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4年3月26日上午,一座再现1936年震惊海内外的“七君子事件”中的七位主角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形象的大型青铜雕像,在上海福寿园落成。雕像落成后,人们不禁又想起了当年的那一幕:1936年5月,沈钧儒、邹韬奋等名人士响应中国共  相似文献   

2.
1936年 11月 22日深夜,国民党上海当局 动用警察和“西捕”,将“全国各界救国会”的沈钧儒、章乃器、王造时、李公仆、邹韬奋、沙千里、史良等7位执行委员逮捕,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 事件发生后,救国会的负责人四处打探消息,了解他们的下落,采取紧急措施营救,可是一无所获。第二天上午,章乃器夫人胡子婴找到上海《立报》主编萨空了,请求披露7位爱国人士被捕的消息。萨空了不顾个人安危,24日就在头版显目位置发了消息,一时震惊了上海,波及到全国各地。 孙夫人宋庆龄得知此事后,于26日发表严正声明:…  相似文献   

3.
1936年全国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要负责人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遭到蒋介石反动当局逮捕,身陷囹圄。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事件”。  相似文献   

4.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著名的爱国学生运动。×日为探讨救亡大计,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陶行知、李公补、周新民等十人在上海组织以星期聚餐会形式的秘密小组(简称“十人秘密小组”),旨在讨论救亡大计,即救国会的前身。(《救国会》) 12日上海文化界由马相伯领衔,由沈钧儒、章乃器、王造时、李公朴、邹韬奋、陶行  相似文献   

5.
提到“七君子”,人们自然会想起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事件”(1936年11月国民党当局逮捕上海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而上饶集中营的“七君子”,却鲜为人知。 由来 上饶集中营里的“七君子”,是指囚禁在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特别训练班”里被编为“文化组”的吴大琨、郭静唐、冯雪峰、王闻识、计惜英、叶苓、杨良瓒。这七个人都是皖南  相似文献   

6.
1936年11月23日,上海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七君子"被捕事件。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七位领袖人物,即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王造时、史良、沙千里、邹韬奋,因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被尊称为"七君子"。他们被捕后,全国各界义愤填膺,纷纷提出抗议。上海和苏州的20位著名律师挺身而出,  相似文献   

7.
“七君子”是人们对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仆、王造时、史良、沙千里的尊称。他们因主张抗日救国而在1936年11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成为震惊中外的政治冤狱。这七位爱国志士在狱中和法庭上威武不屈英勇斗争的事迹,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但对于他们各自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历程,一直缺乏系统的记述和研究。象章乃器、王造时这样的人物,则  相似文献   

8.
李公朴被暗杀案发生在1946年7月11日的晚上。李是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在云南省昆明市区的街道上被特务枪杀。回顾1936年11月22日,上海发生救国会的“七君子案”,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王造时、史良、沙千里、邹韬奋等七人被蒋介石逮捕,轰动全国。当时,李公朴是反蒋的革命民主力量的人物。  相似文献   

9.
王健 《炎黄春秋》2014,(8):68-73
1949年2月平、津解放,沈钧儒等从东北到达北平。我是3月下旬,随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进城的。李维汉和李克农商议即派我去给沈钧儒担任政治秘书。4月间,刘少奇去天津调查工商界情况。这期间千家驹和章乃器也去了天津,并参加刘少奇召开的一次座谈会,研究天津工商界特别是资本主义剥削问题。千和章提出一些意见,有些意见是比较“左”的。  相似文献   

10.
1957年,有份资料集名为《章乃器反共三十年》,这是配合“反右斗争”编写的材料。章乃器遭到了全国范围的批判,一夜之间就成了“极右派”、“反共老手”。纵观章乃器的一生,他恰恰是一位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二十多年的冤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得以昭雪,尽管此时章乃器的生命之火已经熄灭,然而他的事迹和他的名字将永载于中国史册。热血沸腾追求革命章乃器,1897年3月4日出生在浙江省青田县小源村的一个破落乡绅家。原名章埏,后因读《老子》有“陶人埏埴以为器”一语,遂改名“乃器”。章乃器的祖父章楷,是清同治年间浙东名士…  相似文献   

11.
2004年3月26日上午,救国会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史良、王造时、沙千里“七君子”青铜群像在沪上福寿园文化主题公园落成。“七君子”的后代们作为嘉宾躬逢盛会,不少人已是白发苍苍,我是第二代中最年轻的一位。缅怀先人们为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奋斗的历史,感慨系之。当日下午有一座谈会,遂发表感言。现加以整理补充,草成此文。  相似文献   

