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招》的作者是谁?历来说法不一.大概在王逸注《楚辞》时,它的著作权就不甚清楚了.《楚辞章句》是这样说的:"《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日景差,疑不能明也."既说为屈原作,又说可能是景差作,没有肯定.后世的《楚辞》研究者也为此大伤脑筋,化了不少精力去解决这个疑难.不过,历来研讨《大招》的人,或者仅取景差作一说,把"疑不能明"变成了"明";或者取"《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一说;或者干脆抛开王逸之说,提出  相似文献   

2.
晚明时期著名戏曲家沈璟所撰<古今词谱>,是清代万树<词律>和王奕清等奉敕编撰<康熙词谱>之前规模最大的一部词谱.沈璨作为著名戏曲流派"吴江派"的领袖,过去一直被作为曲坛名家看待,他的这部词谱又似乎一直未曾刻印过,所以这部<古今词谱>虽曾见诸文字记载,却从未引起词学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正>世间文化,叙"天"、"地"、"人"耳。古今故事,说"天"、"地"、"人"之相互演绎。谈"地",当离不开山与水。而"山为地之胜",是故,"山文化"贯穿人类始终,源远流长。古今多少事,都在"谈山"中。斗转星移,乾坤互换,沧海桑田,世事变化。前人平川建都,今世无山不城。前人曰:"山高路远,山穷人贫";而今说"山青水  相似文献   

4.
《唐大诏令集》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此书流传至今已非全璧。本文依据《古今合璧事类备要》之征引,辑出《唐大诏令集》佚篇七篇,并对佚篇之佚文、撰时作了辑考,对佚篇之真伪作了辨析,对佚篇之归属作考订,同时对《唐大诏令集》"政事"类下之阙目作了辑补。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曾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总裁李慕松在公司15周年庆典之际对《环球人物》  相似文献   

6.
唐志契,晚明山水画家、理论家,其画用笔清远,有元人风韵。他的山水画被视为摹古一派,风格并不特出。他在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主要来自所著《绘事微言》一书。此书分为四卷,第一卷为唐氏自撰,内容涉及画理、画法、评赏等,见解独到:他重新阐释山水画语境中的"气韵生动";提出继承传统应"师其意而不师其迹";画山水要"看真山水","传神者必以形";强调以"写"来获得"山林逸趣",山水的趣致在"写草书行书"之间,具有"留影"、"写意"等特点;在用笔上,指出"写画亦不必写到";首次提出绘画中的"意境"一说,在中国画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尽管强调山水应写其性情,仍然注重"明理"的重要性,并对其时流派之弊作理性分析。本文拟通过以上内容来探讨唐志契在山水画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物》1979,(1)
"猫蹶"一式,属于"垫上导引类"。古人席地坐卧,原不必作"垫上"与"站式"之分,这只是近人对民间导引的分类而已。从西汉帛画《导引图》看,垫上导引在秦汉时代占有一定的地位。此式原题名文字残损,可见"(?)"字样。释文作"懑厥"或"(亻劳)厥"等。后一字为厥,并无异议。由于古今中医病名有与"厥"字联缀的,医学界的考释者多疑前字  相似文献   

8.
王力平 《文献》2006,(3):41-49
郑樵<通志·氏族略序>在论及姓氏谱系之学的历史时曾做出这样的判断:"姓氏之学,最盛于唐",但他认为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受郑樵此说影响,学者亦多认为五代以后的姓氏谱系之学与前代相比已经式微,后继乏人.然而事实上,入宋以后,姓氏谱系之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9.
《心》是以细致的心理主义的手法对知识分子的利己主义的灵魂进行深入的剖析,凸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矛盾、无奈、孤独以及竭力寻觅"自我"的精神世界。可以说这部小说也是漱石自身寻觅超越"自我"的一种具体的行为体现,是漱石获得"自我本位"论的实践之作。  相似文献   

10.
赵琪 《史学集刊》2012,(3):116-122
从《尚书·周书》的诸篇诰辞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政治家们已经得出天命以民心为依归的观点,并以此来解释夏、商、周三代的历史递嬗。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了该思想,并进一步以其来解释三代以前的历史递嬗。司马迁在思考天人之际时,既继承了周公、孟子的上述天人思想,并以此来解释古今历史递嬗中的"常";同时又有自己更深一层的思考,并以此来解释古今历史递嬗中的"变",从而最终做到"通古今之变"。在此,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与"通古今之变"实紧密结合在一起,而这正是他能够"成一家之言"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正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在《致命的策略》里写道:"说起有意味之物,那必定是场景,正因为是场景,那必定是幻觉,最低限度的幻觉,想象变化、蔑视真实的幻觉,它带着你走,诱惑你或背叛你。"这段话,可以用来为《路边野餐》作一个注脚,毕赣的这场影像游戏,就是用场景制造想象变化、蔑视真实的幻觉,而这部电影,当然是"有意味之物"。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引《诗》四百一十六条,与今本毛诗或同或异.前人对比虽有所研究,然或宗毛、或宗许,难免有失公允.钱大昕说:“今世所行九经乃汉魏晋儒一家之学.许慎生于东汉全盛之时,诸儒讲授,师承各别,悉能贯通.经师之本互有异同,其文异而义可通者兼存之,以俟后人之决择.”《说文解字》引《诗》与今传毛诗异,非许慎以己意为之,实乃有所本.汉代传《诗》者,有齐诗、韩诗、鲁诗、毛诗.今齐、韩、鲁三家诗均逸,唯毛诗得传.然许慎著《说文解字》之时亦得见三家诗,故于三家诗、毛诗兼收并蓄,由此而保存了后世所不易见之资料.利用这些资料探究《说文》引《诗》与今本毛诗异之所在,对《诗经》研究不无帮助.今考《说文》引《诗》与今本毛诗所异为文字假借、古今字、联绵字所致.今择例释之.  相似文献   

