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2015年12月22日,由辽宁师范大学主办,辽宁省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承办的"五千年文明见证——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国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就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红山文化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性质。郭大顺指出考古学上所见五帝时代诸代表人  相似文献   

2.
正缘起与历程谈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就不能回避一个问题——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肇始,中华文明被认为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古代文献中对黄帝、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均为后代文献的追述,其中还有不少神话的色彩。正因如此,在学术界,很多人对中国是否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持怀疑的态度,部分国外学者甚至至今仍然怀疑中国史学界已基本形成共识,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夏  相似文献   

3.
王淦生 《南京史志》2022,(36):66-68
<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有理由为璀璨的中华文明而自豪,有理由对传统文化满怀信心。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积累了很多风格独具的外在文化表现,比如建筑、绘画、舞蹈等等。在当今的旅游产业之中,如何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当前旅游产业的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遗产》2012,(4):26-27,8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由科技部立项、国家文物局牵头组织,两大权威考古科研机构联合多个国家级及省级科研机构,数百位考古学、历史文献学、天文学,古文字学、体质人类学,科学测年、古植物古动物、古环境、冶金史、化学成分分析、古人类食谱分析、遥感和遗址的物理探测、天文学、科技史、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者联合攻关,让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成果成为判断中华文明是否有五千年历史的根据,  相似文献   

6.
陕西行     
“长安雅集”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央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等单位共同承办,分别于2003年、2005年举办了第一、第二届,2008年举办的是第三届,全称是“中国第三届长安雅集大型国际文化活动”,以“庆北京奥运,扬中华文明,促文化繁荣”为主题。本来定于2008年5月17日开幕的,因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推延至10月7—11日举行。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正本期的"聚焦"是一次考古科普的尝试,我们带领大家直面已经进行了十年的国家课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内容是其数十个研究课题、数百人的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而又尽量通俗的呈现,基本上由课题的主要参与科学家们亲自执笔。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人类历史研究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中华文明作为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如何起源、何时形成,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世界人类文明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追问中华文明五千年——探源工程十年回顾》,介绍了为什么要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源工程是如何开展研究,以及探源工  相似文献   

8.
刘庆柱 《考古学报》2021,(2):161-176
目 次 一 考古学与文献史学的结合 二 形成于民族存亡关头的中国考古学 三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考古学 四 佐证中华文明国家认同与家国同构文化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2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考古工作者提出的时代使命、科学使命.作为考古工作者,我认为,必须深刻、全面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考古工作者发出的时代强音,这样才能通过我们的考古学研究,更好地向世界宣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增强中国特色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历史学界乃至整个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话语权.中国考古学建设中的"中国特色"是"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核心,只有全面、深刻、准确了解、把握中国特色考古学,才能完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考古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是大家熟知而且引以自豪的,不过这五千年,如以秦的并兼六国为界,其后两千多年史实灿然具备,其上两千多年,也就是中华文明萌生与育成的进展过程,包括春秋战国时的"轴心时代",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我们谈传承阐扬国家的优秀文化传统,不能不在这前两千多年的研究追溯方面多  相似文献   

10.
殷商  才云 《中华遗产》2006,(4):60-81
如果司马迁错了,“炎黄”是否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用最新的考古发现丈量五千年之前中华先民的足迹,我们会发现中华文明其实从6000至10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那么,“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五千年文明”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说法是否都需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但纵观上下五千年,大概没有哪一个时期能像春秋战国时代一样,军事上群雄逐鹿、思想上百家争鸣、甚至秦一统天下以后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在很多方面都能从这个时期找到相应的发展线索。故刘勃在这本历史文化随笔集《战国歧途》中提出——战国之后,中国历史重复了几千年。本书从三家分晋讲起,历述战国七雄:魏惠王的野  相似文献   

12.
《历史研究》2012,(1):194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编辑部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历史学前沿论坛拟于11月举行。此前,《历史研究》编辑部已分别与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办了第一届 (2007年11月)、第二届 (2008年11月)、第三届 (2009年12月)、第四届 (2010年10月)、第五届(2011年12月)历史学前沿论坛。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魅力     
郭满 《神州》2012,(21):30-3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大浪淘沙,却历久弥新,无论是位居中原“正朔”的华夏儿女,还是周围边区的少数名族,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本身政治统治的需求,却无不为中华文明所折服,在文化激荡的过程中不断激荡、重组,最后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与民族之间的融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
山西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山西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影响深远。山西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发端,历经尧舜禹和夏商周数千年的演进,到晋国和三晋时期已经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秦汉以来,山西历史文化更加多姿多彩,灿烂辉煌。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和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 距今180万年以来的山西新旧石器遗存是中华文明的曙光 山西旧石器文化遗存近400处,这些遗址的发掘和发现,对研究人类的起…  相似文献   

15.
《神州》2011,(4):56-59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五千年中华文明在这里可以找到印记。巍巍长城、座座古堡、遍地烽燧,更有一代雄关杀虎口,无不见证着这片土地曾历的沧桑,昭示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占领、交错共处和融合。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长河里,“道路”是实现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流、促进与融合,以及与域外文明进行多元互动的重要纽带。中国自古以来对道路的开发与修筑,正是其文化开放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表征。如果说宏壮的长江与黄河是哺育中华文明的摇篮,那么,凿空万里的“丝绸之路”,则是滋茂中华文化生命、助其自由呼吸的心喉。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2月2日,本馆与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合作举办了"网络文化名人游国博"活动,邀请了包括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杜少中、《凤凰周刊》记者邓飞、《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专栏作家五岳散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泉灵、刘芳菲等40多位网络名人参观国家博物馆,了解国家博物馆在传承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国信办、北京市网信办工作人员及《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文明实录>(大32开、精装本),2002年1月与读者见面了,这本180万字的工具书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从两个切入点(物质文明卷、精神文明卷)系统而详实地展示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他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陇西威远楼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无数中华文明,建筑艺术是其翰海文明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地处西部边陲的陇西古郡为丝绸之路重镇,是秦设三十六郡之一,是李氏文化的发祥地,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