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鑫艳 《丝绸之路》2021,(1):120-124
从电影符号学角度看,电影的影像语言具有阐述、表达和信号功能.从文本角度,可以把电影的影像语言拆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每类符号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从意义角度,特定的指示符号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作为华语影坛举足轻重的影片,《霸王别姬》以其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价值赢得了大众的喜爱,而电影所展示的特殊符号语言,更是...  相似文献   

2.
从"品牌"进入学界研究视野至今,品牌学术理论研究水平始终没有跨越到一个新的层次和阶段,而是滞后于品牌实践。以符号学为工具对品牌进行文本分析,能探索品牌符号的发展规律。本文梳理了中国学者近年来对品牌符号学的研究,认为中国品牌符号学研究还未真正开始。然而,品牌是文化符号学必须郑重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务之急是找对正确的方法论,重新确定品牌的研究目标与对象,以实现品牌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关于《诗经·大雅·生民》篇章的文本解读,历来存在着很多的分歧,主要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诗歌文本的部分细节给予过于坐实的解读.本文尝试着从符号学的角度入手,应用文本信息构成的耦合图式原理,揭示在原型棱镜效应下所形成的诗歌文本的编解码机制,并由此引发对这一古老文本所隐含着的诗性智慧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4.
赵毅衡 《丝绸之路》2012,(12):17-19
本文对符号学以及有关概念,从符号、符号学、中国符号学、符号学运动、符号学学科等,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中国符号学从先秦以来的遗产,以及从赵元任以来的现代中国符号学发展脉络,做了细细梳理。尤其对符号学西部学派的简历经过,及其主要的学术倾向,做了细致分析;对“文化符号学”专栏,则做了一个定位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当前,越来越多的电影大量运用中国元素,面对《功夫熊猫》的火热上映,本文力图从符号学视角解读其中的中国元素,并揭示中国元素在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国外大量挖掘中国元素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黄飞飞 《丝绸之路》2010,(14):57-58
索绪尔是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符号学理论对符号学和语言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就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就近年来对语言符号任意性争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认为,符号的任意性讨论必须限定在语言符号的产生层面,脱离这一条件来谈符号的任意性就违背了索绪尔最初的论断。另外,还就索绪尔符号学和同时代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旅游符号学的理论述评和研究内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丹 《旅游科学》2014,28(5):79-94
旅游符号学是一个蕴藏着重大价值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对符号、符号学和旅游符号学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文还评述了旅游符号学研究现状;国外的旅游符号学研究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营销文本、旅游地表征、旅游体验和旅游想象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最后对旅游符号学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剖析,包括旅游主体、媒介和客体的符号学研究。到目前为止,旅游符号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依然是比较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画作中,屏风绘画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图像之一。由于屏风的角色多样以及身份模糊,从而为画家们的艺术修辞手法提供了多重选择。正如潘洛夫斯基所构建的三个体系图像学,①屏风的阐释框架也可在此基础上运用类似这种体系并结合符号学理论来进行研究,在实物、绘画媒介以及绘画图像三者之间转换,打破了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文本与文本之外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组合轴上的反常搭配形成刺点,刺点能够造成意义爆发、发人思考或引起悲怆之感。电影《一九四二》中,片首即展现了影片中的核心刺点:小人物们的大事与大人物的小事并置,整部影片在接下来的四个刺点中,对这一核心刺点进行了诠释和延展,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五个刺点组合阐释了影片组织的元语言,形成了刺点之剌,也使得这部电影具有了深刻的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旅游的核心特点是注重旅游者的异质性和旅游类型的多元化,因此如何探索旅游者的个人体验成了所有后现代旅游者研究的核心问题。而符号学则提供了一个实用而且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以符号学的伴随文本分析法为切入点,本研究探索了赴韩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中的符号解读现象。通过对21名研究参与者的深层面谈,本研究采用归纳的技法成功捕捉了旅游体验现象中的伴随文本解读,并开发了一个基础的伴随文本分析框架。以此探索性研究为支点,研究者建议今后的旅游符号学者应尝试把  相似文献   

