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儒僴 《丝绸之路》2013,(20):19-19
段院长在我们眼里,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一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6~1971年。这25年间,他吃了很多苦,是忍辱负重的25年,也是大出成绩的25年。虽然没有担任领导职务,但是这个时期,实际上是他带领着大家画画,美术工作都是他在主持,因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大约从1956~1957年起,我们开始搞大规模的美术临摹工作,到了1959年,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大庆,我们办了一个很大的展览。这个大展的临摹作品大多是段先生带领大家临摹出来的。那一批临摹品质量很高,一直到现在,举办各种展览几乎都离不开那一批临品。  相似文献   

2.
一 从老兵刘杰说起我不认识刘杰,在解放天津时他是某团一连的战士,机枪射手。由于我在《炎黄春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西蒙诺夫访间一三五师》的文章,他读后给我来了封信,要求我帮助他向老部队反映他在解放天津战斗中,曾立过三大功,荣获毛泽东奖章。因衡宝战役追歼敌人,全连轻装,把背  相似文献   

3.
出生于信阳市的著名作家叶楠,不仅在战火纷飞的豫南度过了苦难的少年时代,还在这葱郁的大山里投身革命,是一位从豫南走出的、令家乡骄傲的大山之子。 一我与叶楠相识于1986年元旦。为拍摄反映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电影,他和天津电影制片厂的同志到豫南深人生活回到潢川,并在这里住了三四天,县里指派时任县委副书记的我来接待他。  相似文献   

4.
赵声良 《丝绸之路》2013,(20):28-29
段文杰先生在学术上的重要贡献一方面在于临摹了大量的敦煌壁画,另一方面是对敦煌艺术作了深入研究,发表了重要的学术论著。看段先生的壁画临品,可以体会到他对敦煌壁画的深入研究;读段先生的学术论文,又可以感受到他长期临摹敦煌壁画的深厚功底。段文杰先生在长期临摹壁画的基础上,从事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从美学和美术史的角度剖析了敦煌艺术的主要成就,给人们揭示出了相对完整的敦煌石窟艺术发展史,同时,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背景下,分析了敦煌石窟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巨大成就。段文杰先生对敦煌艺术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意义,为我们今天的敦煌艺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根据当事人的记录及其他材料,研究了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具体时间,摹本幅数及其作权归属问题。指出张氏临摹壁画的目的并不是要给敦煌壁画留一个副本,而是借此探讨中国古代绘画的源流,研究古代绘画艺术鼎盛期的技法,制度和格局。纸氏的临摹活动改变了他自己一生艺术的取向,为他最后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关友惠 《丝绸之路》2013,(20):20-20
段院长的一生应该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来讲。第一个阶段是他1946年从国立艺专毕业后千里迢迢来到敦煌莫高窟参加工作,一直到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在这十一二年间,段先生的成就主要在临摹敦煌壁画方面,当时他是美术组的负责人,凡是常所长不在敦煌的时候,所里的事情都委托段先生负责,实际上那时候所里除了常先生以外,段先生就是第二把手。这个阶段是敦煌研究所壁画临摹的高峰期、黄金时期,也是段院长壁画临摹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7.
爱新觉罗·溥佐,字庸斋,号松堪。1918年生于北京。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民委副主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溥佐先生是清皇族后裔,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共曾祖的堂兄弟,但他没有赶上那天潢贵胄的富贵荣华,而走上了艺术的道路。这是他的幸运。 他出生于一个书画世家.父载瀛,兄溥雪斋、溥毅斋、溥松窗都是卓有成就的书画家。他自幼酷爱书画,在父兄的指导下,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又有机缘观赏、临摹皇宫内府收藏的名画,多所取资,也扩展了艺术视野,绘画有长足进步,青年时代便吐露芳华,为世人所瞩目,成为名闻遐迩的“松风画会”成员,他潜心砥砺,勤学不辍,数十年如一日,在艺术创作上,不断探索、追求,努力开拓新的艺术境界,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成为驰誉画坛、蜚声中外的大家。  相似文献   

8.
唐兰 《文物》1961,(10)
老友傅君在二十多年前从琉璃厂古董商人手购得错金字青铜器残片一块,金色灿烂,作乌篆,书法秀美。我每一次到他那里,总请他拿出来赏玩一番,并临摹一本。最近他把残片捐献给国家,我又从文物编者那里看到了照片,因而为之记。这块残片一面有铭文五行,连残字,共四十七字。字多不可识,加以上下残缺,无从读通它的字句。从字体看,跟奇觚室吉金文述卷九的(能阝)原钟与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存的古代壁画中,墓室壁画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随着考古工作的日益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发现。由于墓室处于地下的特殊情况,为了方便更多的人研究和欣赏,除利用照相、录像等手段保留资料外,临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因为它比照相更清晰逼真,还因为它可以克服因墓室狭小而出现的画面变形或无法拍摄画面全景的问题。墓室壁画的临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壁画揭取移至地上保护,这种揭取后的临摹与其他画种的临摹工作大同小异。另外一种是不能揭取或者没有揭取的壁画,需要在墓室里做临摹工作,这种临摹工作受场地等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林森 《中国土族》2013,(2):64-66
国画大师张大千传奇的人生中,有一段在敦煌临摹壁画的经历.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影响到他后半生艺术风格的转变,也成为他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华彩篇章.但不为人所知的是,张大千敦煌之行的成功和他所临得的大量临摹作品,是在青海热贡艺术之乡的僧人喇嘛的帮助下完成的,他也因此与4位喇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写下一段佳话. 最近,笔者在热贡艺术之乡采访名画师更登达吉时,了解到这段珍贵的艺坛逸事.  相似文献   