12.
朔风呼啸,黑云压城。1936年冬,日寇步步入侵,必欲亡我。国民党当局妥协媚外,更以扼杀抗日救亡运动取悦于外敌。 昏黄灯光下,上海市警察局大铁门悄然洞开,警车鱼贯而出,拐上马路,只一瞬间,便已无影无踪。11月22日深夜,上海警方根据最高当局指令,在没有拘票的情况下,非法逮捕了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  相似文献   

13.
许水涛:我在中学时代就从“七君子事件”中知道章乃器先生的大名,粗知历史之后,又得知他是1957年钦定、后被改正的右派。关于他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虽然已有文章披露。但我想,从您的角度谈,既有带着感情色彩的亲人的视角,也有带着理性成分的学者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新记《大公报》首任总编辑张季鸾上庐山不只是三次,下面记叙他三次上庐山,因为事涉中国近代史三次重大事件,故旧事重提,仍有兴味。(一)上海救国会成立于1936年1月28日,正值上海淞沪抗战四周年之际。救国会主席沈钧儒是《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故交挚友,早在1919年,张季鸾在上海《中华时报》任总编辑时,沈钧儒是这家报纸的主笔,两人友情甚笃。但他们两人,在当时形势下,在是否立即抗战的问题上却各有主张。后来的人称沈为“热思维”,称张为“冷思维”。早在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大公报》召集全体编辑开会,张在会议上宣布《大公报》今后编辑方…  相似文献   

15.
李公朴(1900—1946),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原籍江苏省扬州,生于镇江。“九·一八”事变后,致力抗日救国运动和群众文化教育工作。1936年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被推荐为负责人之一。同年11月22日,李公朴同沈钧儒、邹韬奋、史良、沙千里、章乃器、王造时七人因救国罪被捕入狱,历时八个月之久,于1937年7月31日获释。李公朴先生获得自由后不到一个月,也就是1937年8月29日开始,到1940年,先后四次来山西。李公朴在山西期间,曾两次察访吕梁山南端,黄河东侧的乡宁山区。李公朴第一次来乡宁山区是1…  相似文献   

16.
沈钧儒先生与邹韬奋先生是在1935年12月27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成立大会上相识的,韬奋在他所著的《经历》一书中曾有记述:“我记得那时是文化界救国会开着成立大会,沈先生做主席,我那时还不知道他的年龄,也不详细知道他的平常,只看见他虽有着长须,但是健康的体格、洪亮的声音、热烈的情绪、前进的意识,都和青年没有两样。”此后,上海文化界救国会逐渐发展为上海救国会乃至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由于参加救国会的关系,沈钧儒与韬奋的来往渐渐频繁,彼此间的友谊也日益深厚<那时,沈钧儒先生每次参加抗日游行示威,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  相似文献   

17.
王学平 《文史天地》2006,(10):14-16
称鲁迅先生为“民族魂”,这是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干事、时年23岁的姚士彦的杰作,但却是奉了沈钧儒先生指派的结果。本文介绍了沈先生为鲁迅治丧和维权的事情,展示了这两位伟人感人至深的友谊。  相似文献   

18.
章乃器,这位中国现代史上的传奇人物,是著名银行家、实业家、政治活动家,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他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人之一,闻名中外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1952年,章乃器担任政务院粮食部部长,成为新中国首任粮食部长。章乃器以其突出的工作业绩,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表扬。毛泽东称粮食部的工作是“后来居上”。周恩来则请章乃器向各部门领导人介绍粮食部的工作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9.
报人邹韬奋     
周利成 《百年潮》2022,(5):76-82
<正>1944年7月24日,年仅48岁的著名记者、出版人邹韬奋在上海病逝。全国新闻界获悉后,纷纷在报刊上撰写文章、诗歌、挽歌。1946年7月20日第33期《风下》周刊还出版了“民主战士青年导师邹韬奋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特辑”,刊发了沈钧儒、胡愈之、郑振铎、茅盾、黄炎培、陶行知、沈兹九、陈仲边、金丁、胡守愚、杨骚、殊群、丝丝等十余位友人、  相似文献   

20.
“还我河山”引起我的无尽思念──兼纪念父亲沈钧儒诞辰120周年沈谱《新文化史料》的主编问我有无父亲沈钧儒的手迹“还我河山”,并希望我加以说明。从而引起了我的无尽思念……。今年是慈父诞辰120周年,适逢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这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