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本的FTA战略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第3次FTA浪潮的掀起,日本的通商政策开始出现转变。从以多边体系为中心的通商政策,逐步转向双边、区域、多边共同推进的多层次的通商政策。日本在本地区推行以本国为中心的FTA战略,战略设计上置中国于优先顺序之外,协定内容中将农产品最大限度的采取例外处理,政策制定上又受到传统的战略盟国美国的牵制。在今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及中日FTA问题上,日本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问题仍将是主要障碍。而且,中日两国争相与东盟缔结FTA的结果使东盟的中心地位更加明显,长期维持这种结构会导致贸易和投资转移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虽然七七事变前日本侵华政策是一个不使人感到陌生的题目,但从目前的研究中仍能看到有些概念不够明确,有些理解囿于某种定式的现象。对此,本文将谈点一孔之得。一日本“分治华北”的政策起于何时有的文章把“分治华北”与华北自治运动”混为一谈,认为《塘沽协定》时,日本并未形成“分治华北”的政策。此说不妥。日本图谋华北,其来有渐。大量的历史材料说明,日本对与“满洲国”相毗邻的华北甚为关切。重光葵承认对华北的“政治工作”“是在建立  相似文献   

3.
《塘沽协定》与“华北自治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塘沽协定》与“华北自治运动”都是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制造的重要事件,从日本侵华政策的角度去考察,可以看到,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本文将就此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4.
塘沽停战协定,是1933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在长城抗战失利后,与日本签订的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塘沽协定的签订,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对日政策由妥协到有限的抵抗,  相似文献   

5.
安全观的变化是透视安全政策以及安全政策形成的重要根据。战后日本安全政策的形成既有延续的一面,也有变化的一面。本文将其划分为两个时期,并从区分的五个不同阶段入手,在沿用传统日本安全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从安全目标、手段及其与当时政治情势关联的视角对日本安全观的发展进行了透视。本文与其说是对日本安全观变化的一个历史性的梳理,毋宁说是对不同时期安全观变化和延续及其形成动因进行的一种必要的区分,希望以此揭示出影响日本安全政策变化的主要的、核心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不同时期的序列变化。  相似文献   

6.
美国结束太平洋战争的战略与原子弹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结束太平洋战争的战略与原子弹的使用戴超武罗斯福时期美国远东战略的基本点是:迅速击败和削弱日本,为美国在战后远东政治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铺平道路。基于上述考虑,罗斯福采取了与苏联合作的政策,依靠美苏地面部队的进攻,使日本无条件投降。雅尔塔协定便是美...  相似文献   

7.
一般说来,地域开发政策是指日本政府对国内某些拥有开发潜力的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较大量的行政投资、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工业剌激计划、改善私人企业经营条件,并由此引导私人企业进行投资经营的经济政策。作为一种经济政策,它实际上是所谓区域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大致相当于其中的区域发展政策,并兼及区域调整政策的某些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政府将地域开发政策与其它经济政策相互配合使用,为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因而研究日本地域开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征对于理解日本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我国…  相似文献   

8.
十月革命爆发后,东西方各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其中日本企图借机独占苏俄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1918年5月16日与19日,日本诱逼中国政府先后与其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和《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依据协定,日本军队可以进驻中国境内,可以使用中东铁路。这样,在入侵中国东北的同时,随时可染指苏俄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  相似文献   

