊正中上书“南京夫子庙”,旁列两联,曰“十里秦淮咸集五洲韵士,六朝胜迹铭镌千载风流;月近秦淮曾盛事当年灯影桨声连十里,天□(注:由于年代久远,文字已剥落,下同。)吴楚又酣歌何处山光水色总千秋。”此联用在此处,意思贴切,恰到好处。接着,这一路上就开始尝鲜,从莲湖甜食店的糕团吃到五香豆,一饱口福。  相似文献   

9.
在这片地区,路边都会看到军人和军车,以及沿着公路无尽延伸的铁丝网。经过一座小桥,便从约旦河的西岸抵达了东岸,而脚下的这片土地,不知埋下了多少地雷。  相似文献   

10.
丁香花     
一、哥妹相爱记不得哪年哪月勤劳的阿公阿祖在大江的两岸架起了九十九座索桥九十九座索桥通向九十九条山道九十九对崩龙男女从十八个山寨走出来了天鹅飞过江了红嘴绿鹦哥飞过江了多情的糯多鸟飞过江了还有灰斑鸠也飞过江了崩龙山的采花节呼唤着男女老少孔雀说,既然来相会哥妹的亲事就订下了竹鸡说,索桥本是媒公公金丝银线拴得牢砍开的竹子合拢了青藤已经缠在树上了阿哥送给阿妹银手镯阿妹送给阿哥花筒帕二、江水无情  相似文献   

11.
传说,哀牢山区的彝族原先没有文字,记事全靠刻木结绳。可那时候,人们每天要做多少活,要记多少事,木块草绳也就装满了屋子,堆成了山。母资莫看见了,为人们焦愁不安。他叫来了一个管文字的仙女,对她说道:“刻木结绳记事,累坏彝家人了,你下凡去给他们传播文字吧。”于是仙女带了一颗金种和一颗银种下凡了。仙女来到凡间,在哀牢山最高最陡的悬崖上栽下了银种和金种,她天天用雨给它们浇水,用风给它们培士,用云给它们施  相似文献   

12.
走近平型关     
高凤山 《文史月刊》2002,(10):47-48
有幸陪同杨成武将军的大女儿杨俊生少将前往平型关大捷战地遗址参观,我又一次走近这座闻名中外的古关。笔者在灵丘工作30年,先后去过平型关多少次已记不清了,仅在编写《古关民族魂——平型关战役纪实》一书的五年间,去考察采访也不少于10次,每去一次都有新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13.
在大理县七里桥公社境内,有一个很大的“干龙潭”。这个干龙潭,当地白族人民中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个“干龙潭”不干,周围苍山脚下的大理地区风调雨顺,白族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可是,不知什么时候,龙潭里跑来了一条“怪龙”,于是,人们把它叫做“怪龙潭”了。说起这条龙的“怪”来,使百姓们恨得咬牙切齿。七八月间,它下起瓢泼大雨,从龙潭里喷出滔滔洪水淹没田地;二三月间,它又借着风吹日晒,潭里滴水不留。它高兴了,供给人们几月碾碓用的水,不  相似文献   

14.
干勾 《旅游》1998,(10)
这趟出门儿,不是旅游,可比旅游更耐人寻味;那儿没有名胜古迹;却勾起了一批又一批国内外人士来去匆匆;只因;张艺谋竖起了一座新景观。##D5月的北京,一个朗晴朗晴的日子,一行人相约在八达岭高速公路入口处,在前导车三菱吉普的带领下,离开喧闹的市区,浩浩荡荡向河北省赤城县驶去。记不清翻过了多少座山,也记不清跨过了多少道沟,眩晕中只记得呼啸的车掠过一片片绿,渐渐驶向满目贫瘠的平川。像农村劳动打中歇儿一样,我们在县招待所吃了一顿带着山野味的油面蒸卷儿,又接茬儿跨进了汽车。眼前的路越走越窄,车轮卷起处,浓浓的黄…  相似文献   

15.
回顾陈星国     
写作缘起1997年7月25日,随着一声枪响,一条生命在极其具有传奇色彩的古城─—遵义市结束了。生与死,在我们这个宇宙之中,悠悠万事,唯此唯大;生与死,又是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事。在充满了芸芸众生的这个世界上,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是每一秒,不知有多少生命降生,也不知有多少生命死去。诚所谓司空见惯,这生与死之于我们,也就平常得如我们的呼吸。世间万事万物,无论巨细,总存在着差异。生,对于一般人说来,也就是母亲的剧痛,临世时惊恐的啼哭,虽也各有区别,但那区别是不大的;但据说圣人、伟人、乃至名人们则不同。明末清…  相似文献   

16.
(一)绳索使用的历史已很久远,早在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人们已经使用绳索,以增加手的长度,同时还用以记事,古史有所谓燧人氏作结绳之政的纪载。当时绳索的原料,可能是藤条,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绳索的制作才有了改  相似文献   

17.
大凡去过北京的人对皇城的历史建筑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每每走进这座既古老又现代的都城,又有多少人对她的饮食文化刻意追求过?要知道这是一座千年的古城,民间流传有许多风俗饮食,据说有600余种。  相似文献   

18.
汉口古德寺的建筑有些特别,到过的人无不留下深刻印象。不知什么原因,至今还没发现系统注释这座寺院的文字。日前得缘古德寺尼众和宝通寺友僧的鼓励支持,笔者不揣浅陋,尝试全面解读,旨在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火洲访古     
我喜欢踏访曾经上演过一幕幕历史活剧的尘封故城,喜欢在它们的历史长河中寻觅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火洲———吐鲁番的交河、高昌,便是我不知去过多少次的姊妹故城。这两座故城都是黄土建筑,都有2000多年历史,都为西域史上盛极一时的名城,也都有过声名显赫的黄金时代。从汉到唐,这里群雄搏击,万马奔腾,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一个跟着一个进入这两座城市,走上历史舞台,又一个跟着一个从这里消失,就像在火洲上空掠过的苍鹰一样,飞得无影无踪,只有残存下来的墙垣、殿基、佛台、塔柱,在昭示着故城当年庄严、宏伟和辉煌。交河故…  相似文献   

20.
李力安 《百年潮》2009,(10):12-17
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活耕耘的这片土地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政权更迭和王朝变更。但直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古老中国才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人们赋予这个新诞生的国家一个响亮的名称“新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