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宝祥 《攀登》2007,26(5):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已有五个方面的大变化,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思想的体现,又有中国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孙萍 《攀登》2001,20(7):75-7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80年,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80年。建国以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寻找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运用、丰富邓小平理论,使之成为不断创新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志平 《攀登》2008,27(6):20-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直接现实的理论指导;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共同信念和追求的集中体现,是团结和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孙萍 《攀登》2001,20(Z1):75-7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80年,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80年.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寻找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运用、丰富邓小平理论,使之成为不断创新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发展"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马晓红 《攀登》2008,27(2):24-27
认识和看待民主社会主义,应本着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把民主社会主义置于欧洲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了解民主社会主义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以避免主观偏颇;把民主社会主义置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去考察,把握民主社会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以划清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避免是非不清;把民主社会主义置于中国现实国情背景中去考察,明确不能走此发展道路的缘由,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避免信念动摇。  相似文献   

7.
赵秀艳 《沧桑》2012,(5):67-68,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它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理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它的提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理论本身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深化对这一体系的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高尚全 《攀登》2002,21(5):31-31
一、以人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渊源的论断。笔者力求在建构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保升  马静 《区域治理》2022,(15):100-10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趋势与方向.为了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针对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廖明科 《沧桑》2014,(6):62-6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集中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创造性地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扎根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邹谨  杨柳 《攀登》2014,33(4)
邓小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会呈现出鲜明的特色,是由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必然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体现在: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照搬别国制度,坚持推进改革,汲取党和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吸收和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3.
田海舰 《攀登》2010,29(4):51-57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文明先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基本特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根本趋向。  相似文献   

14.
习裕军  蒋建新 《攀登》2010,29(6):3-10
本文从概念内涵、发展演进、内容架构、基本特征、价值意义等主要方面对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重点关注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及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它虽然扎根于中国大地和土壤上,但它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习裕军  张娟 《攀登》2007,26(6):14-18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和基础性的实践活动,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潜能并促其由弱而强、由低级到高级和不断完善的实践活动。由"建设"到"发展"的演进,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征的彰显。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泽元 《攀登》2008,27(1):19-2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本文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才是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公平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公平观,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红 《攀登》2009,28(2):11-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未将毛泽东思想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没有降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而且有利于人们从整体上去完整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有利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上更清晰地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脉络,有利于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应该坚持联系的、历史的和辩证的方法,以免孤立地、静止地和片面地看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文妍 《神州》2021,(9):289-29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源于指引方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厚、催人奋进的革命文化和深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得以发展和升华.文化自信以其鲜亮的文化底蕴、厚重的历史根基和进步的时代意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