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文物考古》2014,(2):F0002-F0002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 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银质,花纹鎏金。花式口,十曲,曲腹,圈足,盖顶部圆凸。盖部纹饰以模压为主,局部錾刻,盒身纹饰錾刻。盖与盒身以子母口扣合,子口与盒身焊接。盒身錾刻有五狮和五凤纹。  相似文献   

2.
<正>辽(916~1125年)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银质,花纹鎏金。花式口,十曲,曲腹,圈足,盖顶部圆凸。盖部纹饰以模压为主,局部錾刻,盒身纹饰錾刻。盖与盒身以子母口扣合,子口与盒身焊接。盒身錾刻有  相似文献   

3.
小开  张敬霞  范永恒 《世界》2008,(6):20-23
游走户外 装备为先 故事还未开讲,行头先声夺人,一把漆黑的户外猎刀,从同样漆黑的刀鞘里拔出来,刀刃显得格外闪亮。彭坦摸着有些掉漆的刀柄说:“它跟我很多年了。”语气中感慨颇多。但他又马上兴奋起来.朝我们得意地一亮刀柄——原来其中暗藏机关,是一卷鱼线和一包迷你火柴。  相似文献   

4.
卡达藏刀为纯手工制作,刀把、刀鞘分银和铜两种,花纹全是手工雕刻,样样都是精品,现多为生产、生活、装饰和收藏用。  相似文献   

5.
浅释洛阳新获战国铜匜上的刻纹图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发现一件民间收藏的战国铜匜,其内壁錾刻有一组复杂、精美图案。铜匜内壁为“祭祖图”和“射礼图”,匜底为“冥府图”,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祭祀图画。  相似文献   

6.
2008年4月,我到锦州参加该市举办的古玩文化节。在一位辽西泉友处购得一枚极象尖首刀币,又具青铜刀削特征的实物,我称其为“原始尖首刀”,据出售者讲,该刀近年出于辽宁西部与河北交界的山区,但具体情况不详。细观此刀为北方生坑品,通体锈色精美,背面泛银白色沁光。从刀柄上一小砍口处,可见铜质极精,通体无文字,总长193mm,重46.9g。  相似文献   

7.
乘盨小考     
田率 《文物》2020,(4):59-61,F0002
201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了一件铜盨,未见著录,现介绍如下。此盨盖已失,直口,腹两侧有一对附耳,腹部横截面为圆角长方形,腹较浅,平底,四蹄足,足内侧有浅凹槽,断面呈半圆形。腹部饰瓦纹。口长22、口宽16.5、高16.7厘米(封二∶1)。从X-ray探伤影像来看(图一),此盨铸造精良,无修复痕迹,垫片分布均匀合理,铭文字口清晰润朗,是为真器。内底铸有铭文10行51字(封二∶2;图二)。现隶写如下。  相似文献   

8.
连去港市博物馆所藏琉球国铜炉为一级文物。此炉质地为紫铜,圆形,鼓腹,重5100克,通高20.5厘米,口径7.5厘米,腹最大径31厘米,底微鼓。口沿部铸有一个11.5厘米长的缺口。此炉始供于云台山法起寺,后散于民间,再后由山东省博物馆征集,1976年连云港市领回。  相似文献   

9.
抬凿錾刻     
正"抬凿錾刻"在苏州传统民间工艺中堪称"冷门",破此冷门,先得说文解字。这四个字,包含了三种手工技艺。所谓"抬凿",是指在金属薄皮反面抬凿子,抬使正面凸起来,然后在正面凿,反复作业,使金属表面图案越来越清晰,浮出美丽的图案,金属材料本身重量不增不减。"錾刻"经常被人理解为一种金属工艺技艺,实质上錾刻是两种金属手工  相似文献   

10.
乘■小考     
田率 《文物》2020,(4):59-61+2
<正>201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了一件铜■,未见著录,现介绍如下。此■盖已失,直口,腹两侧有一对附耳,腹部横截面为圆角长方形,腹较浅,平底,四蹄足,足内侧有浅凹槽,断面呈半圆形。腹部饰瓦纹。口长22、口宽16.5、高16.7厘米(封二∶1)。从X-ray探伤影像来看(图一),此■铸造精良,无修复痕迹,垫片分布均匀合理,铭文字口清晰润朗,是为真器。内底铸有铭文10行51字(封二∶2;图二)。现隶写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许晓东 《收藏家》2011,(7):53-53
"金瓯永固"杯,是故宫珍宝馆最引人瞩目的珍品之一。此杯以黄金铸就,龙耳、象足,杯身图案皆减地浮雕,口沿回纹装饰带以下,通体錾刻缠枝花卉图案。花心起托,镶嵌红、蓝宝石及珍珠。图案间隙之地杖,贴饰点翠,可惜大多已脱落。  相似文献   

