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0年3月3日,广州城内黄沙一带满目疮夷,哀鸿遍地。从海南岛起飞的国民党轰炸机在广州造成了上千人伤亡。毛泽东在知道这一情况后,愤而作出指示——提早解放海南岛!(参看本杂志2008年3月刊)  相似文献   

2.
石鲁蒙难记     
1977年,四人帮虽已倒台,但劫难的阴影未消。当时我走出秦城监狱仅两年,且冤案未结,在新上任的艺术局副局长华君武举荐下,跨出了文化部留守处的大门,来到中国美术馆担任政治处负责人,负责清查四人帮在美术界的罪行。冬天,我奉命赴西安解救厄难中的著名画家石鲁。此行虽匆匆,然所察所闻,尤其是石鲁传奇般的遭遇和他刚正磊落的为人,令我刻骨铭心,至今历历难忘。  相似文献   

3.
何蜀 《炎黄春秋》2006,(3):31-36
任白戈(1906-1986),四川南充人,1925年参加共青团,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左联”执行委员、秘书长。1935年夏因国内政治形势恶劣而避居日本,团结在东京的中国左翼文化人,建立了左翼文化总同盟。1937年回国,“七七事变”后到延安。先后担任过抗大总校政治主任教员、抗大附属陆军中学校长、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十八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等。建国后先后任重庆军事接管委员会委员兼文教接管委员会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副部长、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长、西南文联和重庆市文联主席等,文革爆发时,他正担任着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兼重庆市市长,是重庆这个当时西南最大工业城市的“首席执行官”。  相似文献   

4.
蒋斌,字及时,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福建长乐县古槐乡屿头村人。蒋斌将军是在上世纪初叶,在中国改朝换代、由封建帝制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型之际,毅然选择了追随孙中山,从而走上了民主革命道路的爱国志士。1923年,一直赞同、支持孙中山革命主张的蒋斌,由海军转入陆军,到保  相似文献   

5.
周允中 《文史春秋》2004,(11):48-49
1942年,日寇连陷马来西亚、新加坡,长驱直入缅甸。蒋介石应盟邦英国的请求,首次决定派兵入缅参战。新38师奉命从贵州兴义迅速开拔前往缅甸增援,协助英军共同保护滇缅公路。  相似文献   

6.
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以他34岁短暂年华写就的民族英雄史实已经广为人知。但是他人生中的坎坷磨难却不仅是在国内曾先后两次被捕入狱,严寒料峭的1938年早春,赵尚在异国土地上也有一次入狱蒙难的经历,时至今日仍然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7.
阿海  白木 《福建史志》2002,(5):11-13
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也是著名的海军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中等城市。在这里,有一座为解放和保卫舟山而捐躯烈士的陵园。在陵园众多的墓群中,一个墓群特别醒目,它由38个坟墓组成,其正面的青石碑上书写着“1385部队遇难烈士纪念碑”几个字。这个墓群座落在烈士陵园的正中间山道上,站在其前面,正好可以眺望茫茫东海。人们之所以将它建在这里,就是想让38位烈士每天都能看见他们守护的东海。  相似文献   

8.
建林 《文史春秋》2002,(10):13-15
解放海南岛的战役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它至少有两大影响:一是彻底打破并摧毁了蒋介石把海南岛变成“第二个台湾”的梦想;二是使抗美援朝的战争能如期打响。当然,面对具有相当海上作战实力和经验的国民党军,我军在对海南岛发起的进攻中所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此将告诉你一段早已被淡忘的历史,向你展示一场惊心动魄的海战故事……  相似文献   

9.
白木 《文史月刊》2003,(6):19-20
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座著名的海军城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中等城市。在这座海军城里,有一个占据最佳位置的烈士陵园,里面陈列着为解放和保卫舟山而捐躯的烈士的事迹。在陵园众多的墓群中,有一个墓群特别醒目,它由38个坟墓组成,其正面有一个青石碑,上面书写着  相似文献   

