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CL的第三个十年的转变、升华,无疑流淌着郭爱平为此注入的宝贵血液。他为TCL通讯事业开创了—条关键性的道路,踏上了—个新高点,走向国际化。可以说TCL通讯是中国企业中,国际化最彻底的第—家企业  相似文献   

2.
著名经济学家陈小洪早在12年前就开始近距离观察TCL了,他常在企业国际化问题研讨中以TCL为例,剖析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出路和命运。2011年9月8日,在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转型升级,创新未来——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战略研讨会上,陈小洪以TCL为特例,做了经典发言:第一,他认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任务艰巨,但是意义重大。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们中国在海外投资大概有2000多亿美元,比美国、日本都少,美国大概是4万亿左右,日本有9000亿美元左右,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困难还很多。  相似文献   

3.
他们是体育明星、电影明星,他们是民众眼中具有公信力的人群。他们选择了TCL,是因为相信TCL的产品品质,相信自身形象和这样—家企业关联在—起时,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他们还是普通员工,TCL走到今天,早已实现国际化运营,因此当看到一名中国籍的员工在从事国际项目时,一点都不稀奇。他们更是最忠诚的消费者,正是他们的支持,让TCL有实力、有底气做出—个个惊天之举。  相似文献   

4.
在TCL工作的几年里郝义经厉了TCL的辉煌、低谷和平稳时期。从李东生董事长助理到前线带领业务团队,作为TCL走向国际化平台的见证者,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又有着怎样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业绩需要相应的国际化的制度体系。提到TCL引起行业与社会关注的国际化大手笔,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北京大学经济社会学博士姜汝祥认为曾经的挫折正代表了TCL去实践真正的国际化。真正的国际化,是客户的国际化、团队的国际化、制度的国际化,而不仅仅是产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把TCL建成世界级的企业是我们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1999年8月,在题为《我们的目标:创建世界级的中国企业》的报告中,时任TCL集团总裁李东生豪气万丈地提出了新世纪TCL的发展目标。同年12月,TCL在越南的工厂正式投产,TCL的国际化经营之路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我又想起了2002年6月27日,12年前我在北大上最后一课的情景。当时我上课的教室放着邵燕君送的花篮,上面写着"鲁迅北大"。上完课以后北大的网上立刻传出了600来个帖子,中心意思是:钱老师"一路走好"。我最认同其中一个帖子,它说钱老师该说的已经说了,愿意听的也听了,不愿意听的也就不听了,也不在乎了,也该退休了。今天的会也使我想起了这段话,就是我该写的写了,愿意看的也看了,不愿意看的也不看了,就应该告别了。当然是告别学术界,而不是告别学术。  相似文献   

8.
MIT的特殊经历,让赵忠尧对国际化有了不—样的理解。他跟李东生的观点完全—致,都认为TCL坚持国际化不动摇,—个企业如果不能成为—个世界级企业,你—定会成为世界级企业的一部分TCL集团副总裁、TCL救火队长、封疆大吏、MIT高材生等,这些名号都属于同一个人——TCL多媒体CEO赵忠尧。作为TCL集团四诸侯之一,赵忠尧曾几度临危受命。2007年,因持续的人事变动,TCL高管团队陷入青黄不接的境地。赴美进修的赵忠尧被李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前五十年以12月17日为校庆日,后五十年以5月4日为校庆日。大概因为五四运动发源于北大,北大也因五四运动而声誉大振,可惜有考据癖的胡适也没有把北大生日考证得很清楚,据陈平原考证,北大的真正生日是戊戌年11月18日,即公元1898年12月30日。北大二十七周年纪念时,鲁迅应北大学生会紧急征稿,写了一篇《我观北大》,提出北大的校格问题。“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今天有人把北大的校格概括为“独立”与“自由”、“自…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6月1日,一个奇妙的日子,朱非素老师怀着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离开了我们,也离开了她钟爱的广东考古事业。应周广明先生之邀,写了篇短文,以纪念朱非素老师。一我与朱老师的交往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那是因学校安排我与北大考古专业82级的几位同学  相似文献   

11.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欢迎党外人士提出批评和意见以帮助党整风,并提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座谈会,很多民主人士给共产党提出许多批评、意见,帮助共产党整风,社会各界人士开始了"大鸣大放"。报纸电台每天都有报道。这就引发了素有民主传统的北大学子的积极性,5月19日北大贴出第一张大字报。北大学子写大字报,开辩论会,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真诚地给共产党、学校当局提出不少意见和建议,对"三害"(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提出批评、建议,对"三害"根源也有所探讨,提出扩大  相似文献   

