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侨务通论课题组编撰的《中国侨务通论》(试用版)于2012年8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62万字,由理论篇、法政篇、侨史篇、侨情篇、侨务篇和实践篇六部分构成。理论篇由党和国家领导人论侨务、新中国侨务理论实践和涉侨若干重大问题理论研究三章组成。法政篇除了介绍晚睛、民国、新中国的侨务政策之外,还介绍了希腊、日本、印度及以色列等国的侨民政策。侨史篇各章分别介绍了华侨华人社会史、华侨华人经济史、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史和华文报刊史。侨情篇除介绍国外侨情和国内侨情之外,还专门介绍了少数民族侨情。侨务篇首先是侨务工作概论,然后分别介绍了国内侨务工作、国外侨务工作、侨务经济科技工作、华文教育工作和侨务文化宣传工作。实践篇介绍了侨务工作“十六字”原则、侨捐项目监管制度、社区侨务工作、江苏侨务工作经验、引资引智工作、海外华文教育和侨务信访工作等。本书知识面广、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既有历史沿革,又有现代特征;尽管定位于侨务干部教育培训和侨务工作者学习的通论性教材,但对于华侨华人研究者而言,亦有不少的参考价值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1987年12月15日,广东华侨研究会在广州成立。该会宗旨是组织会员就华侨、华人社会和广东省侨乡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今后侨乡和侨务工作发展的趋向,向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服务。80多名专  相似文献   

3.
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国外华人社会、历史和当前侨情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海外华人社会的过去和现在,以便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好华侨华人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对国内侨乡的研究,即通过调查访问,了解侨乡的形成、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现状以及海外华人与侨乡的联  相似文献   

4.
论文介绍了广东潮汕侨乡自由移民的历史传统,分析阐述了该地区移民形态以及与海外经济联系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广东潮汕地区的人口迁移,经历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侨乡人口迁移从传统的海外自由移民与国内移民并重,转变为以国内移民为主、海外暂居为辅,从而加速了海外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的转变、国内归侨侨眷社会向侨属社会的转变。随着侨汇的枯竭,侨乡相应衍生出“旅游贸易”和“非法务工”等涉外经济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当今全球化条件下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国际流转在潮汕侨乡的具体体现。往返于侨乡和海外、从事海外贸易和劳工作业的群体,带有传统意义上的“侨”的色彩。这些新的侨情变化,应该引起学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习近平侨务工作论述的实践与理论渊源进行了探析。认为习近平侨务工作论述直接体现在对侨务工作的相关论述之中,也间接体现在关于统一战线工作、文化工作、民族工作、外交工作、群团工作等与侨务工作相关的论述之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侨务工作论述来自于侨乡工作和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的丰富实践,来自于对华侨华人历史传统的深刻理解,来自于对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是党和国家侨务理论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侨乡密集、华侨众多,是广东省情一大特色,然而,广东旧志素来对华侨均未作专门记述。新中国首届大规模修志中,已出版的广东三级志书(省、地、县志)十分重视记述华侨,《广东省志》、《广州市志》均设分志《华侨志》,重点侨乡的市县志对华侨、侨务都予以记载,有的地方还编纂出版了专志华侨志或利用修志中收集的华侨史资料编写中间成果。本对新志记述侨情的编纂特色和记载内容予以评述,旨在对修志工作中这一领域的开拓性工作作一回顾,并向社会推介新志记述侨情的内容和存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1月10—13日,由云南红河学院、广东五邑大学、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以及云南省侨务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侨乡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云南蒙自红河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集一堂,热烈探讨侨乡研究的议题,交流侨乡的建设与发展。本届"中国侨乡研究"学术研讨会最大的特色是以"边境侨乡与少数民族侨乡"主题,分别安排了主题报告:红河学院何作庆教授的"云南侨情与侨乡"报告、五邑大学石坚平教授  相似文献   

8.
正据《羊城晚报》报道,国务院华侨办公室主任廖晖在全国侨务工作座谈会上说,今年全国侨务部门要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要大力发展侨乡的乡镇企业,以充分发挥侨胞和归侨、侨眷建设祖国的作用。二要加快落实侨务政策的步伐。集体和个人"文革"中挤占的华侨私房,今年上半年要全部退出。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神户华侨与广东侨乡的关系分为近代和当代两个时期 ,指出近代神户华侨社会与广东侨乡关系的四个特征 ,认为近代神户华侨与广东侨乡的关系是以火柴贸易和生产为中心的关系。改革开放后 ,虽然神户华侨华人与广东侨乡的关系有了恢复和发展 ,但这种关系缺乏坚实经济关系的基础 ,是一种“根”在神户的关系 ,而不像新中国成立以前那种“根”在中国的关系 ,这是神户华侨华人与广东侨乡关系在近代时期和当代时期的主要差别 ,这种差别的产生主要是神户华侨华人社会本身变化———即落地生根的结果。不过 ,未来新华侨华人与广东侨乡关系的动态却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广东华侨历史学会3月24日至25日举行了第一次广东地方侨史工作座谈会。何肇发教授和黄重言副教授在第一天的座谈会上作学术讲课。何教授着重谈了华侨社会的变化,特别是华侨经济模式的变化,华人社会的发展以及怎样研究华人问题。他提出了“世界华人共同体”的概念。黄副教授谈了有关侨乡历史和侨乡调查问题。他的报告共分三部份:一是侨乡  相似文献   