12.
正暖砚(砚床),长方形,四面以浅蓝色珐琅釉为地,饰掐丝夔龙捧寿纹。口沿铜鎏金镂空雕夔龙纹。外底中部方框内錾刻阴文"康熙年制"篆书款。砚床内盛热水或炭火,可以防止墨在寒冬腊月受冷凝固,因而名之"暖砚"。康熙朝的掐丝珐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珐琅釉干涩,颜色暗淡,器表未经细致打磨而略显粗糙,鎏金较薄;另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分析佛利尔艺术馆所藏商代晚期青铜容器含铅量产生差别的原因。首先我们发现器物纹饰、铭文、錾刻、范线都与其含铅量无关。其次,文章结合殷墟妇好墓等商代晚期墓葬中青铜容器的合金比例数据,得出器物的含铅量与器物足部形制、年代及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关系密切这一结论。并进一步指出铅在商代晚期是一种易开采与冶炼的金属,是珍稀铜料的廉价替代品,其使用在部分程度上起到了"别尊卑、殊贵贱"的礼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扬州出土了大批唐代长沙铜官窑瓷器。其中最突出的一件,当推汶河西路唐代遗址所出的一件黄釉褐蓝两色点彩双系大罐,现藏扬州市博物馆。此罐通高29.8厘米、口径16厘米、颈高4.8厘米、系高3厘米、最大腹径79厘米、底径19.5厘米。周身满施黄釉,釉下以褐蓝两色相间的大小斑点组成联珠状图案,配置成一幅云朵与莲花相对称的花纹。其形体之大、纹饰之精、釉色之美,为历来所罕见。它是唐代长沙铜官窑烧造的釉下彩瓷中的一件代表作,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保存最好、制作最精的铜官窑瓷器(图版壹:2)。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实物 这枚正圆的码头证章直径有八厘米,黄铜材质。从上到下依次錾刻着“武汉码头总工会”“汉口”“正式工人证”“黄承佑”的字样。这是2000年我从一位孝感藏友手中淘来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藏于故宫养心殿正脊正中脊筒内的"嘉庆六年"款宝匣内所藏24枚"天下太平"钱币的科学分析,探讨了这些钱币的材质、制作工艺及历史背景,研究表明:1.钱币材质主要为金和银,按照国际通用的K金计量标准进行计算从14k-18k金不等;2.钱币两面的文字、地章、内廓、外廓均为人工錾刻制成。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月,山东省青州市法庆寺旧址出土一件古代铜锭,青州市文物管理站已及时征集并妥善收藏。铜锭呈束腰状,两端为圆弧形,正面微凹,背面平。长14、腰宽5、厚2.5厘米,重1,865克。正面凹部錾刻铭文,因锈蚀严重,只可辨认出"重□五十两"几字(见图)。经专家鉴定。这一铜锭的形制与已发现的宋代金、银锭相同,刻铭和锈斑也表明其为宋代铜锭。  相似文献   

18.
云南牟定出土一套铜编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11月,在牟定县新甸公社福土龙村后山坡上,距地面3米处发现铜编钟六件及铜鼓一件。铜编钟现藏牟定县文化馆。铜编钟六件,基本完好。横断面作椭圆形,唇口平,顶上有半环形钮。最大一件通高53、上宽24、口宽18.5厘米。其余依次递减,最小的一件通高43、上宽20、口宽14.5  相似文献   

19.
藏事宝典     
《中国西藏》2009,(3):88-89
藏文创始人吞弥&;#183;桑布扎吞米&;#183;桑布扎的吞弥为地名,桑布扎是梵音,意为西藏贤哲,是印度人对他的尊称。公元7世纪,吞弥&;#183;桑布扎降生在涅地(今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是吐蕃王松赞干布时的七贤臣之一,官至御前大臣。吞弥&;#183;桑布扎曾带领16名藏族青年前往天竺(今印度),学习了古梵文和天竺文字。返藏后,他借鉴梵文字母制定出4个元音、30个辅音字母,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一方金代官印,为20世纪50年代旧藏,未见于相关著录。现介绍如下。此印为铜质,扁方体台,矩形板状纽,正方形印面。通高3.9厘米,纽高2.9、厚0.8厘米,台厚1厘米,印面边长5.3厘米(图一)。印背纽端右侧錾刻"上万"三字,均为汉文楷书(图二)。印面阳线边框内铸有两行汉文,属阳文九叠篆,右上起顺读,为"义军万户之印"(图三、四)。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