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柳 《旅游纵览》2023,(24):103-105
如今,旅游作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新的增长点,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是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之一。但要想真正让景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提高呼和浩特的旅游影响力,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除了要完成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的国家5A级景区创建任务,还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如旅游区内居民管理混乱、旅游区整体运营管理水平不高、营销宣传力度较弱等,提出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期为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旅游区划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科学的旅游区划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在进行旅游区划时,要考虑到: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措施的相对一致性、自然地域与行政区划的相对完整性、旅游中心地与旅游活动完整性、主导因素分析(相似性)与综合分析(差异性)相结合等。根据旅游区划的目的和原则,依据河南省的旅游资源状况和旅游资源的优势,以根文化为主将河南省划分为6个分区,即:沿黄(三点一线)重点旅游区、豫北旅游区、以楚文化为主的豫西旅游区、以商文化为主的豫东旅游区、以茶文化为主的豫南旅游区、以三国文化为主的豫中旅游区。并对各分区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广西17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引力模型计算旅游中心度和旅游经济关联值,构建广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空间结构模型,以期为广西建成旅游强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有益借鉴。结果表明:广西全域旅游发展呈现"南强北弱"态势;南宁市作为核心城市,旅游集散力和旅游经济辐射力及旅游综合实力最强,贺州市、北海市、钦南区和阳朔县次之;旅游经济关联值和旅游中心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广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可划分为两大旅游区,即桂北山水民俗风情区和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2008,(1):78-78
为进一步提升黄河三峡旅游品位,打造中国西部休闲水乡,继刘家峡库区治理开发工程之后,12月9日上午,黄河三峡太极湖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综合服务接待中心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概算总投资4亿元的黄河三峡太极湖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式拉开了序幕。此项工程对打造黄河三峡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区、水上欢乐体验中心、商务会议旅游中心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秦瑞英 《人文地理》2008,23(1):88-91
国外对旅游景观及其评价的研究已由客观到主观,由宏观到微观,由对景观特征研究延伸到对其内涵的研究,由景观形态到对其功能的研究。在城市旅游区,不同旅游者和城市居民通过"理解"所经历过的空间对其自身生活或旅游的"意义",产生对不同旅游景观区的认知,从而形成旅游认知景观结构。本文以我国城市旅游区(西安)为例对区域旅游景观结构进行探讨,并对景观(要素)空间配置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程晓丽  黄国萍 《人文地理》2012,27(6):145-150
旅游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旅游系统各大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组合不同。合理组织和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分析认为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经历了点状模式、放射模式,目前正处在放射与凝聚共存模式阶段。为实现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和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出重点开发建设淮河风情旅游带、皖江城市旅游带、徽文化旅游带和合黄联动旅游带四条旅游轴线,在现有三大旅游板块的基础上构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旅游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皖北旅游区四大旅游板块,形成新的"点-轴-区"旅游空间格局。提出通过提高政府统筹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旅游市场营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对策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促进安徽省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和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的旅游社会科学研究,呈定性的概念化探讨偏多,定量的应用操作性描述偏少,这有碍于对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和描述,也与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及旅游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不太相称。本文首先介绍一种可操作的、适用于描述和评价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旅游发展的定量研究方法——旅游区吸引度指数分析法,继而描述并评价以厦漳泉为中心的闽南金三角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吸引状况,以利于该地区旅游主管部门对资源有目的、有重点地分批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福建旅游》2005,(8):27-27
以武夷山为中心的闽西北旅游经济圈。在闽北“绿三角”旅游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南平、三明两地旅游资源,以世界遗产、地质奇观、绿色生态等世界级名牌在内的绿色生态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圈。  相似文献   

