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布谷鸟的第一声啼鸣从嫩绿的山坡上传来那天,我沿着绸带似的盘山公路,来到了故乡阿细西山。呵,故乡人民喝上清泉水啦!一条条钢管象传说中的水龙神,从山林深处飞出来,忽而爬上山坡,忽而驰向平地,忽而飞跨山谷,忽而钻入深箐,把一股股洁净的山泉,引出老林,引进村寨……我俯下身子,用湿透汗水的手轻轻摸了摸黛黑的铁龙,顿时爽气骤生,凉意沁心,仿佛清丝丝的泉水从我的身上淌过。  相似文献   

2.
《淮南子·原道訓》云:夫太上之道……得以利者不能譽,用而敗者不能非。收聚畜積而不加富,布施稟授而不益貧。旋縣而不可究,纖微而不可勤。累之而不高,墮之而不下,益之而不衆,損之而不寡……  相似文献   

3.
唐史所见张建章其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史所见张建章其人陈光崇《旧唐书》卷180《李全忠传》云:李全忠,范阳人,广明中,为棣州司马。有芦生于室,一尺三节,心恶之,谓别驾张建曰:"吾室生芦,无乃怪欤?"建曰:"芦,茅类,得泽而滋,公家有茅土之庆,殆天意乎?其生三节,必传节钺者三人。公勉树功...  相似文献   

4.
《三国志》纠谬一则李勃中华书局校点的《三国志》卷四十三《蜀书·李恢传》云:"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章武元年(公元221年),降都督邓方卒,先主问恢:'谁可代者?'恢对曰:'人之才能各有长短……臣窃不自揆,惟陛下察之。'先主笑曰:'孤之本意,亦...  相似文献   

5.
窟窿峡探幽     
田瞳 《丝绸之路》2008,(6):23-25
沿河西走廊西行,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比比皆是,但在大西北以戈壁大漠为主调的广袤背景上,旖旎的自然风光就很鲜见了。这时,当你在西行路上忽而看到景色如画的窟窿峡时,就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妙了。  相似文献   

6.
六、旌善艾恶的恩威绳尺王瓒序李东阳咏史乐府云:“撷往事以立题,据本义而生说,……多或数十言,少或二三语,微而显之,偏而正之,皆可以开悟人心,翼树伦纪。似淡实腴,似迩实远,言有尽而意无穷。或美或刺,有以嗣风雅之遗音;一褒一贬,有以寓春秋之微法。”两千年咏史大家的上万篇作品,多有劝善戒恶、扶正抑邪的社会功效。瞿佑《归田诗话》辑有无名氏撰《咏岳飞墓》排律一首云:“北狩君亲近,南迁将相夸。偷安依凤(山献),抱恨寄龙沙。咨岳归神器,遭秦载鬼车。”结句云:“太师坟上土,遗臭遍天涯。”瞿氏注云:盖江海自蔡州回,驻军牧牛亭,命军士于秦桧冢上便溺以快意,人因谓之‘遗臭冢’云”。清计发有《吊岳鄂王  相似文献   

7.
《颜氏家训》卷一《后娶篇》云: 江左不讳庶孽,丧室之后,多以妾媵终家事;疥癣蚊虻,或未能免,限以大分,故稀斗阋之耻。河北鄙于侧出,不预人流,是以必须重娶,至于三四,母年有少于子者。后母之弟,与前妇之兄,衣服饮食,爰及婚宦,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为常。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子诬母为妾,弟黜兄为佣,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悲夫!  相似文献   

8.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有,“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鸟。”三足鸟载着太阳升起和降落,鸟对于崇拜太阳的东夷族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有:“殷契,母曰简狄……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鸟是商代祖先崇拜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9.
(一)木活字明代木活字印刷比元代大为流行,尤其万历年间(1573—1619年)印本更多。明胡应麟(1551—1602)云“今世欲急于印行者,有活字;然自宋已兆端,……今无以药泥为之者,惟用木称活字云。”清魏崧云“活板始于宋……明则用木刻。”清龚显曾云“明人用木活字板刷书,风乃大盛。”从以上三人的说法,以及流传的实物来看,明代的木活字确是比较普遍的。  相似文献   

10.
雪窦佛缘     
沿着如一袭斑斓彩带蜿蜒漂浮于云间的盘山公路飞驰,弥望的是岩壑、林泉、翠峦,车到写有"应梦名山"的御书亭时已近黄昏,极目远眺,仿佛不在人间。此时才真正感觉到是进了雪窦山。雪窦山,好一个名字,这是四明山脉的灵气在这里凝聚,凝聚的山上乳峰呈窦,水如乳从窦而出,仅闭上眼睛幻化,也足够一生的回味和把玩。 山尖撑起湛蓝湛蓝的天,林梢裁开一朵一朵的云,又有薄如蝉翼的山岚交织,忽而为云忽而为岚。车子在去到雪窦寺的盘山公路上绕着山腰转来转去,蓝天绿阴中,不知  相似文献   

11.
当今之世,市场大潮汹涌澎湃,在有些人的眼里,仿佛是一夜之间,数千年的传统堤坝轰然坍塌。伴随着国有资产的巨量流失,暴发户们一个个拔地而起,趾高气扬。有论者以为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已就此完成,而社会也大有承认其既得利益,“下不为例”之势。无怪乎恪守传统的道德之士瞠目而结舌,大呼“上当”那么,他们上了谁的当呢﹖他们以为上了圣人的当。圣人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亚圣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理圣云:富,人之所欲也,苟于义可求,虽屈己可也;如义不可求,宁贫贱以守其志也。非乐于贫贱,义不…  相似文献   

