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西安东郊韩森寨汉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11月中旬,红光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在兴修水道过程中在西安东郊约三公里的韩森寨村北,第二职工医院东院墙外,发现砖室墓一座,墓室保存完整.兹将清理经过简述于下:一、墓室结构此墓是由主室、耳室、墓道组合而成,方向正东西,为一土洞砖券墓.墓长方形,东西长4.2、南北宽1.86、高1.82米.西、南、北三壁用砖平砌而成.砖长38、宽18、厚9厘米.由南、北两壁开始起券,越向上越内收,直至顶部成为券洞式的墓顶.砖顶正视为梯形,砖长38、宽18.5厘米,梯形顶端上宽6.5、下宽5.5厘米.左耳室是一土洞,只是在墓室砖壁上券一弓形室顶.耳室长1.1米,宽92、高76厘米.起券砖与主室券顶砖大小同.墓室用条砖铺地,长宽与墓室壁砖尺度同.墓道未作,仅知宽为1.04米,深为7.92米.二、随葬品的位置室内人骨腐朽,只有一些板灰、草木灰及棺钉,在板灰内发现有五铢钱九枚,  相似文献   

2.
洛阳金谷园车站11号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2年,我们配合金谷园车站修建宿舍发掘清理了一批汉墓。这批汉墓形制较大,遗物较丰富,其中的11号墓尤为突出。现将此墓情况报告如下。一、墓葬形制 11号墓是用小砖和空心砖混合修建的多室墓,由墓道、主室、侧室和耳室四部分组成,墓向90°(图一)。墓道位于主室之东,为长方形竖井式。东西长2.7、南北宽1米。墓道与主室之间用小砖顺砌封门(图二)。主室平面呈梯形,西宽2.18、东宽2.28、室全长5.32米。主室与封门砖之间竖立两块几何形纹饰的空心砖作墓门(图三)。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七年八月八日,陕西临潼县斜口乡高沟村砖厂在取土过程中,发现一座砖室汉墓。县文管会闻讯后,及时进行了清理。现简报如下: 该墓位于临潼县西五公里、斜口镇南的高沟砖厂内,墓为斜坡道砖室结构的甲字形墓,方向100度。墓室和甬道均为青砖构筑。甬道长1.1米,宽1米,高1.5米,为券  相似文献   

4.
《文物》1961,(1)
陕西考古所涇水队在攷古调查时,发现了一座东汉墓。此墓位置在邠县雅店村涇水北岸上,当地农民在打窰洞时发现,并取出了部分砖、石门、石框及随葬品。我队于五月下旬派人进行了清理。一.墓葬形制与结构:此墓为长方形竪穴砖券墓,由主室、耳室、墓道三部分组成。主室长5.60、宽2.25、高2.40米,墓壁系用长36、宽18、厚8厘米的长条砖平砌而成,顶部成圆拱形,墓室底面亦用长条砖交错平铺。耳室在主室的南边,长2.15、宽1.30、高1.6米,地面低于  相似文献   

5.
蠡县汉墓发掘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6月,我们在蠡县城西1公里处配合基本建设清理了一座汉墓。现将墓葬简介如下。一、墓形与结构这是一座多室砖墓。墓门向南,方向180°。墓由封土、墓道、前室(东西各附一耳室)、主室(东附一耳室)、后室等部分组成,各室均作长方形,并有券门过道相通。从平面看,整个墓葬(包括墓道)南北长32.55、东西宽11.6米。墓顶高出地面3.5米。墓底低于地面2.7米(图一、二、三)。  相似文献   

6.
寺沟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水师营公社西南约3公里。1972年,社员在寺沟三队西南坡施工中发现古墓,当即报告旅顺口区文化馆。1973年6月,我们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墓为长方形单室砖墓,方向150°,四壁用灰砖叠砌,白灰抹缝。墓底深1.16、长3.30、宽1.70米。东、两、北三壁均有小龛。北、西两壁小龛呈正方形,边长0.23—0.25米。东壁小龛呈长方形,高0.30、宽0.25米。北壁小龛中置一青釉碗(图一)。墓底有三行砖砌棺垫,棺垫长1.70、宽0.23米,  相似文献   

7.
1974年4月间,波阳县磨刀石公社北关大队毛屋下生产队在开荒时,发现一座砖壙古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瓷器。我馆当即派人前往实地进行调查。该墓系两单室合塚的夫妇合葬墓。墓以长方形素砖砌壙,刀形砖为券顶,正方形砖铺底。墓室内仅见铁馆钉,人骨,棺木均腐朽无存。墓坑长2.70、宽2.04米。  相似文献   

