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9年最后几天,草根站长们在电台抱团取暖。《国际歌》是重复最多的歌曲,还有人点播快女黄英的《映山红》,“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以及五月天的《出头天》,“永远等待那一日,咱可以出头天,人生不怕风浪,只个白自己没志气”  相似文献   

2.
一周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2011,(27):11+13-11
书克南希·韦克8月7日在英国伦敦一家医院辞世,享年98岁。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传奇女间谍、反法西斯女英雄、纳粹眼中无法察觉的“白鼠”。纳粹入侵法国后,她接受了法国反纳粹组织的特别训练,成为一名间谍,为自由法国(抵抗)组织同盟搜集情报。  相似文献   

3.
郁心 《山茶》2011,(10):22-22
8月号《人与机器人》一文中,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Actroid—DER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改造。改造之前。“她”自我介绍说“我看起来就跟人类一样,是不是”;改造之后。“她”会说“我不是人类!我永远无法跟你们完全一样…我喜欢当机器人”。人们对她的这一进步十分赞赏。两种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隐藏在其中的深层意味是人类对机器人在潜意识中的恐惧:害怕它们将会脱离人类的控制乃至于取代人类、灭亡人类。  相似文献   

4.
8月10日,唐慧从劳教所被释放,她不敢相信“会有那么快”。8天前,她被永州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由,送进劳教所。很快,“唐慧”、“永州”、“劳教”迅速成为一个事件,微博大V关于此事的微博转发超过20万次,甚至有人将此事与当年轰动一时的“孙志刚案”相提并论,期望以此为契机推动劳教制度的废除  相似文献   

5.
陈少敏,这位被人誉为“杰出女性”的人,在“文革”结束后的20年内,不断见诸报端;近十年内,已有三本关于她的传记出版,最少有两部以她为主人公的电视剧问世。陈少敏之所以为舆论关注,并引起一些学者研究的浓厚兴趣,不仅因为她有“痛打日本浪人”、“扮‘贤妻’护徐老赴湘”、“飞马比武退群匪”、“夜袭鬼子巡逻车”等传奇经历,也不仅因为她是主持过一个地区全面工作的少有的女领导干部和为维护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权益呕心沥血的一名工会领袖,更为重要的是,她作为一名中共中央委员,在“文革”中坚持真理,不畏强暴,与“四人帮”及…  相似文献   

6.
2004年底,因为搬家,在清理杂物时,妻子卢璜找到了她家于“文革”后期留存下来的一份抄家物资处理价款清单。看着清单上那些物品名称和折价金额,真叫人百感交集,恍若隔世。卢璜的家被抄,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6年秋。当时那场抄家风起于“八·一八”之后的8月下旬,由北京的红卫兵发起,迅速波及全国。那时,卢璜家在重庆城中的德兴里巷内,家里只有她父亲和母亲两人,她大姐在北京工作,哥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川东忠县乡下教书,她和另一个姐姐在远离重庆的大巴山区大竹县神合乡山上的所谓林场当“知青”。她是1964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出身”问题被剥夺  相似文献   

7.
在《红楼梦》中,探春也是个性格十分复杂的人物。她既是带刺的“玫瑰”,又是艳丽动人的“杏花”;她志向高远,非常看重仕途经济,渴望出人头地,但却从不劝宝玉读书应举,立身扬名;她对贾环母子“鲜恩寡情”,但黛玉临死时,只有她一直守护在黛玉床前;她既是洁身自好的正派淑女,又有“忘了根本’识拣高枝儿飞”的意图;她既是封建主义的卫道者,又有叛逆者的倾向。她有宝钗的醇厚,却不像宝钗那么娇情;有黛玉的真挚,却没有她的狭窄;有凤姐的锋芒,却没有她的残忍;有湘云的豪爽,却没有她的天真。她有敏锐的目光,清醒的头脑,独特…  相似文献   

8.
人言的份量     
“人言可畏”,见诸阮玲玉的遗书,又见诸鲁迅的杂文,这已是一个甲子前的事了。时间并未使这句话衰朽,却还历久弥新似的。“人言可畏”出自《诗·郑风·将仲子》。那是描写一位女子受到环境压制而不能自主的烦恼。她爱她的情人仲子,却慑于“人言”,请求仲子切莫跨进她的乡里,因为“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切莫越入她的家墙,因为“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切莫跳进她的家园,因为“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这么多“人言”,象一张密网,紧紧笼罩住这个弱女子,她怎敢自由表达自己的爱情呢。后来,“人言可畏”,好像更多地用于政治生活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的提问不属于任务范畴“太好了!终于轮到我说话了。”这是马楠的第一句话。马楠想说的分别是:她没有责问过克林顿;没有痛斥过美国的人权状况;确实是嫁给了美国人,但并没有去美国留学;她的老公也不是性无能,否则两个孩子从哪儿蹦出来的呢?!她说,网上流传的那个帖子,她和她老公看到时“都快笑翻了”。马楠说的帖子,是指《北大反美姑娘马楠的近况》,发在2005年8月13日的“大家论坛”上:  相似文献   

10.
汪彤 《丝绸之路》2014,(5):65-67
我听到关于邓团子先生最多的四个字是“团子大姐”,这是故乡甘肃天水的亲人对她的敬称。2013年8月22日,“团子大姐”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她的逝去,对于故乡天水是静默的,在远离北京千里之外的内地,人们对邓团子先生的哀悼是默默的怀念,正如她从北京出生到离去,对内地亲人们的思念,也是矗立在窗前,安静地向远方望去,看远处淡蓝色的天空……  相似文献   