10.
潘梓年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主持《新华日报》社工作,其胞弟潘美年任《新华日报》社记者。在武汉失守时,潘梓年率《新华日报》社工作人员转移西撤,途中惨遭日军飞机轰炸,潘美年等同志壮烈殉国。潘梓年满怀着悲愤和痛苦,还未来得及为弟弟寻尸安葬,便率领《新华日报》的幸存者,在环境极端恶劣和条件极度艰苦的情况下,继续走小路西征。潘梓年为宣传抗日政策,发展民族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武汉沦陷撤退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11.
兰州市广武门外有一条僻静小巷,叫广武门后街。在满街平民百姓聚居的众多民居当中,有一处小花园,从外望去,土坯墙灰瓦顶的大门,不显山不露水,与周围的民居一般无二;进得门去,方见里边花木繁盛,曲径通幽,别有一番景致。如若不是文革中红卫兵冲击了花园的主人,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不起眼的小花园。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19日,一架小型飞机在沈阳机场神秘降落。占领了沈阳机场的苏联红军很快将这架飞机包围。舱门打开后,一个衣着华丽、神色慌张的男子从飞机上走了下来,他就是末代皇帝溥仪。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19日,一架小型飞机在沈阳机场神秘降落。占领了沈阳机场的苏联红军很快将这架飞机包围。舱门打开后, 一个衣着华丽、神色慌张的男子从飞机上走了下来,他就是末代皇帝溥仪。 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这使“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预感到末日即将来临。十天后,他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抛下“皇后”婉容、“福贵人”李玉琴及其他家眷,乘小型飞机飞到沈阳,  相似文献   

14.
魏肇权 《文史月刊》2010,(11):50-52
戴笠,生前掌握着中国5万多名军统特务,国民党的许多军政要员都对他忌惮三分。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个特务头子也有受制于人的时候。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香港警察是怎样拘留他的?他又为什么从内地跑到香港去?  相似文献   

15.
刘军 《文史精华》2005,(4):56-61
“文革”后期电影《海霞》,是在周恩来提出“现在电影太少了”之后拍摄的,在内容及形式上均突破了样板戏“三突出”的创作模式。这使“四人帮”大为不满,借口片子有问题而百般阻挠上映。此事闹到政治局。因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的赞赏得以发行。“四人帮”更加恼怒,于是此片便成为江青等人手中的武器,借“反击右倾翻案风”将矛头直指邓小平。《电影<海霞>蒙难记》一文再现了那个荒诞年代的荒诞事。  相似文献   

16.
潘梓年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主持《新华日报》社工作,其胞弟潘美年任《新华日报》社记者。在武汉失守时,潘梓年率《新华日报》社工作人员转移西撤,途中惨遭日军飞机轰炸,潘美年等同志壮烈殉国。潘梓年满腔悲愤,仍然率领《新华日报》的幸存者,在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太行山深处的涉县,《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和40多位新闻战士,顽强地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斗争,热血洒在了涉县这块光荣的土地上,他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永远被后人称颂。1942年5月,侵华日军3万余众,在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带领下,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实行更加残酷野蛮的"大扫荡"。其时《新华日报》社驻扎在辽县(今左权县)东南部。5月23日,报社社长何云接到八路军总部"反扫荡"的命令后,紧急动员,迅速开展转移埋藏物质设备工作。何云社长手提油灯和大家一起紧张荣作。先将笨重的印刷机化整为零,又摸黑把拆开的一块块零部件运…  相似文献   

18.
1949年5月3日,对杭州人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古老的杭州城迎来了新生,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本文作者,80余岁的老战士洪炉,1944年投奔新四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参加了苏中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杭州解放时,他在解放军二十三军文工团,作为解放大军的一员,亲历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9.
没想到11月的海南岛,仍热得这么厉害,穿起短袖衫,也抹不尽满脸的汗水.  相似文献   

20.
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40军和43军,在无海空军配合掩护的情况下,乘坐木质帆船,冒着敌人炮火,强渡琼州海峡,一举突破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字伯陵)苦心经营的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伯陵防线”,成功登陆海南,横扫盘踞琼岛的国民党10万残敌,取得了解放海南岛战役的伟大胜利,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的创造,固然和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海南琼崖纵队的接应配合分不开,但湛江人民,特别是湛江渔民船工在其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不应埋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