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俊范 《民俗研究》2016,(2):140-149
传统时期太湖东部平原的聚落具有"浜村相依"的普遍特征,河浜是聚落景观的主体,具有提供饮水、交通、农田排灌等各种实用功能,同时还是民间风水信仰的精神依托所在。家族墓地围绕河浜而构建,更是聚落风水的聚焦点和家族福祉的寄放地。跨越河道的桥梁具有利通衢、益行旅、便耕耘等实用价值,由此逐渐衍变为乡村道德教化与慈善的载体。乡村各群体在对河浜、桥梁与风水的共同占有、享受、管理与维护中,形成了坚实的精神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新石器时代汉水流域聚落地理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石器时代汉水流域的聚落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平原及其周缘的丘陵岗地,以及上游与其支流河谷,其所在地貌以自然岗地和河谷阶地台地为主。流域文化类型的演进以及不同文化类型下聚落的分布,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聚落中心的住宅较早出现地面建筑,逐步由单室住宅向双室、多室住宅缓慢进化并出现排房。聚落形态以散居为主,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形成聚落群,出现中心聚落和城壕聚落。  相似文献   

3.
选取土默特平原1934、1982和2019年的聚落人口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研究区聚落分布形态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34—2019年土默特平原以小聚落为主,大规模聚落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人口等级结构由“扁平”向“长高”金字塔形转变。聚落空间分布整体呈现集聚分布特征,大规模聚落集聚性不显著,其他规模的聚落分布模式由随机向集聚转变,研究区人口极化现象显著;聚落空间分布非均衡发展趋势明显,呈现由极核式向点轴式演变的迹象;聚落网络联系的空间近邻效应显著,人口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区成为强联系节点。地形、河流、交通是研究区聚落分布形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聚落低海拔、邻河流、邻干道、邻城镇的指向性强。该研究便于厘清土默特平原近百年聚落分布形态的演变脉络,为当地聚落的空间布局优化与调控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泾、浜发展与吴淞江流域的圩田水利(9-15世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宋代的塘浦系统开始瓦解以来,吴淞江流域的泾浜体系开始发展。泾浜水系和以后溇的出现,基本上人为形成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泾浜体系形成具有干枝结构的网状水系,这种结构非常稳定地存在了近500年。这种结构下的圩田水利模式一般是小圩模式。在冈身感潮地区,泾浜体系比较密集,且末端水系有弯曲化现象;在低地地区,为了排水的方便,河道的干枝体系较为顺直。在这种体系下,治水必须与治田相结合。到后期,随着圩田治理的深化,进一步出现了称为溇的末端水系。  相似文献   

5.
1990年12月,我们在澧县道河乡金鸭村调查发现一处旧古器地点,采集石制品一批.现将该地点的调查材料报导如次,供研究者参考.一.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及石制品埋藏情况金鸭旧石器地点,分布在澧县道河乡金鸭村,位于澧水支流道河左岸的二级阶地.北面距县城约10公里,西面距道河乡政府的4.5公里.地理座标约为东经111°46’,北纬29°34’.(图一)澧县位于洞庭湖西岸,武陵山东麓,澧水下游.县境的北部地势高,属燕山运动隆起带;东南部地势低,为洞庭湖沉降区.西北部以山、丘为主,北部和南部以岗地为主,中部和东部以堆积平原地貌最为发育,形成了四个天然地貌类型区.金鸭  相似文献   

6.
江苏吴江县龙南遗址孢粉组合与先民生活环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南遗址位于苏州市吴江县城西南约29公里的海报乡龙南村(图一).在太湖东南的低平原上,湖塘众多.是苏南地势最低的地区.海拔3.3—3.4米 (吴淞零点).年平均气温16℃.降水量139毫米/年.太湖周围的低矮山丘,分布小片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代表性常绿乔木有木荷(Schima,suprba)、苦槠(Castanopsis clerophylla)、紫楠(Rhoebe  相似文献   

7.
汉唐村落形态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落是与城邑相应的社会单位概念,源于龙山时代聚落分化中的普通聚落,自兹至汉,是一个连续发展的乡村基本聚居形态。汉代乡村组织的特点是里聚合一,是行政单元与自然聚落的一致;魏晋南北朝时代出现了里聚分离,作为自然聚落的“村”具有了一定的行政意义;至唐代,里正成为乡政的主持者,村正开始行使里正职掌,村落的行政与法律地位得到确认,乡里之制演化为乡村之制。这一演化实质上是行政单元与自然聚落的分合变化,并不具有城乡分离的内容,与“城邦帝国”、“领土帝国”之概念亦无干涉。不论作为自然聚落的村落在不同时代具有多少称谓,它一直是与城邑对应的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地缘组织与血缘组织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传统时代江汉平原腹地的乡村聚落,主要选择地势稍高的自然墩台、长冈或建造人工墩台,以躲避洪水的侵袭;很多台墩依堤而建或与堤相联,但台墩之间并不相连,从而形成以散居为主导的乡村聚落形态。江汉平原腹地以散居为主导的乡村聚落形态之形成,有其根深蒂固的地理基础与社会经济根源。环境与资源条件的限制、传统的经济生活方式,乃是散村形成并长期延续下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江南是一个以太湖为中心的水乡泽国 ,传统研究中所认为的该地区作为一个整体 ,在生产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是共同无差别的。但是应该注意 ,区域内地理环境所存在的细微差异 ,都会导致民众生活形态的很大不同。本文以乡镇为集中讨论的对象 ,指出江南传统的大宗生产基本已形成了“蚕桑区”、“稻作区”和“稻棉区”的分异 ;而且大田劳作、家庭副业、集市贸易、外出经商、岁时节俗、民间信仰 ,既有着共同点 ,更有着诸多迥异之处 ,原因都与太湖周边平原低乡的地理环境差异有关。具体而言 ,有从西部山地延续下来的低丘 ,也有东部以“冈身”为界线的“东乡”、“西乡”的分域 ,更有滨海沙地独特的生活环境 ;在这些差异本属细小的区域内 ,乡村民众的生活形态却因此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以往学界对开埠初期上海租界水环境治理,一般采取填浜筑路的视角,而本文通过对档案资料的考察发现,租界当局对租界内的河浜采取了灵活的治理办法,对于挡路和阻碍市政的死水河浜进行填埋,而对于一般的潮汐河浜和航运河浜采取了清淤、疏通的保护措施,挖掘开通了新河浜,从而使河浜水系的功能得以延续。为了排水需要,租界当局辟建了下水道系统,其治理办法却借鉴于治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