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形成,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而且它的提出和构建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谐社会理念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面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了在执政中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妥善协调好各种关系、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就需要在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依法执政等途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李蓬 《攀登》2009,28(2):29-34
执政方式是执政党在处理与国家、社会以及其它政党的关系时所采用的体制、机制、途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改进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应从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与创新党的执政机制两个方面入手,进而实现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3.
孙玮 《攀登》2005,24(2):106-108
在新的历史务件下,党必须完善自己的执政方式.执政方式可以有多种,但总少不了“依法执政”这个既传统又普遍的政党执政方式。党只有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严格按照法律规范和程序规范去执政,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4.
梁代生 《攀登》2008,27(6):9-12
改革开放三十来,青海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回顾和总结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加强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青海以改革创新精神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把握党的执政理念的科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林 《攀登》2005,24(6):41-45
党的执政理念是党执政的宗旨所在,是党的执政规律的集中体现。深入把握和领会党的执政理念,则必须坚持科学的视角。从根本上说,党的执政理念的核心是价值取向,党的执政理念的基础是权力来源,“三个代表”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最新阐述。这三个方面,就是我们把握和认识党的执政理念的科学视角。  相似文献   

6.
左吉祥 《攀登》2009,28(1):33-37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忧患意识经历了三次历史性跨越。第一次跨越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忧患意识。第二次跨越是江泽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忧患意识,第三次跨越是胡锦涛要求全党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忧患意识的发展历程,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忧患意识的传承经验,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攀  何克祥 《攀登》2015,(1):10-15
执政方略作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执政理论建设重大工程中起着核心的引领作用,体现着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和总体思路。近十年来,学术界分别从党的执政方略的内涵、党的执政方略的特征、党的执政方略的创新和完善以及党的执政方略与其它相关方面的关系等进行了具体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党的执政方略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了党的执政方略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的地方,党的执政方略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将接受新的考验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刘序明 《攀登》2006,25(4):41-44
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全部执政活动的价值取向。50多年来,从民主新路的提出到“大民主”错误思想的实践,再到依法治国与民主执政主张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在不断探索、创新与发展自己的执政理念。总结与吸取我们党以往在民主执政理念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乃康 《攀登》2003,22(1):10-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执政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为党的执政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这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纲领,执政组织,执政方式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推进党的执政现代化,当前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确立现代执政理念;二是要重新设计和配置现代执政权力体系;三是要按照政治明要求强化党的执政功能。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党建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是对党的建设总揽全局的一个与时俱进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该紧紧抓住以下五个重要层面:强化执政意识,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夯实执政基础,改善执政方式,丰富执政资源。  相似文献   

11.
曹淑英 《攀登》2008,27(6):13-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新的历史时期是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表明改革开放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特色,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保证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新现 《攀登》2008,27(1):22-26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的大事。改革开放中,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变化,党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相结合,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盘考虑,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把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取得了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陈位志 《攀登》2008,27(1):102-105
执政党的领导力与其执政能力一样关系到党的兴衰。按照领导力提升的要求,党的领导方式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进行相应调整。为此,必须以新的途径注重发挥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必须将党的领导重心放在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推动改革上,必须在注重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基础上集聚党执政的人才力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鞠正江 《攀登》2009,28(1):27-32
与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高度一元化社会管控阶段、传统管理体制逐步解体、残补模式及其现代社会治理四个阶段的历史性变迁,并在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呈现出规律性的演进特征。按照新型社会管理体制模式的要求,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在凝聚社会共识、转变政府职能、发育社会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完善社区管理等方面实现路径突破。  相似文献   

15.
李勇 《攀登》2010,29(6):82-85
对青海省而言,要充分认识转变发展方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科学稳步地加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目前要着重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自主创新;按照生态立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张凤云  马义新 《攀登》2008,27(4):48-52
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对严峻的挑战,机遇大于挑战。新的历史起点对党提出了新的考验和要求,党必须从新的历史起点的客观现实出发,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此,要有强烈的优惠意识,树立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增强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7.
李抒望 《攀登》2010,29(3):21-23
"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是对"执政为民"理念的新诠释,彰显了党和政府的人文情怀和历史责任,标志着惠及13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将跃上新台阶,预示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了更高的目标追求。"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