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万 《神州》2013,(15):161-161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和实践观中包含着丰富的有关于生态的思想,这些前瞻性的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今社会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来源。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于我国当前大力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齐兵 《神州》2013,(35):176-177
面对如何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这一重大的课题,十六大以来,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眼光,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广泛吸取人类进步理论的优秀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一系列理论,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生态思想体系,而十八大报告中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胡锦涛生态思想的先进性,创造性,丰富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时为我国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将其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处的困境,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理论,尤其是其两大关系理论,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观念层面、法律层面和技术层面进行改革,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洋 《神州》2014,(14):134-13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断启发着人类对自然的思考,是解决自然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环境恶化的趋势,我国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为指导,提出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任瑞姣 《黑龙江史志》2013,(21):337-33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永恒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在本质内涵上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我们相信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帮助群众树立生态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制度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终将会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并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生态文明观的立足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的建设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和谐、文明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闫慧远 《沧桑》2010,(4):174-176
工业文明以来的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实践方式的生态理念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它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忽视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界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以人的尺度弱化或排斥了物的尺度。面对当代人类生存的生态困境,迫切需要遵循马克思的实践观的理论路向,坚持从现实人的生活实际出发,对现代化带来的双重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在扬弃和超越工业文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的目标下,对现代实践方式进行全面的生态论提升。  相似文献   

8.
张雪梅 《攀登》2014,(6):74-77
生态城市的理念是对原有的城市建设模式和发展方式的一种反思,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西安生态城市建设面临诸多现实挑战,需从培育广大市民的生态文明观、生态规划先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城市保障机制等方面做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藏族传统文明包括藏族传统生态、藏族原始苯教生态观和藏传佛教生态道德等传统伦理道德与行为模式。藏民族在生态之间相互依靠、生存、发展,也好似藏区生态持续保护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环境观经历了从环境改造型环境观到环境保护型环境观,再从到生态文明型环境观的两次转变。1958~1972年形成的环境改造型环境观的基本特征是:环境相对于人处于从属地位;在对待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灾区的工作力度,讨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参与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攀登》2017,(3)
"文明"的语义不可能是单维化的,在中国古文化中,"文明"的释义更倾向于道德伦理和教育层面,即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德治教化。在西方语境中,"文明"一词的含义历经了几个阶段的演变:中世纪及其以前的阶段,用停留于道德表层的"礼仪"来诠释"文明";文艺复兴时期,用"礼貌"来释义"文明";18世纪伊始,"文明"的解释变得更加多样,主要涵盖了智识、心理、价值和技术等要素。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文明"囊括了物质和精神、个人与社会等维度。而当代的"文明"内涵则更偏重于网络、生态和教育层面的推衍。  相似文献   

13.
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白光润 《人文地理》2003,18(2):75-78,6
文章分析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指出技术文明经历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命过程成就和所带来的环境危机。论述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区别。生态文明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进步。指出个性原则具有永恒的价值,克服现代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文化多样性危机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迫切任务。论述了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研究的方法论,认为文明过程的环境影响、地域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我们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创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花会娟 《黑龙江史志》2013,(19):248-248
<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影响人类自身未来发展的极其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阐发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统一的。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人靠自然界生活。所以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  相似文献   

16.
高苏 《风景名胜》2021,(5):0120-0120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两种传统生态价值观的根本对立 , 实现了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有机统一。体现了辩证思维、矛盾思维、系统思维等缜密的哲学逻辑思维。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有效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 大力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席端平 《沧桑》2008,(6):69-70
生态文明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明智选择。文章通过对生态文明的理论分析及对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性的阐释,提出了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建设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仁义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各种优秀思想的集中体现,由仁义思想折射出的天人合一等诸多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思想,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价值作用。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与特色,分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含其中的仁义思想,找到仁义思想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价值,从根源中从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找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源泉。  相似文献   

19.
青海是一个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自身的发展定位和目标选择。为此,本文立足于青海的省情现实,在阐述小康社会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与可能性,提出了加快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傅琼 《史学月刊》2007,7(5):87-91
文明进步史观是基佐史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从文明一词的多层面分析入手,强调了文明进步的持续性,并进而提出多种势力的矛盾斗争、多种要素的协调发展共同推动了欧洲文明的逐渐进步。这种从长时段出发,关注文明进程中的各种事件的因果性、规律性等特点,体现出基佐文明史观与伏尔泰文明史观的相异性及对伏尔泰文明史观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