9.
曹晋芳 《神州》2012,(9):122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在占领初期,美国为打击日本法西斯势力,对其实行了"打击,限制"政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美国改变了其战略方针,对其进行"扶植",这在客观上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本质上讲,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前提的,他不可能也决不允许日本强大成为自己的对手。本文试图从美国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起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一政策对日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纵横》2007,(9)
《十校宣言》的历史背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大好河山落入敌人之手。1935年《何梅协定》后,日本不断向华北增兵,加紧策动华北"自治",妄图建立第二个傀儡政府。而南京国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至1930年,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伪满洲国成立后,伪满政府倚仗日本关东军,强行侵占了我国东北各地海关。中国东北地区长期出超的局面在1933年反转,并且入超额出现扩大趋势。伪满政权极力促进所谓的“日满一体化”,使得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更加向对日贸易集中。随着列强的经济利益争夺日趋白热化,伪满洲国逐渐步入统制贸易之途。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冲击下的德意志帝国对外贸易及其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意志帝国时期,工业逐步确立起在德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由于工业化的冲击,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对外贸易量和外贸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德国逐渐成为外向型经济国家。与此同时,德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出现了因时而进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尽管中日两国关系内部的经贸合作关系与政治协作关系,在发展上长期处于不平衡、不协调的亚健康状态,但是中国从双边经贸合作的大局出发,一直在积极促进两国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协调发展。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区域性外在作用的促进结果。值得一提的是,中日两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亚“10 3”合作机制、中日韩三国合作框架、中日俄三国利益关系的推进上,都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与广阔的合作前景,从而在外部形成了中日两国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目标的区域促进环境,有利于双方在2008 ̄2010年间达到2 000亿美圆的经贸合作额度。  相似文献   

14.
六十年代中日民间贸易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 ,中日之间建立了友好贸易和备忘录贸易两条民间贸易渠道。友好贸易 ,是中方出于中日友好的诚意 ,与承认政治三原则、主张中日友好的日本企业的贸易 ;备忘录贸易 ,是中日之间以备忘录的形式发展起来的贸易。友好贸易和备忘录贸易推动了 6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早日正常化 ,在中日关系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ere is under way a worldwide greening of industry, driven by the huge demand generated by China and India as emerging industrial giants whose growth cannot be accommodated by ‘business as usual’ fossil-fuelled development—for reasons having as much to do with energy security as concerns over global warming and climate change. While the role played in this process by fiscal and industry policies (e.g. carbon taxes and other market-based incentives) is well understood (even if not pursued currently in Australia), the potentially powerful leverage to be exercised by trade policy is under-recognised. There are some positive developments such as a proposed Environmental Goods Agreement being discussed in Geneva, while there are negative developments embodied in various bilateral and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such as the proposed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agreement, to which Australia has committed itself. There are rising levels of conflict over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measures, in actions brought at the WTO against countries looking to promote green industries through measures like 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s being attached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r by countries imposing border tax adjustments against exporters who allegedly fail to implement carbon taxes. The issues involved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possible ways forward are proposed, along with some implications for Australia.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中日两国贸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即中国对日本出口的食品及矿产等初级产品在对日出口总额中降到不足一成,而纤维产品贸易以几乎每年占中日贸易额的20~30%的速度强劲发展,推动了两国贸易总额的迅速增长,但同时也引起贸易摩擦。尽管纤维产品贸易由垂直贸易分工向初级水平贸易分工发展,以及密切的依存关系两大特征,使中日两国避免了在该领域的贸易战,但是,如何在互补性贸易结构中寻求更多的合作领域以减少贸易摩擦甚至避免贸易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中日纤维产品贸易带来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贸易要有一个大的发展"的号召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开始启动,中外贸易团体往来频繁,中国政府在完善原有对外贸易机构的同时,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派出国小组国外调研、定期举办商品交易会等方式,为发展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条件。由此,1976~1978年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并同世界上许多国家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的基础,为后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Governments, upon assuming office, most often seek to refocus foreign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preferences of the new prime minister and the primary means of accomplishing this has been to release a white paper outlining the priorities of the new government. This article will demonstrate that discussions of trade issues reinforce existing studies questioning the innovation and impact of white papers. The purpose of this analysis, however, is not to dwell on the utility of white papers and foreign policy reviews but instead search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why trade policy is discussed in an unoriginal and superficial manner. The focus of the article is on the period from 1968 to the present.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I challenge the conventional view that trade agreements act as a major constraint on Australia’s industry policy options. Through a comparison with South Korea – a country with similar trade obligations to Australia – I find that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retains significant room to move in the industry policy sphere. However, Australian policy-makers appear far less willing than their foreign counterparts to use that space. To explain Australia’s comparative industry policy in-activism, I move beyond broad-brush explanations centred on ‘liberal ideology’ to explore the ideational, institutional and structural obstacles to the pursuit of a more proactive industry policy approach on the part of Australian policy-mak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