11.
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以千户制巩固了统治,国土横跨欧亚。至忽必烈在中原大地建立了蒙元王朝。1368年元朝灭亡后,众多蒙古人返回蒙古本土,与当地统治者发生权力斗争。蒙古本土也因无法为骤然增多的人口提供给养而导致经济崩溃。蒙古人不断侵扰明朝边境,迫使永乐皇帝率兵亲征,更加剧了蒙古困难局面。重建蒙古强力政权的努力一再破产。直至达延可汗,蒙古再现生机。  相似文献   

12.
龙游石窟砂岩的水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龙游石窟砂岩胶结泥质中粘土矿物—蒙脱石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岩石中各类矿物在水中溶解度的变化;岩体与水反应的表面积,即岩石的孔隙率;与其相作用的水的化学性质,特别是水的pH值变化等方面的测试研究,证明被淹没在水下的石窟砂岩洞室相对较稳定。但洞室的水被抽干后,由于水环境的突变以及随后环境湿度的频繁变化,大大加速了洞室的风化。  相似文献   

13.
萧巍 《丝绸之路》2011,(12):16-17
围棋活动是供人们养身,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培养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项文体活动。本文对敦煌唐墓出土的围棋子及其发展历史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社会变迁与慈善组织的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娟 《史学月刊》2006,280(2):96-104
北京地区的传统慈善组织在清末民初发生重大变化:数量上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趋势;救助功能方面普遍地由施养向教养转化;操作管理方式逐渐走上联合统一的道路。这些变化与北京地区在近代所具有的典型社会特征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一定程度上本文是对慈善事业研究的一种区域性探索。  相似文献   

15.
野牛的灭绝与大平原印第安人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钢 《史学月刊》2002,(7):113-118
野牛是美国西部大平原地区最重要的一种动物,曾对人类的生活产生过直接的影响,更与印第安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在内战后的西部开拓中,白人移居对野牛进行了野蛮的屠杀,致使野牛灭绝。与此同时,白人拓居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导致失去生活所依的印第安人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这种残暴和不义之举是无可挽回的历史失误。反思这段历史今天仍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月18日,“吉祥如意——浙江翰越堂藏古代艺术品精粹”展览在西子湖畔的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这是浙江省博物馆近年举办的浙江私人收藏精品系列展览之一,主办方选取了王永良翰越堂3万余件文物艺术品中含有较明确吉祥寓意的精减143件,以为贺岁特展。  相似文献   

17.
刘宗洪 《攀登》2004,23(2):1-3
我们党要扩大社会基础,不仅要关注新的枉会阶层,更要重视农民阶级。在现代化进程中,执政党如果没有农民的支持,其执政地位就不可能巩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民阶级内部出现分化,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特别农民的生存状况和农村自办组织的发展,对党的执政基础提出了挑战。因此,党要在农村巩固自身的执政基础,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吸收优秀农民入党,并引导农村自办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尧舜禹时代实行的禅让制度是与夏代以后王位世袭制度迥然有别的政治制度。学界一般认为禅让是前国家阶段政治情况的反映。其实,实行禅让制度的尧舜时代已具备与其后的夏商周三代相同的社会特征,文献和考古学方面都反映出这种情况。当时各方国内部已经确立王位世袭制度,禅让只是方国之间推举联盟首领的制度。处于早期国家阶段的尧舜禹时代与战国以后的国家形态还有一定差别,而具有一些区别于后世的自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雍正朝《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的相关内容,梳理出雍正帝对工艺品所倡导的“文雅”“精细”的审美标准和要求,并结合传世文物进行了论证,同时对雍正帝的兴趣爱好、鉴赏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进而通过相关历史文献探讨雍正帝审美情趣形成的缘由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孔祥宇 《安徽史学》2012,(4):105-110
现代评论派作为自由主义政治派别,通过政论时评积极宣扬其政治理念,内容主要包括个人自由观、法治观、渐进改良观、精英政治观等,不过囿于现实社会的黑暗与压迫,和政治理念本身的软弱,最终导致现代评论派陷入"无地自由"的尴尬境地。通过考察现代评论派政治理念的成因和表现,以及其政治理念所面临的困境,将有助于剖析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文化,为探究自由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的流变提供一个入手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