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福建史志》2010,(4):58-58
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读书全部之主旨,读出自己性灵来。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我.是前人非。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  相似文献   

2.
九龙江自福建西部山区蜿蜒向南,缓缓流过漳州平原,经厦门汇入台湾海峡。沿江溯源而上,可寻找至著名文学家、幽默大师林语堂当年留下清淅的脚印。1895年林语堂出生于九龙江支流西溪,岸边的一间小平房。原教堂早已被废,然而他出生的那间小屋,依然独立在操场边:还有他在自传中经常提起的那口已干涸的井,八经风雨,不知几次人为改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与林语堂的作品是幽默的,本亦以幽默之笔论之;钱钟书与林语堂为皆好比较,本截幽默”这一平台上亦以“比较”之方法论其不同,从而倡导论风格与作家作品风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福建史志》2013,(4):64-64
享有“幽默大师”美誉的林语堂(1895—1976年)是福建龙溪坂仔人。这位兼善小说、散文、翻译、文学理论的多产作家,毕生致力于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被列为20世纪智慧人物之一。林语堂曾四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却都无缘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5.
王民权  王广利 《陕西史志》2006,(2):52-55,58
1943年秋,再度回国考察的“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曾有过一次短暂的西安之行。从11月4-14日的10天时间中,其日程安排得颇为紧凑:  相似文献   

6.
志选 《福建史志》2010,(5):58-58
林语堂最反对临时请人演讲,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临时请人讲话,令人措手不及。他说:美国总统林肯最有名的葛底斯堡演讲,就是事先作了充分准备,而演讲结束后,又让人看不出有准备的功夫,这才是成功的演讲。  相似文献   

7.
许多文人都有一些特殊的癖好。苏东坡酷爱竹,他有一句话让如今卖竹地板的都为之兴奋不已——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则爱石,出门见到奇峰异石必要顶礼膜拜,口呼“石兄”。  相似文献   

8.
王艳 《神州》2012,(23):9-10
当我们翻开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文学史,我们仍然会为一串串熟悉的名字、一部部熟悉的作品、一套套熟悉的文学主张与理论体系激动不已。就在那战火纷飞、生死存亡、民族危难的半个多世纪,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巴金、钱玄同、徐志摩……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藏与精神食粮,直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研究,而林语堂也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美国文学批评理论家艾布拉姆斯的作品研究进路模式为基础,从艺术家、世界、读者三个角度反向切入林语堂小说研究。在这种三元视角框架中对林语堂的小说艺术作品进行宏观定位,并且深入解析构成诸元,以图打造三元互动、同构互补的研究平台,生动呈现各话语力量既彼此共生又彼此竞技的场面,历史和现实地展示林语堂小说的生存空间和艺术场态。  相似文献   

10.
赖晨 《湖南文史》2013,(5):36-37
林语堂(1895—1976),福建漳州平和县人。众所周知,他是著名的作家、译作家和语言学家,但他在教育园地上的创业精神却鲜为人提及。林语堂早年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师大任教。1926年5月,林语堂携眷南下,应聘厦门大学人文科主任。  相似文献   

11.
著名幽默大师林语堂,福建龙溪人。生性幽默,以致他的风度,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与他的创作,都具有幽默的特点,每次演讲也是妙语迭出,常常赢得满堂喝彩。有话就说说完就走1936年,美国纽约举办第一届全美书展。书展是由《纽约时报》和全国书籍出版者协会共同主办的。  相似文献   

12.
张光茫 《湖南文史》2013,(10):30-31
林语堂(1895—1976.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看重钱,会赚钱,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文坛,人所共知。这与中国文人讲求的“君子固穷”背道而驰,成了很多人诟病林语堂的原因。不过,林语堂仍是该要的钱一分不少,该花的钱也慷慨解囊。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语言大师,听其讲话,如沐春风,获益多多。他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这天是开学第一天,上课铃打了好一会儿了,他还没有到来,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林语堂留学美欧,胡适确曾自费资助过林语堂,但数额甚少.实际上,资助林语堂留学的主体仍为北京大学,林语堂所获资助的大部分属于北京大学的公款.林语堂晚年关于此事的回忆存在重大失误,亟待纠正.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在《语丝》时期的思想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玲 《史学月刊》2005,4(11):33-37
林语堂1923年从欧美留学回国后,即以《语丝》为阵地发表了三十多篇文章,开始崭露头角。受鲁迅和语丝派的影响,林语堂的思想越来越激进,他关心和支持政治运动,同情和歌颂学生运动,同时对军阀、政客、官僚进行无情的抨击,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国民性给予深刻的解剖和有力的批判,显示了林语堂强烈的社会关怀和要求改变现状的革新进步倾向。《语丝》时期是林语堂思想最激进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著名幽默大师林语堂,福建龙溪人。生性幽默,以致他的风度,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与他的创作,都具有幽默的特点,每次演讲也是妙语迭出,常常赢得满堂喝彩。有话就说说完就走1936年,美国纽约举办第一届全美书展。书展是由《纽约时报》和全国书籍出版者协会共同主办的。  相似文献   

17.
国学大师林语堂年轻时兴趣广泛,精力充沛,读书之余喜欢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在圣约翰大学读书时,林语堂一度对棒球兴趣浓厚,一有空闲,就拉上夏威夷来的留学生根耐斯一起练球,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不久他就成了一个高水平的垒手。不曾想,这项"绝活"在回国后竟派上了用场。  相似文献   

18.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语写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文本中的人物可以从道儒释三方面来分析。林语堂通过人物的形象书写,向西方社会诠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林语堂说:“一点痴性,人人都有,或痴于一个女人,或痴于太空学,或痴于钓鱼。痴表示对一件事的专一,痴使人废寝忘食。人必有痴,而后有成。”林语堂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痴迷于文字好理解,但说他痴迷于发明创造,一定会令很多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谈吐优雅,风趣幽默,素有“幽默大师”之称。然而,翻阅数百种民国报刊却发现,竟有同时代的十余位著名文人,或骂过他,或与之打过笔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