8.
1976年3月,孝感市白沙区花西乡大湾古村农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座北宋砖室墓。市文化馆闻讯后,派员前往调查清理,并收回了失散的遗物。现将清理情况简报于下。一、墓葬概况此墓为长方形双室墓,墓向270°。墓顶距地表25~30厘米。双室并列,大小相同,长3.3、宽0.88、高0.96米。四壁用青砖错缝平砌,砖长30、宽15、厚4.5厘米。至0.8米高处垒砌红石条一周,石条宽15、厚20厘米。墓顶用24根红石条横向并列封顶,石条长1.58、宽0.3、厚0.27米。双室间以隔  相似文献   

9.
从新洲县城关往东约3公里,到达一片低矮丘陵岗地,在这里东西约3公里,南北约5公里的范围内,经调查有高大封土堆的汉墓就达70余座,已经发掘的中小型汉墓已达200余座。97年新洲县技校在这里动土建设新校舍,为配合施工,我们又抢救性发掘汉墓19座。现将其中编号为97XJM1、97XN27的两座汉墓简报如下。一、M27(一)墓坑及填土M27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四壁光滑平整,现墓口至墓底,残深3.5米,系日往下0.5米为黄十坑壁,这一层为商周文化层,曾采集到品足等陶片.再往下为黄砂岩坑。墓口人于墓底。墓口长3、宽2、墓底长2.68、…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三年四月,罗田县古庙河公社汪家桥大队社员在自家房后取土降坡时,发现一座古墓,我们及时进行了清理发掘。汪家桥位于县城关东南48公里,西北接观音山,南临白莲河水库。墓葬位于观音山伸下的一条山岗的东南尽头,南有山丘相对,中间横流一小河(图一)。一、墓葬形制此墓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南北向。发掘时墓口已被扰乱。残存墓口南北长3米,东西宽2.5米;墓坑底长2.8米,宽2.3米,距现存墓口深1.7米。墓坑内填满黄褐色泥沙土。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石羊乡新加坡工业园区宋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成都市新加坡工业园区位于该市南郊的武侯区石羊乡,东距石羊场约400米,北距机场路约600米。1995年7月,在道路施工中发现一座古墓葬。我队闻讯后前往清理,了解了墓葬结构,出土了一批随葬品,此墓编号95CSMI(简作MI)。现将有关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概况此墓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合葬墓,由封门培、墓室、壁龛组成。通长3.34、宽2.77、墓底距地表1.83米,墓向南偏西36度。左、右二室以砖墙相隔,共用一道封门培。封门墙用条砖平、丁相间砌至墓顶,宽2.77、厚0.36、高1.43米。墓室长2.76米,左室宽0.87米,右室宽0.9米。两室同…  相似文献   

12.
1977年,保定地区进行文物普查时,于徐水县大因公社发现五座汉墓(编号为M1—M5),其中二号墓位于防陵村北20米处(图一)。1981年7月,此墓被当地社员取土时掘开,有关文物部门及时进行了清理。墓室结构此墓早年被盗,墓顶塌陷,墓内烧毁,上部结构不清,下部为砖砌单室。南北向,平面呈长方形,墓道南向。墓室南北长10.3、东西宽7.3米。墓道残长4米余,封门砖砌作人字形。四周墓壁残高1.4米,错缝平砌,黄泥勾缝。北壁下部砌四个方形排水孔,各高20、宽20、进深21厘米(图二)。  相似文献   

13.
1978年3月,勉县红庙公社金寨大队五队社员在该队川陕公路以北1500米左右的疙瘩坡上1.5米深的黄土层中,发现一座砖室墓。文物管理干部对此墓进行了清理,编号为78HJM5。此墓为长方形单砖券顶墓,南偏东20度(图一)。墓室长5.7、宽1.15—1.25、高1.5米,墓壁于0.9米处开始起券。墓内淤土厚20厘米。墓壁用长方砖单砖叠砌;封门用单砖立砌,墓底前部用单砖按人字形斜铺,后部为单砖平铺。长方形砖长35、宽16、厚7厘米。无棺台。清理中,在后部发现大量的  相似文献   

