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斋醮是道教祭祀仪式。斋醮在明代是国家祭祀大典之一。有明一代诸帝命天师斋醮次数众多,规模及费用巨大。诸帝命天师斋醮目的大致可归纳为保国安民、延寿度亡、消灾祛祸及祈福谢恩。  相似文献   

2.
师道簋是内蒙古宁城县出土的一件西周时期重要青铜器,簋铭94字,反映了益公、师道与辛公的相关史事。通过金文历谱的计算,可以求得师道簋铭具体年代为"周夷王三年(前883年)二月初吉丁亥"。通过与"吴虎鼎""师晨鼎""繁卣"等器铭的对读,"道"与"辛公"等人的关系也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
张璟 《古籍研究》2001,(1):90-94
北宋评词之风自苏轼始盛。从苏轼本人的“自是一家”、“诗人之雄”等独树一帜、上与诗接的评论开始,苏门中各人都从作家、创作、风格等不同角度对词发表了或多或少的评论。苏门论词展示了词学自觉的第一个批评高潮和北宋熙丰间词学极盛的大观。其中陈师道所留词论仅有《后  相似文献   

4.
牛芳芳 《神州》2013,(24):118-118
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在知识经济盛行的时代,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感到无比自豪!我十几年如一Et,在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中,用博爱诠释师道,用奋进书写青春,亲身体会了做一名教师的艰辛与快慰!  相似文献   

5.
潘行 《黑龙江史志》2014,(20):65-66
据韩愈在《师说》中对唐代师道风气的描绘,我们普遍认为唐代是"师道不存"的时代。深入分析之后,唐代并非如韩愈所描述的那样,本文着重从韩愈创作《师说》的现实背景,以及当时人们对"师生"关系的定位来论述唐代真正的师道风气。  相似文献   

6.
李萍 《收藏家》2002,(9):52-55
“天师道”亦称“正一道”,是以江西贵溪龙虎山为中心,以倡行正一经法制度和孝道为特征的道教一派。据史料记载,东汉顺帝永和六年(141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张道陵精思西山,太上亲降,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以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其年七月七日,又授(陵)《正一盟威妙经》,重为三天法师  相似文献   

7.
商志 《东南文化》2003,(12):6-18
I have a works by Huang Binhong in such early time, The fiharic picture is cleanly drilld and works out the plot different unusually the 6 books of models tableaus , although that the writing is build Jing Fanjian is shade of colour distinct, although the meaningis sprinkled but the distinctly skilled beautiful leisure style unanimously , exprsss out north and south the great river the rich and fertile bright and beautiful scenery with hills and waters meaning musical , displays Huang Birthing early phase paints the incomparably thin artistic style of work of hell.  相似文献   

8.
吉薇羲 《神州》2013,(1):24-24
酥油花是藏民族的一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酥油花的技艺传承方式,在技艺传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合理分析,可以提高我们对藏民族民俗文化的认识度和尊敬度,并且可以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代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本质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五个方面特点: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生动鲜活的传承形态、文化独特的传承土壤、藏量丰厚的传承领域、与时俱进的传承变异。探究这些特点,可以加深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保护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11.
许珂  安娜 《黑龙江史志》2013,(17):157+162
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画史上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早,经过唐宋元明清及近代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的绘画体系,近现代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中国人物画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刘绍明 《神州》2014,(9):25-25
民间文学具有丰富的文化史价值,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资源潜能。但是目前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文章就民间文学的传承与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志强 《神州》2020,(1):42-42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被欧美学者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在社会人文艺术的影响下,宋代文人士大夫普遍追求雅致隐逸的生活。汝瓷是宋代文人士大夫追求雅致生活的产物。宋代文人士大夫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这与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美学与讲究个人品味的生活态度极为一致,亦与当今的东方美学主流意识不谋而合。本文对汝瓷雅致艺术的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4.
《档案法》规定,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文化的事业机构,这说明《档案事业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档案传承了我国从古至今的社会文明和丰厚历史文化,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档案发挥着重要的文化教育作用。档案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和推动社会的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因此,发挥档案文化、关注当今现实,让档案文化在社会文化建设发展中体现出应有的价值与作用,是档案工作者光荣的使命。在当前文化坚持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的新形势下,档案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余丽 《神州民俗》2009,(12):50-52
温州石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奇葩,为保护、扶持温州石雕,对它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简要介绍了其民俗传承人、传承方式,这有助于了解青田石雕在温州境域内进行再习俗化的过程,对温州石雕探究可以帮助解读温州区域风俗。  相似文献   

16.
当代社会,传统民俗日趋衰微,许多民俗的传承途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迁。伴随城市化、信息化和现代媒体日益深刻地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民俗传承母体渐渐消失。与此同时,多种新的传承媒介替代了传统的传承模式,民俗不再是无意识的传承,而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化生产过程。这导致民俗朝向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方向发展,民俗学研究对象因此也面临转型。  相似文献   

17.
刘娣 《神州》2013,(10):220
独弦琴作为京族传统的乐器具有千年历史。本文通过总结独弦琴传承人苏春发的教学经验,概括出京族独弦琴的以民间教学为主的传承模式和因材施教传承原则为主的传播现状。  相似文献   

18.
节日文化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制约着本民族本地区人民在节日活动中的意识与行为。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前提下,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实践性进行思考,能够引发民众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现状的反思,从而加强民族凝聚力,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9.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出自《列子》,表达了"恒道"的理念,借故事申道明义。张湛《列子注》之后,"愚公移山"脱离了文本本身成为单一故事得到了广泛流传,在文学、哲学、甚至是民间信仰中都得到了新的解读。愚公移山形象也在唐、宋、明、清时代得到了相应地传承和演变。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中华生态文明的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以图腾崇拜为代表的中华民俗文化传承、以"天人合一"论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传承、以"仁民爱物"的道德观念传承、关爱和保护生态典章制度的文化传承等方面,近现代生态与资源保护法以自然资源立法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