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正【编者按】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欧洲广为流行的艺术风格。罗马作为巴洛克艺术的发源地,是17世纪意大利和欧洲的艺术中心。聚集在罗马的众多意大利和欧洲艺术名家以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创造力,为这座永恒之城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艺术瑰宝。为展现17世纪罗马的整体艺术风貌,特别是罗马巴洛克艺术的独特  相似文献   

2.
王胜 《神州》2013,(2):212-212
艺术的发展和传播收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艺术管理工作的优劣更是对其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的提升艺术管理工作的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从多个方面入手,分析了艺术管理对艺术的发展和传播的重要意义,从而揭示出艺术管理在艺术的发展和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并进而给出了提升艺术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求能为艺术类组织更好的开展各项艺术管理工作,促进艺术的发展和传播提供必要的借鉴于参考。  相似文献   

3.
梁索平 《神州》2013,(1):228-228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科学信息已经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是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随着传播技术革命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科学传播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对科学传播在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将来科学传播的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兰芳 《民俗研究》2013,(2):129-134
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民俗艺术所赖以生存发展的各种条件都已发生改变,对于民俗艺术传播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传播主体的多层级性、传播信息的丰富内涵、传播环境的嬗变与拓展、传播媒介的有效利用,对于推动民俗艺术的传播和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颖 《民俗研究》2016,(2):133-139
在媒介的发展推动下,民俗艺术传播的"意义空间"发生了衍变,从着重于文化共享过程与风俗传承认同的初始意义,渐变为由媒介科技化介入之后的被表述、被干预的意义呈现。通过现代媒介传播的民俗艺术能够被媒介能动地反映与创造,而媒介技术的影像传播也造成了民俗艺术传播现场感的缺失与人际交流的淡化,媒介科技化与民俗艺术传播的互动关系将进一步促进关于民俗艺术传播"意义空间"的探寻、阐释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历史时期,讲解艺术是普及大众知识、建构文化回忆的主要手段,其在博物馆文化传承中扮演着越来越突出的角色。如何通过讲解艺术提高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效率,实现大众化、高质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当前博物馆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佛教自汉朝末年由印度传人我国,距今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它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和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伴随着佛教传人的佛教艺术,逐渐独立发展。建寺造像成为时代风尚而风靡各地。这为那时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们,提供了充分发挥创作能力的场所,他们把外来佛教雕塑艺术中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渊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经典的艺术门类,而书法在这些门类中经过三千多年的洗礼已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中国历代书法始终伴随着学、诗歌等艺术形式而存在着,无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书法都成为不可替代的书写工具;而且是化传播的一种手段。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从古至今都在追求着一种信仰,他们把对道教佛教的信仰通过书法表达出来,道教佛教因此与书法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9.
许浩 《人文地理》2005,20(2):93-97
现代艺术是目前唯一在国际上占统治地位的艺术现象。本文从地理学角度出发研究现代艺术的发展演变。首先回顾了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重点分析了现代艺术的地域性特征,指出国际现代艺术体系有"中心-边缘"性的分布格局,从流派数量和艺术主题的变化方面总结了其发展演变特点,并且总结了历史上三次重要的艺术扩散过程。其次分析了我国现代艺术发展的时空分布和地理格局,指出我国现代艺术的中心位于东部沿海大城市,具有分布不均、在国际体系中地位不高的特征。最后指出我国城市积极参与国际现代艺术体系、提升文化艺术地位的重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黄晓娟 《神州》2013,(31):264-264
中等艺术学校图书馆在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很好地为艺术生群体服务。  相似文献   

11.
赵薇  丁聪  尹保庆 《风景名胜》2020,(3):0162-016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主要以人为载体、口传心授,这种传播方式存在局限性。本文论述以苏州折扇为例,以新媒体这种主流媒体方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内涵,探讨新媒体传播的必要性。主要目的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内涵更加形象的展现。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政治思想学说中,公仆理论始终占有着重要地位。所谓公仆即政府官员的代称,但作为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却蕴含有更为丰富的政治内容。这个理论认为,政府官员即为人民的公仆,以此为中心,详细阐述了政府官员的权力来源、权力监督、权力罢免和政府的目的等各个方面。它产生于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之中,一大批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提出了公仆理论。而后,一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在构想  相似文献   