9.
潮州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然而潮州生态旅游区的知名度并不高,旅游业仍旧处以待发展的落后地位。近年来,潮州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开发建设了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其将当地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资源结合起来,以凸显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本文将以潮州绿太阳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具体分析该景区在生态资源利用上的合理性,并提出潮州旅游生态资源的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郑伟 《丝绸之路》2010,(22):49-50
吐鲁番作为新疆最负盛名的旅游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先头兵。本文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吐鲁番旅地区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桂林旅游区开发方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如何加大桂林旅游开发的力度,已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本文从桂林旅游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了有关条件,提出建立大桂林旅游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藏传佛教文化是青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寺院作为藏传佛教文化的集合与代表,为发展青海藏区佛教寺院旅游业具有很大潜力和资源支撑。本文以客观存在的藏区佛教寺院旅游为基础,充分考虑各寺院特点、相互联系及地区差异的条件下,将青海藏区佛教寺院旅游划分为北部铁路沿线寺院旅游区;中部黄河—柴达木、察汗乌苏河谷地寺院旅游区;南部高原寺院旅游区三个大区。  相似文献   

13.
第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纪要(大会秘书处)由中国旅游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中国国内旅游协会、汕头市中国旅行社、玄武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陆丰县碣石)、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青岛大学旅游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旅游开发与管理专业...  相似文献   

14.
吴必虎  唐子颖 《人文地理》2003,18(1):1-5,28
本文利用地理数学方法中的空间分析手段,通过对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不同地域范围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以及对各旅游区(点)与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揭示了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点)的区空间结构整体特征,以及与不同规模客源市场之间的距离分异特征,为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丽江旅游业是香格里拉旅游生态旅游区发展的核心,在香格里拉生态区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而近年来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丽江旅游产品的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对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区域性国际旅游文化产品,构建旅游文化品牌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推动,本文从丽江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分析丽江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在创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中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地理数学方法中的空间分析手段,通过对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不同地域范围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以及对各旅游区(点)与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揭示了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结构整体特征,以及与不同规模客源市场之间的距离分异特征,为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孙勇_ 《丝绸之路》2012,(10):47-49
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开发是旅游景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可挖掘的经济潜力巨大。本文从固原六盘山旅游区旅游纪念品市场调查分析人手,对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六盘山旅游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88年,上海、浙江、江苏提出一个“江浙沪旅游年”标志着区域旅游的起步。之后丝绸之路旅游区和长江山峡旅游区逐步发育,便意味着中国旅游业跨区的产品合作逐步形成。目前闽粤赣十三市旅游协作有很大的起色。但由于交通相互制约,不能向更高的层次和深度发展。因此需邀请三省旅游局领导及机关政府部门参加,给区域旅游合作以实质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也成为了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对产生旅游文化实力的提升有明显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资源,而且高校中的图书馆计算机技术也比较先进,同时高校图书馆还拥有非常多专业技能较高的高素质人才,他们都有着良好的信息素养,而且图书馆是一个很有文化氛围的活动场所。因此在发展城市旅游文化时就可以与高校图书馆相结合,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拓展图书馆在旅游中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城市一日游的旅游经济空间联系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芳东  吴江  徐敏  薛献伟 《人文地理》2010,25(4):109-114
本文通过计算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中心职能强度,对长三角中心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借助修正后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旅游经济隶属度及旅游吸引范围模型,测度城市间旅游经济的联系强度、隶属度及城市旅游控制范围,同时建立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模型并分析长三角中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方向以及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等级层次性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中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不断增强,并逐渐向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方向进展,同时区域内部城市旅游经济差异显著,且表现为随着旅游城市等级规模的变化呈现出正相关的旅游经济随之匹配,并在旅游经济的空间联系上按照一定的轴线发生关系,这种轴线在地理空间上表现为"沿线"并且这种联系的规律性在空间上总的方向表现为随城市距离增加而逐级递减规律。基于以上分析,最后针对城市间的旅游经济空间联系对长三角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影响加以论述,以此为提升长三角城市一日游的旅游经济活动效率,加快实现长三角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一定理论与现实的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