14.
江陵张家山201号楚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6年3月,在距荆州城西北1.5公里的张家山,现为江陵县砖瓦厂内,因制砖取土发现了一座土坑穴墓,墓口与墓坑上部填土被推土机推走。我们对该墓进行了清理,编号为张家山M201。现将此墓资料整理报导如下: 该墓墓圹形制为长方形斜壁竖穴土坑墓,方向北偏东250°,墓坑东没有墓道。宽1.8米,深约7.5米。墓坑内填土为两种,上  相似文献   

15.
1989年1月2日至29日,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在市区西南隅焦作电厂三期扩建工程施工中,发掘清理了一座有确切纪年的金代雕砖墓。墓室被扰乱,东壁已被损坏,由于墓内积水过深,葬具、葬式不详。现简报如下:一、墓室结构这是一座用小砖砌筑的八角形仿木结构彩绘雕砖单室墓。该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图一)。墓砖一般长30、宽15、厚6厘米。墓坐北面南,南偏东3°。墓道:呈长方形,台阶式,坡度为50°。深3.88米,上窄下宽。上部台阶处宽0.40、下部平面处宽1米。台阶9级,一般高0.35~0.40、宽0.40~0.55米最下台阶距墓门2.94  相似文献   

16.
合肥西郊南唐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农学院种植区挖塘时发现砖室墓一座。该处即通知安徽博物馆派员前往清理,至十七日工作结束。墓位于苹果园东北隅,距地表深3米,封土中填有三层夹碎砖的夯土,每层厚0.4米。墓坐北向南,偏东二十度。墓砖质松,呈灰黑色,砖长34、宽10、厚4厘米。墓分前后室,前室高1.2米,通往后室的拱门顶有一道横壁,  相似文献   

17.
洛阳烧沟西14号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5年冬,我们在洛阳老城西北的烧沟汉墓区西,发掘一座东汉墓葬(编号为M14),出土一百余件随葬器物,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此墓为小砖结构的洞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堂,后室、耳室五部分组成,方向北偏西8°(图三)。墓道为长方竖穴,底长2.65、宽1.12、口长2.4、宽1.56,深8.4米。甬道与墓道南端相连,小砖结构,门口亦以小砖封堵。底砖斜行错缝平铺,两壁平列错缝,十八层起券。长1、宽0.96、高1.24米。小砖长0.26,宽0.12、厚0.06米  相似文献   

18.
江苏睢宁距山、二龙山汉墓群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距山、二龙山位于睢宁县、邳县接壤处。以山顶为界,北部属邳县八路乡,南部隶属睢宁县左邳镇。(图一)一九八八年,我们配合《中国文物地图集》的编写工作,对上述二山南部的睢宁部份进行了文物普查。此二处汉墓群墓葬分布密集,局部出现墓迭墓,墓连墓的情况,多是小型砖室单葬墓和土坑墓,砖室墓的营造方式是:先在平地挖出长方形土坑,一般长3米、宽2米、深1.5米左右,然后用薄形方砖铺底,再用三顺—丁法砌成四面墙壁,上面未见覆盖物,墓坑内均被淤泥填满。墙壁砖较厚大,一般是素面,少数有  相似文献   

19.
五福楚墓位于浙江省安吉县高禹镇五福村,地处天目山以北、太湖以南的黄土丘陵地区。墓地自西向东有5座墓,其中中间的一座编号为M1。该墓于2006年9月初遭到盗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安吉县博物馆遂联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将M1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1的平面呈“甲”字形,方向273°,由斜坡墓道、墓坑和墓室组成。墓道长8·3、宽1·4米,坡度29°。墓口东西长5·3、南北宽4·6米,墓口下3·1米处设二层台,南、北台面均宽0·5米,东、西台面均宽0·4米。墓室东西长4·4、南北宽3·5米(图一)。墓坑填土为五花土,下层填土的…  相似文献   

20.
太原市金胜村第六号唐代壁画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三月中旬,在太原市西南郊三十里金胜村西,距村约一里的基建工地发现了砖室墓一座,墓顶一侧被挖土机挖穿,发现墓内满绘壁画并有其它随葬品,当即停止取土,报知省文管会,由文管会作了清理。墓室结构墓座北朝南,北偏东15度,墓道在墓室的南端,墓为单室,平面正方略带弧形。墓用单面绳纹砖砌成方錐顶,高2.48米,东西宽2.2米,南北长2.18米。墓底横砌铺地砖一层,北边有砖砌棺床,宽1.26米,高18厘米。棺床上有两具人骨架,为仰身伸直葬,巳腐朽。墓门起券,高90、长34、宽60厘米,用长34、宽16、厚8厘米的长条砖封闭。竖井墓道,长2.24米,宽76厘米,距原来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