13.
幕藩体制下日本武士阶级的精神观念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近代进程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旧体制权力中心的幕府,虽然在被迫开国之时还有相当大的权威和实力,但在短短的15年之后即被武力推翻;而武力讨幕的政治主体,则是旧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得到部分藩上层领主支持并掌握了藩权力机器的中下层武士。 旧体制权力中心的早期崩溃及旧统治阶级内部改革派势力政治中心的早期形成,这一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其后的日本近代进程形态,而它的出现,是跟幕藩体制结构下形成的武士  相似文献   

14.
刘珊 《神州》2014,(9):210-210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所共有的精神财富。由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大多数是在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下产生和发展,往往具有本土性和民间性的特点,但是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少数民族艺术呈现衰落、退化的趋势。因此,如何更好借助城市剧院平台传播少数民族艺术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11世纪七八十年代 ,北宋逐渐形成一个介于国家 (皇权 )与民众(个人 )之间的士绅阶层 ,他们以思想与国家分庭抗礼 ,以文化权力抵消着政治权力 ,试图使文化重心与政治中心取得平衡。而这种文化权力为了与政治权力对抗 ,逐渐建构了一种超越一切甚至是皇权之上的“理” ,作为批评政治的理论根据。他们用重新叙述和解释过的“道统”说、“性情”说以及新的经典 ,建构一种高调的道德理想主义与温和的文化保守主义思路 ,这就是后来理学兴起的基本背景。由于在位官僚与赋闲官僚的趋向不同 ,现实策略与文化理想的思路矛盾 ,使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统”与“道统”、“师”与“吏”、政治重心与文化重心的分离和对立。  相似文献   

16.
正16世纪的罗马发展出巴洛克艺术语言,艺术领域的潮流也随之出现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在此之前,在绘画大师们的影响下,绘画一直是最受欢迎和普及面最广的艺术门类,而到此时,雕塑占据了上风。教堂、祭坛、祭台上的装饰屏、大理石构件、圣徒或寓言故事人物、墓葬建筑、装饰元素四处蔓延开来,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殿堂之中;喷泉和方尖碑遍布于广场和街巷;雕像、徽章、漩涡花饰、大大的装饰门点缀在教堂和建筑物的四面;半身像赫然立于达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佛教的传播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它是通过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互动来实现的,中国就是如此。但是,佛教由中国再传朝鲜半岛,它的传播模式却发生很大变化,政治一跃而成为主导的、决定性的制约因素。这不仅体现在前秦将佛教首传与之相邻的高句丽,也体现在与高句丽相邻的百济和新罗在接纳佛教的时候权衡政治利益、遵从政治选择的曲折而艰难的历程,这在佛教传播史研究上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燕 《东南文化》2018,(1):99-104
博物馆作为一种大众媒介,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展示政治意图、传播政治信息的文化教育机构,是维系和支撑权力运作的空间载体。从政治传播的视角来看,博物馆以藏品为基础,通过内容设计、陈列展示、构建有效的政治符号等"再生产—解码"的方式来展示政治意图,当观众与现代语境下的展品价值发生接触时,展品就完成了政治文化信息的更新发展,从过去时变成现在进行时,成为观众学习的介质,从而实现政治传播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田会议奠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红军中的重要地位。从会议召开的指导思想、会议过程到会议通过的《决议》内容,古田会议蕴藏着丰富的开会艺术、宣传艺术、批评艺术、激励艺术和协调复杂关系艺术等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充分挖掘这些宝贵资源,对于进一步升华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社会,士大夫集团在文化—政治的权力架构中处于支配地位。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文化的商业特征得以充分展开。士大夫通过文化商品品第与艺术内涵的决定、新风尚和消费模式的引领等,掌控了文化商品价值的裁量权,同时参与到文化商品的供给、交易中,得以进一步强化其在文化的垄断地位,并使其文化创造活动兼具经济意义。新崛起的商人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挑战士大夫对文化资源的独占性与权力的排他性。但由于士大夫对文化核心价值定义的垄断,商人只能从而导之。在文化商业化的进程中,士大夫凭借其在文化上的垄断,成功地强化了其在文化、政治、经济权力架构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