12.
北大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希望她能以谦虚和开阔的胸怀来面对批评,引领中国社会成为一个诚实的社会、一个正派的社会大学的国际化,在教授的选择方面,必然包括建立面向全球的教授招聘制度。前一段丘成桐对北京大学的批评,引来了北大官方的回应,但北京大学对丘成桐教授批评的回应,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13.
(一)1966年春节后不久,我们数学力学系六年级(当时北大力学专业学制6年)的同学提前结束了在河北正定县的"四清",回到位于昌平的200号(即北京大学昌平校区)写毕业论文。那时"文革"前的风暴已在北大刮起,校园里天天都开会,批《海瑞罢官》、批"三家村"、批资产阶级文化路线和教育路线、批  相似文献   

14.
王宝璋 《纵横》2014,(9):54-5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北京。如今北京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可我还是会常常回忆起儿时的老胡同、老商业街区,前门大栅栏就是我最喜爱也是最熟悉的地方之一。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中有《卯字号的名人》(一)、(二)、(三)等三篇,写的是与他同时在北大任教的几位属兔的名人。第一篇是讲朱希祖的,其次才讲了陈独秀、胡适、刘半农和刘文典(叔雅)。在该书的《北大感旧录》(六)一节中,他又讲了朱希祖的另一些轶事。这大概是由于他觉得“这五位卯年生的名人之中,在北大资格最老的要算朱希祖”了吧!同卵字号名人中的陈独秀、胡适、刘半农等人相比,朱希祖的声名也许算不得十分显赫,今天就更鲜为人知了。然而,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在北京大学乃至整个学界文坛,可算得上是位不可小视的重…  相似文献   

16.
我和张政(苑峰)同志是山东同乡,又是北大史学系同学。我长他一岁,我北大1 935年毕业,他36年毕业。他毕业后即受傅斯年先生之约去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苑峰是个饱学之士,读书多,记忆力强,好像他什么都知道。读书多、博学强记的傅斯年先生非常赏识他,称赞他。苑峰还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傅先生就称赞他是“小王国维”。苑峰字写得好。我儿子何芳川六、七岁学写字时的启蒙老师就是苑峰。他写了字,蒙上纸,何芳川在上面描着写。好像这叫作“描红”。在史学界,我和苑峰还是志同道合的魏晋之际封建论者。2 0世纪50年代争论中国社会史分期问题时,我和…  相似文献   

17.
李佳俊身上重合了很多身份:编辑、记者、作家、文艺评论家,以及6年的从政生涯。李佳俊说其中他最看重的,一是记者,另一个是文艺评论家。 1960年,李佳俊从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工作去向“一切听从党安排”,在全校600多名毕业生的集会上,校长李广田先生——也是他最尊崇的诗人亲自宣读了每个人分配结果。  相似文献   

18.
苏华 《神州》2012,(13):59-61
正如老家一文友评价老万,老万很少参与争论,只是默默地寻觅文学与时代、与受众最适当的情缘通道、表述途径,一写而再写,在不断穿越后抵达,在出走之后回归,一次次留下背影,又一次次华丽转身。有关老万的新书,著名评论家苏华为此作文,观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北大百周年校庆庆典活动的帷幕已经落下,喧嚣过去,一切归于平静。这正是反思的时机。这些日子,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北大;也写了许多──关于北大。但凭着我的直感,我们仿佛又无意地遗漏了,甚至是有意地遗忘了不少──同样是关于北大。我想起了刚收到的一位老同学的来信,说到校庆那天,“怀了不少旧,但似乎都局限在‘反右’以前,这也难怪,后面的事不好说了……”我懂得他的意思:在我们这些老校友的北大记忆里,原是深藏着那一段或难堪,或痛心,因而“不好说”的历史,谁愿意轻易搅动──“避重就轻”本也是人之常情……如果这仅…  相似文献   

20.
杨飞  任玉青 《文史春秋》2007,(11):11-13
1917年1月,在蔡元培校长的力荐下,陈独秀以品学兼优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入北大,"一校一刊"实现了历史性会合,再加上北大新派教授的加盟,北大真正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成为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