12.
《元史》卷一九《成宗纪》大德二年 (公元 1 2 98年 )五月己酉条载 :“诸王念不列、妃扎忽真诈增所部贫户 ,冒支钞一万六百余锭 ,遣扎鲁忽赤同王府官追之。”同书卷二○《成宗纪》大德五年六月条又载 :“赐诸王念不烈、妃札忽而真所部钞二十万锭。”大德五年七月条又云 :“给诸王妃札忽而真及诸王出伯军钞四十万锭。”《元史·成宗纪》这几处提到的诸王念不烈 (列 )及其妃扎忽 (而 )真不见于《元史·宗室世系表》和《元史·诸王表》 ,限于资料 ,中外学者也从未涉及这一问题 ,其世系所出、分地所在始终是治元史者存疑的问题之一。笔者在研究…  相似文献   

13.
清同治六年《通城县志》所载总纂胡洪鼎先生写的《纂修通城县志序》,对修志人员和志书质量的要求,提得很明确,今天读来,仍然有启发。《序》的全文是:“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也。而修志即与作史无异,盖亦必兼乎学、识、才三者,然后能无弊也。通邑志书,由元而上无传,创于明弘治初年,继讫于国朝乾隆二十九年。道光甲辰,前宪林公泽夫谕邑孝廉郭珊屏等重辑,稿具而未成书。盖至于今,而水逝云卷者,百有余岁矣!虽山川未改,或丰采靡追,有心者论焉!同治四年,乙丑,上宪叠檄催各郡县修志。我邑侯慕翁先生,以中州名进土,重在斯主,…  相似文献   

14.
记得童年时代,有一次爷爷给我上课,不知怎么联系到大理石,他念道:“苍山之石,腻如切脂,白质黑章,有山川云物之状……”石而“腻如切脂,白质黑章”,就够奇的了;石而“有山川云物之状”,这就更奇了。于是死活要问个究竟,爷爷被纠缠不过,翻箱倒筐,“请”来了徐霞客,断章取义,又给我讲了一段:“净土庵……佛座后有巨石二方……各方七尺,厚寸许。北一方如远山阔水之势,其波流潆折,极变化之妙,有半舟置尾烟汀间;南一方如高峰叠嶂之观,其氤氲浅深,各臻神化……”  相似文献   

15.
车子行进在北英格兰广袤的土地上,忽而艳阳高照忽而大雾弥漫.放眼望去,是一幅壮美的英式乡村图景:色彩厚重的老式庄园,悠然吃草的羊群……风卷着来自北大西洋的湿润空气,拂过起伏延绵的绿色,将一首田园诗落笔于此.  相似文献   

16.
从汉简看汉人逃亡匈奴之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进入匈奴的汉人是很多的,其中有战败被俘的,有因故率军投降的,有戍卒边民被掳掠的,有出使匈奴而被留其地不回的,亦有相当一部分是因种种原因非法越境逃亡匈奴地的。据《汉书·匈奴传》,元帝时候应对匈奴事状云:“……设塞徼置屯戍,非独为匈奴而已,……往者从军多没不还者,子孙贫困,一旦亡出,从其亲戚。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闻匈奴中乐,无奈候望急何!’然时有亡出塞者。盗贼桀黠,群辈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则不可制。”此涉及汉人逃亡匈奴之三种情况:一是因故没入匈奴之吏卒之子孙不堪贫困,投奔其身在匈奴之亲戚者;二是边人奴婢难忍煎熬者因近匈奴地而亡入;三是触犯律令之盗贼为彻底摆脱受追捕之窘迫境地,亡入匈  相似文献   

17.
德符之思     
李红霞 《收藏家》2006,(5):16-18
“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说文曰:玉,石之美,有五德……是玉与石所异惟德耳。管子云:玉有九德。聘义云:君子比德于玉。其说视汉儒尤详焉。若言符,则王逸王部论以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脂肪黑如纯漆为玉之符是已。于今思之,言德尚矣,言符末也。后世有膏(窃)玉之名而不知其非者,皆符为之也。故玉贵德不贵符,然此亦惟为知玉者言之,必执是以为衡。……名玉者愈多,则玉之真愈掩。”—《石雅》章鸿钊第一次接触到“首德次符”与“忽德重符”这两个词是在杨伯达先生的文章中,推崇前者、批评后者。笔者望文生义的将“德”与“符”的含义理解为玉文化的…  相似文献   

18.
“羲和捧日、常羲捧月”画像石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南阳汉代画像石中,有一种画面为两个人首蛇身的交尾神祗手举日、月的画像石(图一),旧说释之为“羲和捧日、常羲捧月”。其立论的文献依据出自《山海经·大荒南经》,此书云:“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同书的《大荒西经》又云:“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近年来出版的各种南阳汉画像图录均从此说,似乎已成定论。  相似文献   

19.
太平县志八卷清刘崇元修张枚等纂清雍正三年刻本 (《联目》110页) 按,此志雍正三年刘崇元序曰:"有侧席而言者:维邑有志,我幔亭张侯业于康熙己亥之夏网罗散(山失)参互考订,凡我平邑德行可风,品诣足述者,类皆辑之于志,以示不忘,其书已告竣云。余欣然亟取而阅之,始自地理,卒子艺文,书凡八卷。……越乙巳,簿书之暇,复取志而读之。读未竟,辄爽然如有所失者。夫平之经制万古不磨,若平之孝弟节义、乡举里选何岁无之。自己亥以迄乙巳,七载之间,其光邦家而荣史册者谅不乏  相似文献   

20.
张文捷 《南京史志》2023,(15):42-43
<正>“停!停!停!听着,这首曲子可不是这么弹——节奏、轻重、踏板……在你的曲子里,每一部分都是割裂的,就好像你和琴只是硬生生地接触,一点儿默契都没有。”《沂蒙山小调》才弹了一小半,就硬生生地被老师打断了。听着老师每次课都大同小异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