13.
《尔雅》古今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尔雅》作为中国语言学史上较早的一部重要著作,引起了古今学者的重视,所以研究《尔雅》者,古今不可胜数,现存的专著就有一百六十余种,论文百余篇。这些专著与论文对于《尔雅》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成就,其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不可抹煞。本文拟就古今《尔雅》的研究作一述评,以见其千余年来我国语言学界《尔雅》研究的得失功过之大概。  相似文献   

14.
<正>《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集大成之作,是中国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瑰宝。历来沉迷于此书的读者、为其皓首穷经的红学家不知几何,却任谁也不敢说自己读懂了《红楼梦》。时至今日,距离曹雪芹生活的时代已有三百年,社会意识、风俗习惯均已发生极大变化,读者再读《红楼梦》,对书中再平常不过的节日宴会、婚丧嫁娶、衣食日用都会感到十分陌生,甚至无法理解,而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这部呕血之作,它的伟大与悲悯,正蕴于一场接一场的节庆宴会、婚丧仪式、妯娌往来、姊妹闲话等日常生活中。可以说,理解了民  相似文献   

15.
《论语·卫灵公》中"小人穷斯滥矣"一句,其中"滥"旧注释为"窃"或"溢",《说文·女部》引作"小人穷斯■矣","滥"作""■,作"■"是,《说文》"■,过差也",意思是"失当","小人穷斯■矣"意思是"小人遇到穷困之境则言行失当"。(《论语·子张》)有"致远恐泥",历来亦不得确解,"泥"当通"迩","致远恐泥"就是"致力于远方,担心、怀疑近的"。  相似文献   

16.
《通俗文》是东汉末服虔所撰中国古代第一部俗语词辞书,在小学史与辞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价值然而由于这部书早已亡佚,有关研究一直不够深入,对此书性质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分歧文章通过将《通俗文》的佚文与《说文》《方言》《玉篇》《正续一切经音义》《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古今辞书进行比较, 发现这部书所收语词不是方言, 而是民族共同语(通语)?不是专门收新字新词或冷僻俗字,而是东汉末正在使用的常用字词,其中有源自古汉语者,有源自方言者,当然更有大量的新字新词?因此认为《通俗文》的性质与《现代汉语词典》相类似,其最重要的性质特色是收词的通语性与共时性  相似文献   

17.
被称作"乾嘉三大考史著作"之一的赵翼《廿二史札记》,是仿《日知录》而作的读史"札记"。钱大昕赞其"记诵之博,义例之精,论议之和平,识见之宏远,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者也"。纵观《廿二史札记》的历史考证特点,具体表现为:统览钩稽、参互校勘的"博"之"记诵";以类相从、线索串连、主题引领的义例选择;客观公正、不存成见的历史评说;疏经重史、以古鉴今的宏远识见。多重的人生经历和无门户之见的学术包容,成就了《廿二史札记》"可坐而言"、"起而行"的"有体有用"。  相似文献   

18.
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是宋代极富民俗特色的诗歌总集,此书广集宋前至南宋初名家歌咏岁时节序之篇什,所收宋诗有的少见甚至不见于他书,因此有益于文学文献与民俗资料的留存与整理,然而由于传抄与流播过程中的笔误或后人篡改,故该书明显存在着作者署名及诗题张冠李戴、一首误作两首、两首误作一首等错讹现象。今试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古今岁时杂咏》为底本,同时参校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所藏明清抄本以及相关的文人总集、别集等文献史料,通过淘汰拣择、互文考释,就《古今岁时杂咏》所收宋诗部分的错讹进行分类且作必要补正,以供学者识之。  相似文献   

19.
《文物》2006年第7期发表了《广州南汉德陵、康陵发掘简报》,文末附有《康陵地宫哀册文碑》释文。经与文中的哀册文碑拓片比照阅读,笔者发现有几处疏漏,现校勘如下。1."符印金而叶运,绍斩蛇之开基。""印金"当是"夘金"之误,"夘"即"卯"之俗字。《古今韵会举要·巧韵》:"卯,俗作卯。""卯金"即刘(劉)姓。古书常用"卯金刀"代  相似文献   

20.
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燕大夫章"起民之暨也"之"暨",当读为"塈",训为息;晋献公欲伐虢章"且少长于君前"之"前",当读为"贱";鲁桓公少章"卒必■之""果以其言■之"之"■",皆当读为"谮",诬陷之义;宋荆战泓水之上章"非德伐回"之"非",当读为"配";吴伐越章"使守布舟"之"布",当读为"甫",训为大;鲁庄公有疾章"■德■怨"之"■",当读为"措",训为弃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