11.
赵赓 《文史精华》2012,(9):15-19
1949年12月6日晚上,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从北京西直门火车站登上专列开始出访苏联之旅。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也是他平生第一次走出国门.免不了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话题之一,便是当时国民党敌特电台跟踪毛泽东.严重地威胁着毛泽东的人身安全。当晚,毛泽东的专列到达天津杨庄大桥。可就在这趟专列到达之前两小时,我公安人员在这座大桥的桥墩台上排除了一包足以炸垮大桥而导致列车颠覆的爆炸物.这才使毛泽东的专列得以平安驶过。  相似文献   

12.
汪烈九 《文史春秋》2002,(9):60-64,44
抗日烽火遍地的1939年6月6日.曾由“安福会”选举而当上了中华民国第五任总统的徐世昌.以寓公身份病逝天津.享年84岁。受时局影响。这位过期政要.没有事受到死后哀荣.凄凉地去到天国。但由天津迁去香港的《大公报》仍以关注的目光看待旧时总统.给徐以足够的面子。载文:“对于前总统徐世昌.可以盖棺论定了.他终不失为一个中国的读书人。”在中国.读书人之称是美好的。正如有一首被普遍接受的小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初,高中同学跟付成励说,想把自己的女同学介绍给他。付告诉她,他有女朋友了,是一位研究生师姐一天津东丽开发区的四合庄。从一处工厂对面的路口进入,走几十米,就是付成励的家。院子的门是开着的,门楣上嵌着四个字:幸福之家。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博物馆藏有一件明人临摹顾宏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卷,绢本,工笔重彩,纵30.8厘米,横547.8厘米,无临摹者款识、卷中有两处唐寅题诗。此卷至今保存完好,因有唐寅题诗,一向被认为是唐寅临李。笔者认为,此卷绝非唐寅临本,理由一是未见任何文献史料记载有唐寅临摹过《夜宴图》,二是此临本中改动的部分绝非唐寅手笔,三是唐寅狂放不羁,他很难得于这种长轴大卷繁复而工致的临摹工作。徐邦达先生曾否认过是唐寅所为,但他未能说明是谁所为。经笔者考订,此卷当是仇英临本。  相似文献   

15.
杨昭仁 《炎黄春秋》2002,(10):16-20
我不认识刘杰,在解放天津时他是某团一连的战士,机枪射手。由于我在《炎黄春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西蒙诺夫访问一三五师》的文章,他读后给我来了封信,要求我帮助他向老部队反映他在解放天津战斗中,曾立过三大功,荣获毛泽东奖章。因衡宝战役追歼敌人,全连轻装,把背。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解放军战士写信给天津的一家老字号鞋店,求购一双小脚鞋为母亲祝寿。店家先是给他回了一封信,让他把母亲的脚样及鞋款寄过来,几天后,店里的伙计拿着从邮局取回的鞋样和鞋款,挑好鞋,再买一尺半包装布,把包裹缝上、写好地址、寄出,最后再写一封信告诉他:“您寄来50元钱,鞋35元。邮费3.5元,剩余钱寄回。”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60年代,青年画家克劳德只身来到巴黎。同样学画的好友大卫听说他来了,建议他去卢浮宫临摹陈列在里面的大师画作。那天,两人来到卢浮宫,见很多画家已在自己仰慕的大师画作前临摹,大卫也急忙加入他们的行列。克劳德参观完大师们的画作,却一声不吭地走到一扇窗户跟前,开始眺望远方。3小时过去,大卫临摹完了一幅作品,见克劳德还站在原处,惊讶地问:"绝好的学画场所,你怎么不动笔?"克劳德没吱声,仍旧望着天空。  相似文献   

18.
吴作人先生经常被问到一生中对他的艺术创作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西行。因为前往敦煌和西部进行临摹与写生,使他完成了个人油画风格的改变。西行期间和之后,吴作人先生创作了大量和藏地有关的作品,其中,牦牛题材是他最爱创作的主题之一,此次捐赠给西藏美术馆的牦牛图就是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 ,原武汉市市长、市委书记、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黎智同志 ,因病于 2 0 0 1年 8月 1 8日在武汉逝世 ,享年 80岁。黎智同志 1 92 2年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 ,从青少年时期起 ,就接受进步思想 ,追求革命真理。抗日战争时期 ,他长期坚持党的地下工作 ,积极发动群众 ,宣传进步思想。解放战争时期 ,他历任中央南方局青年组组员、平津学委会书记、天津行动委员会书记、天津青年委副书记 ,坚持在白区开展学生运动和城市工作 ,为组织迎接天津解放做了大量工作。武汉解放后 ,黎智同志历任中南局青…  相似文献   

20.
渔父 《贵阳文史》2009,(5):36-38
王闿运心里的疙瘩是在天津郁结的。他是从天津回乡途中经过苏州,而这次天津之行,完全不是自己预想的结果.可以说碰了个不大不小的软壁。事情经过是这样的:黄彭年在光绪八年荐举外放后.莲池书院山长一时暂缺,据王树柑说,他与吴汝纶“共荐张廉卿先生裕钊来主此席”,张裕钊和吴汝纶都是桐城派的主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