11.
<正>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在全国正式展开。实际上,山西省已经于1966年5月10日组建了“文化革命办公室”。7月1日,山西省委在太原召开了“文化大革命”动员大会。7月17日,经省委批准,太原市“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成立。8月8日,太原市部分大学生闯进了中共太原市委大院,贴出了省城的首份大字报。8月20日,  相似文献   

12.
一个伟大的女性,在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酷斗争中,用她坚贞的信念雕刻了自己的革命形象──我在李立三身边工作,差不多天天都要与李莎打交道。这位来自苏联的夫人,虽然在气质和风度上有些“洋气”,但她对工作人员始终是平等待人,和蔼可亲,我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很融洽的。但是,毕竟由于有着“首长夫人”和“外国人”这层“隔膜”,所以对李莎个人的更多情况可说是毫无所知。1996年,是李莎来华工作50周年,为了深入了解她不寻常的一生,征得李莎的同意,我前往北京,再次住进李莎家里,对她进行了十多天的专访。李莎沉重地向我述说了她坎…  相似文献   

13.
杰出的女作家、记者、国际问题专家杨刚,是湖北省仙桃市沔城回族镇人。她有传奇般的经历:从豪门望族的朱门里冲出来,蜕去了贵族小姐的华装;从孔孟之道、基督教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投身于革命洪流中;爱侣倒下,她毅然迈步,踏上了血染的征途。她的形象如女神一样美丽,她的笔锋如金箭一样锋利。她在诗中豪迈地说:“我有白羽金箭的美”,故朋友们给她赠了个美名“金箭女神”。1944年夏天,杨刚在重庆受周恩来之命,以《大公报》特派记者的公开身份,像“金箭女神”一样,从东方飞到西方,奔波在北美的大陆上,开始了她走遍天涯海角的国…  相似文献   

14.
泪水     
她绕过教学楼,跨过草坪,直朝那间门楣上写着“校长办公室”几个字的平顶房走去。我跟在她的后面,看着她瘦小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1946年夏至1947年春访问了延安,毛泽东向她发表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谈话,她迅速向世界传播了这一名言,因而,得到了一个“纸老虎女士”的绰号。胡宗南进攻延安,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块圣地,辗转去了苏联。在莫斯科刚住下,苏联的克格勃机关就以“间谍和损害苏联利益”的嫌疑,将她逮捕并驱除出境。她回到美国后,多次申请来中国都被美国当局拒绝,直到1958年6月,她才拿到出国护照和签证。这年她已72岁了。当她到达北京,柱着双拐蹒跚地走下飞机时,正好迎来新中国诞生九周年。10月1日,她应邀到天安门观…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梦露     
《南方人物周刊》2012,(27):18-18
在“性感女神”去世50周年之际,全世界的玛丽莲·梦露的追随者重获他们喜爱的纪念方式——在她标志性的翻飞白裙裾下合影。8月2日,高8米、重达15吨的雕像“永远的梦露”在加利福尼亚棕榈泉展出,雕刻家苏厄德·约翰逊用不锈钢铝材重现了电影《七年之瘴》中的经典片段。  相似文献   

17.
从熨平女王的衣服到试图“熨平”女王生活里的一切问题,安吉拉·凯利逐步成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左膀右臂。她说,她最大的心愿是“和女王一起变老”在温莎城堡服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侍从们都知道,当女王说“我要出去一会儿”的时候,她的意思是要去安吉拉·凯利家里坐一坐,喝杯大吉岭茶,聊一会儿天。安吉拉·凯利,英国女王的私人助理、顾问及服装管理人。  相似文献   

18.
有着一对黑漆漆的眼睛和一头飘逸秀发的刘亦菲,因扮演《金粉世家》的白秀珠、《天龙八部》中的“神仙姐姐”王语嫣和《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等角色,一下子成为声名鹊起的影视红星。刘亦菲之所以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有人说是因为她漂亮,也有人说是因为她幸运。其实,她能获得今天的这一切,离不开她单身妈妈耐心的培养和无微不至的呵护,是她的妈妈用柔弱的肩头为她顶起了一片阳光灿烂的天空。漂亮天使,跟随单身妈妈到美国刘亦菲出生于1987年8月,她的童年是在武汉度过的,爸爸是武汉大学外文系的德语教授,妈妈是武汉市歌舞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  相似文献   

19.
1966年,狂潮陡起,中国神州大地上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动乱开始了!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时,“万岁”声如雷,广场上百万红卫兵哭着、吼着,成为一片躁动翻腾的红海洋。斯特朗十分敬仰毛泽东,“文革”初起时,80岁的她也热血沸腾,在《中国通讯》中以8页半的篇幅介绍“文化大革命”,向国外心存疑惧的外国人解释说:它不是“一场接班之争”,而是“改造人的灵魂并建立新世界的梦想”。美国专家写出“造反大字报”当时热情参与“文革”的外国人很多。1966年8月后,在中国的许多外国留学生、专家,也像中国学生一样,搞起“大辩论”、“大字报”。来…  相似文献   

20.
海伦·斯诺,笔名尼姆·威尔斯,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她曾经积极支持和热情报道中国“一二·九”运动,而“一二·九” 运动的经历对她自己也具有重大影响.1931年8月的一天,伴随着“林肯总统号”客轮的汽笛声,年轻美丽的海伦来到了上海,接着很快就与斯诺熟悉并相恋了.海伦先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任秘书,还担任过斯克里普斯——坎菲尔德联合会的驻外记者.作为驻外记者,她真实地报道了当时苦难的中国所遭受的种种灾祸.193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