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唐元和十年(81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成为连州主政官。连州作为刘禹锡人生中的重要"驿站",为他以后成为文学大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当年,刘禹锡从京城长安来蛮荒化外之地的连州已感惊惶,到连州后,对于连州城西方向的瑶山瑶族,心里更是充满了神秘感。为广泛接触瑶族民众,刘禹锡在认真治理政事的同时,注意观察了  相似文献   

2.
提起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凡知书者是无人不晓的。至于《陋室铭》是怎样写出来的,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唐贞元年间,刘禹锡任监察御史时,曾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他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县通判。按规定,刘禹锡应住衙门内三间三厅之房。但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被贬之人,便安排他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居住。对此,刘毫无怨言。但刘禹锡是个文人,根据住地景况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门上。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  相似文献   

3.
许晓忱 《神州》2013,(9):14-14
本文结合刘禹锡的生活环境,通过对其部分作品的分析,主要是他的《天论》以及一些诗歌作品,从四点阐明了刘禹锡创作思想,讲述了他不同寻常的个性,以及不屈不挠、昂扬勃发的意志。  相似文献   

4.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曾谈到刘禹锡贬播州(今贵州遵义),“非人所居”。刘禹锡因亲老,柳宗元准备以柳州同他换播州。唐时的贵州看起来真是“非人所居”的地方。读刘禹锡《送义舟师却还  相似文献   

5.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与刘禹锡等八个革新志士都被贬为州郡司马,史称“八司马”。时过十年,柳、刘及韩泰、韩晔、陈谏等五名幸存者才得以奉诏进京,但随即又分别遭贬至更荒远的柳州、连州、漳州、汀州、封州任刺史。这首诗就是柳宗元于是年夏天,在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到达贬所柳州后寄赠其他四人的作品,是诗人在经历这场变动后真实心情的写照。  相似文献   

6.
张夏青 《神州》2013,(1):13-13
白居易的闲适诗主要是其被贬江州司马前后所做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两个时期的风格迥然不同,前一个时期主要是悠闲之乐,当然也有一些视图险恶的内容,后期的可能受到被贬的影响多为乐天知命、明哲保身制作,他的闲适诗有着很强的云卫星,留露出一种自然清理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论述了白居易的闲适诗,论述了他的特点和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7.
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先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州刺史。被贬永州期间,曾经为兴安作了一篇隽永的散文——《全义县复北门记》。然而,他是否到过兴安灵渠这一问题,一直未有定论。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考证后,得出最新结论:柳宗元肯定到过兴安灵渠。  相似文献   

8.
刘禹锡是中唐杰出的思想家和学家。与唐代大多数有成就的诗人一样,刘禹锡并不甘心将自己的人生角色仅仅定位为“士”,他强烈渴望在政坛上树立起自己的丰碑,“故厚自淬琢,靡遗分阴’,积极投身于王叔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横扫安史之乱以来的中唐弊政,实行一系列进步措  相似文献   

9.
《西藏人文地理》2014,(2):160-160
柳叶刀,《西藏人文地理》特约摄影师,擅长藏地风光摄影,作品大气磅礴。自2006年他就开始拍摄林芝,是中国最早拍摄林芝桃花的摄影师之,并且在各种平面媒体,特别是在全球最大中文摄影网站色影无忌上连续多年发布林芝桃花、雪山专题,浏览量达到几十万次,对林芝以雪山、桃花为特色的春季旅游产生了很大的宣传作用。很多摄影师和游客就是看了柳叶刀的摄影作品才跟随他的脚步来林芝来旅游采风的。  相似文献   

10.
丛绿 《中华遗产》2006,(2):142-142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82岁的张明申老先生床头高悬着唐代名士刘禹锡的《陋室铭》。他  相似文献   

11.
刘禹锡与花     
在中唐诗人刘禹锡坎坷的一生中,长安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他居处京华,还是谪居外省,长安都是诗人心中一个不变的情结,长安因此也成为了诗人诗歌创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以刘禹锡与长安有关的诗歌,特别是其中所描写的"长安之花"的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再现诗人出、入长安的活动情况,通过其对长安具体风物的描绘,进而探究这些因素对诗人诗歌作品内容、情感和诗人心态的影响,从而论证长安这一特殊地域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望夫石传说古今流传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芸 《民俗研究》2007,19(4):162-188
一、引言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望夫石"《刘禹锡集》卷24这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吟咏望夫石的一首诗。为这块眺望千年的望夫石留下笔墨的又何止刘禹锡一家?李白也写过,白行简也写过,王建也写过,许多的诗人词人为它驻足心动过。这就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望夫石。  相似文献   

13.
《文苑英华》所收署名为刘禹锡的《平权衡赋》是刘禹锡中进士时所作试文。由于一系列具体原因,此文未被现行刘集收录。通过考查此文未被收录之原因,我们可以了解宋代刘集编纂的具体情况,进而更好地认识宋代刘禹锡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14.
庄小燕 《文史月刊》2010,(12):44-44
<正>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刘禹锡和李绅过从甚密。李绅曾做过"司空"的官,刘禹锡做过苏州刺史。有一天,李绅邀请刘禹锡到府上喝酒,席间命歌妓以歌舞劝  相似文献   

15.
《西藏人文地理》2014,(4):156-160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早在几百年前就在他的情歌里提到林芝的桃花比美人还美!每年的3、4月份西藏大部分地区还未退去冬日的银妆,巍峨的雪峰也还覆盖着茫茫白雪,但此时林芝的桃花已如醉霞绯云般地竞相绽放于枝头,开遍山野的桃花如同粉红色的海洋,她的美是大气磅礴的,那画面如同世外桃源般给人安逸,又如同油画中的风景浓墨重彩,林芝的桃花始终引得无数影友纷至沓来,寻找自我心灵中最纯净的人间仙境。  相似文献   

16.
唐代思想家、文人与佛教僧侣多有交往,刘禹锡是其中之一。其《刘宾客文集)第二十九卷有《送僧二十四首》,其它卷还有几篇送僧人的诗和为高僧写的碑文。读这些诗文,可以使我们具体了解刘禹锡与僧人交往的情况,理解刘禹锡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陶敏  罗筱玉 《古籍研究》2000,(2):16-20,31
蒋维崧、赵蔚芝、陈慧星、刘聿鑫诸位先生合作撰著的《刘禹锡诗集编年笺注》(下简称《笺注》),已于1997年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笺注》较为广泛地吸收了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刘诗编年,并作了较为详细的注释,筚路蓝缕,功不可没。但由于前此刘禹锡诗集尚无详注本(瞿蜕园《刘禹锡  相似文献   

18.
诗人早年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又被放到比永州更加遥远偏僻的柳州。这首诗就是他任柳州刺史时所作。长期生活在被流放、被迫害的抑郁不平中,他那痛苦的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无法排遣的。当他陪同远道而来的浩初上人游览柳州山水时,潜意识里仍是那挥之不去的“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  相似文献   

19.
《文史月刊》2010,(12):54-54
<正>北宋时期,文学家黄庭坚力主恢复和继承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被贬涪州(涪陵)期间,他"欲尽将杜子美两川峡诸诗,刻碑藏蜀中"。  相似文献   

20.
马鑫  任天宇  孟鑫 《神州》2013,(24):21-21
苏轼两次被贬杭州,他在杭州上任时作了大量的山水诗。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生涯是苏轼人政治之低谷,却为其思想性格之高境文学成就之颠峰。从这些诗歌中可以看出他山水诗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也可以了解到这些山水诗是他在杭州生活的缩影,更重要的是从中可以窥见他“登山有道。观水有术”以及融入自然又超脱自然的情感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