11.
靳琰 《丝绸之路》2012,(22):28-31
作为一种非语言形式,沉默是一种传达和接收信息的方式.每一个信息都是符号,作为一种信息传达和接收的方式,沉默也是一种符号.文化是以符号的形式存在的.不通过符号中介,人就无法认识、理解和掌握文化,没有符号,文化就缺乏传延的功能,就无法传承、交流、储存和增值,文化就无法生存,无法发挥其功能.本文从符号学角度讲述了对沉默在不同文化中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林咏 《丝绸之路》2012,(14):7-9
本文将符号叙述学文本理论运用到电视新闻学中,从底本、述本概念出发,剖析几种不同的新闻文本形态。以“新闻报道文本叙述者”为中心,分别将其与新闻报道记者、新闻播报节目主持人、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等人格主体相比较,建立起角色功能的比较模式。进而以符号学文本理论,逐一展开对电视新闻学关于新闻报道记者、新闻播报节目主持人、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三方面的实践教学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联合举办的“符号学与人文学科跨学科方法论研讨会”即将于 2 0 0 2年 9月 2 0 - 2 4日在杭州举行。这次研讨会将讨论中国的符号学 ;史学、文学研究与符号学 ;文化符号学 ;语言、逻辑与符号学等问题。在这次研讨会上 ,史学、哲学、文学、符号学等领域的学者 ,还将就近期各自领域的学科发展 ,进行发言和交流。“符号学与人文学科跨学科方法论研讨会”将于杭州举行@东月  相似文献   

14.
陈述军 《文史月刊》2012,(Z3):33-34
本文运用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对廖美珍翻译的《在亚当之前》进行分析,认为廖译不仅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思想内容,而且译出了其审美品质,流畅优美,传神入化,是一部"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成功译作.  相似文献   

15.
潘若莹 《风景名胜》2021,(6):0061-0062
胡集书会作为我国书会文化历史悠久的代表之一,对历史、旅游、艺术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活动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主要原因。笔者以胡集书会为研究对象,从了解符号学基础概念和胡集书会概况出发,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胡集书会中蕴含的符号的意指关系进行剖析,通过跨文化符号学研究法分析胡集书会能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原因。同时通过对胡集书会发展现状的反思,提出未来胡集书会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符号学在旅游发展方面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圣经词汇作为其语言精华,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中西文化存在的较大差异使得英语圣经词汇的汉译成了翻译的难点。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就是翻译意义,尽可能使原文与译文在功能上相似,在指称、言内、语用意义上相符。本文从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入手,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来探索和合本英语圣经词汇的翻译策略,既能准确传递原文中圣经词汇的信息,还能使译文更易为人接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建立不同以往的有关国家政治和军权思想的符号系统作为划分大时代的标准。运用符号学理论解读具有符号属性的宋代男子服饰,揭示了宋代男子服饰不同于前代"广博兼容、张扬开放"的符号体系,形成特有的"儒雅礼制、自然闲适"的理性之美。指出以服饰符号学角度,宋代已具备划时代所必须的意识审美形态以及规范、系统的服饰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8.
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溪 《人文地理》2014,29(4):8-12
段义孚的人文地理学思想,在很多方面来源于20世纪哲学的发展。本文侧重于对他影响最大的实用主义、现象学和符号学三个领域,探索这些哲学思想如何或明确或潜在地影响了他的人文地理学观念。实用主义主要启发了他"日常经验"及其连续性和关联性的关注,符号学为他阅读建筑和城市的一些地理特征关系提供了帮助。而现象学则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影响了他,从他最初批判地理科学的数学化方法,到后来他对时间和知觉问题的关注,以及由此产生的地方感问题,均在现象学的视野下展开。此外,他以描述和归纳呈现一个"人"的地理经验的视野,也源自与现象学"面向事实本身"的主张。本文最后提及中国哲学和智慧对他的影响,他有效地融合了东西方的思想,使之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淑萍  艾丽 《丝绸之路》2012,(12):22-24
陇中是中国剪纸的发祥地。陇中民俗剪纸的特征是“野”,接近于原始岩画,惯用明喻、隐喻、提喻、转喻、类比和谐音等修辞手法表达意义。对剪纸符号意义的解读可从三方面入手构筑,即意图定点、文本意义对意图意义的压制、接收者根据各类伴随文本对文本意义的解释。在此过程中,陇中剪纸艺人主内、妇功、生育的社会身份及其文化品格逐渐彰显。  相似文献   

20.
韩艳 《神州》2012,(10):102-105
这是一部温情脉脉的电影,也是一部充满欢乐的电影,如果你觉得这个春天有点寒,那么这部近两个小时时间的法国电影《触不可及》(Intouchables)所传达的情感可以让你心灵有一丝丝暖意。《触不可及》是2011年东京电影节的最大赢家,夺得了最佳影片金麒麟奖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