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六百年了。 这会儿,南新仓一言不发地守着城东一角,发言的是带着各种心情进进出出的人。南新仓不动声色,想着自己的心事,最多的是曾经的辉煌,想着元明清那阵子自己虽不是最有面子,但却是何等重要和何等有用武之地啊。元代南北大运河修浚,让江南的漕米、物资走马灯似的运往京城的各个仓廒,那时南新仓就在运河终点上,  相似文献   

2.
方泽华  冯晋 《旅游》2010,(2):92-92
2009年,北京接待游客总量超过1.6亿,同比增长10%以上。北京旅游在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经济都遭遇到巨大挑战之际,以满足需求、促动需求、创造需求为动力,向国际最高标准看齐。在旅游大众化、出行散客化、文化多元化、产品创新化、营销网络化和服务品质化等趋势的共同作用下。迈上了加速融合、提升服务、持续创新的发展快车道,实现了华丽的战略升级。  相似文献   

3.
孙晓晓  果洱  Judy 《世界》2010,(6):71-87
第一眼欧洲,英国多雾、法国浪漫、德国严肃……意大利,意大利是脸上带着雀斑的少女,在广场咬着冰淇淋轻盈转个圈,阳光永远灿烂。但那不是全部的欧洲。  相似文献   

4.
张跃是企业家中的名人。 这位一手缔造了远大集团的湖南汉子,是国内第一个拥有飞机驾照的企业家,他曾经最喜欢的出行方式是:驾驶飞机。  相似文献   

5.
张锋  陈华丽 《收藏家》2007,(7):3-12
一个时代逝去了,而其精神却依然以器物的形式长存。五千年的时光逝去了,而中华文明以器物的形式得到了沉淀与凸显。当我们立于逝川之畔眺望我们的来处与去处的时候,总有一些器物巍然矗立,一如历史长河中的标杆,让我们无法绕开。比如中原文化的滥觞—鱼鸟纹彩陶壶与歹纹双耳四系彩陶罐,商代青铜器中最精  相似文献   

6.
北纵 《名人传记》2015,(12):21-23
"德国制造"并非一直都是褒义词。1887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商品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必须注明"德国制造"的标志。而德国企业坚持为德国产品打上"欧盟制造"。有意思的是,2004年初,欧盟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欧盟成员国产品统一使用"德国制造"。"德国制造"用10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假冒伪劣、价廉货次到质量领先、经久耐用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7.
方泽华  冯晋 《旅游》2010,(3):94-94
——自助自驾“配套”走强 旅游已进入散客时代,当大量的自驾游涌入京郊“安营扎寨”,当执着的“驴友”沉醉在山野的攻略中,2009年,两项服务自驾游和“驴友”的配套措施也出台。一是在高速公路通往各郊区县的出口处建立了10个旅游咨询站。  相似文献   

8.
文章贵在创新。文章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是内容的映衬,内容则通过形式表现出来。写文章时,要在注重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形式上的创新,从而使文章的“包装”成为文章得以生彩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增加学校收入和刺激消费,美国政府和大中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中国掀起了留学美国的新一波热潮,留美学生人数直线上升。受美国政府、学校积极推动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这股美国留学热将持续升温,且呈低龄化趋向,但留学移民难度会有所增加。美国留学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日益扩大,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历史渐行渐远,历史留下的珍贵遗产却跨越时空,代代传承。于是,才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与文化,至今生生不息。历史无往不复,其兴衰迭替、循环往复,又总是惊人的相似。譬如,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两千多年前就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华丽转身,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  相似文献   

11.
刘永 《文史天地》2012,(1):23-24
容闳,近代中国留学耶鲁第一人,可算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归,被誉为“中国留学之父”。这位海归曾满怀报国之志,为了改变国家的积贫积弱,满腔热情地给政府提各种建议、改革方案。然而结局怎么样?可说是屡战屡败。一盆盆政治凉水不断倒向这位海归,  相似文献   

12.
曹国伟是中国第一个由CFO成功变成CEO的人,现在又变成一个真正创业者。三次转身,背后的支撑力是什么?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或许能看到点什么.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初期,爱国华人包玉刚向中英两国政府提出了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该计划得到了中英两国领导人的认可,并一同实施该计划。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历经十年,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与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三边互动的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教育交流模式,有利于香港政权的平稳交接以及回归后的稳步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中英两国关系全面发展。这种三边互动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产物,它不仅表明了中国政府能够采用多种形式发展留英教育事业,同时也证明了中国政府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究竟自何时起。人们就将羽毛穿戴在身上?这似乎是个谜。然而与后世人们对羽毛的喜爱相比,谜的答案已不再重要。看,汉代为数众多的精灵般的羽人,唐代轻盈美丽的霓裳羽衣舞,明清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孔雀华服,以及今天与时尚并行的各式羽衣,哪一样不让你动心呢?正是在这演进的历程中。羽衣。完成了从图腾到奢侈品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5.
Miaka  张超 《世界》2007,(10):31-35
十月去南欧 应季扔掉你的高跟鞋扔掉你的矜持解开我的格子衬衣 解开你的保守 让华丽装载你的行李箱  相似文献   

16.
在一群老留欧人士的倡导下,穷学生如潮水般涌向欧洲。半工半读,知行合一,中国“劳心”与“劳力”之别的传统观念,被法兰西的勤工俭学生狠狠击碎。短时上学。长时间做工或失业,没有机会欣赏欧洲的文化与艺术,却看到大战后的贫富分化、破产失业,与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于是,留法学生竞成了中国早期的社会主义革命者。他们与欧洲优雅的文明擦肩而过,却结出了另一颗革命的果实。  相似文献   

17.
严珺  刘洋 《神州》2010,(11):43-46
少年留洋,一个时代催生的现实问题。因为越来越大的升学、就业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出国深造,继续学习。同时,年龄层越来越呈现低龄化的态势。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迫切希望孩子一早便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小溪 《中华遗产》2013,(7):36-51
留美学生是群个性鲜明的读书人:爱学习,不爱革命;爱文化,不爱军事。温和、阳光而优雅。他们关怀政治,却不热衷于做官;爱好理工科,在人文领域也大放光芒;既称霸大学杏坛,也深入平民学校。他们笃行“工业救国”、“科学救国”,把民主与科学带回中国。他们的一切,都烙上浓重的美国印记;也让深受他们影响的中国,在一些方面变得越来越美国化。他们的成功,还深刻地影响了中美关系,影响了中国人对美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世界》2008,(3):I0014-I0025
是不是用古老和摩登的结合诠释一座城市有点过时?但事实上墨尔本(Melboume)就是这样典型。因为深受当年英国殖民的感染,这个城市要算得上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气息最浓郁的地方。就像墨市人从来对悉尼的忙碌嗤之以鼻一样,他们多多少少还保留着欧洲人闲散的生活节奏,就像他们的城市,总是刻意保留着一份古朴,少了一些繁忙。在这片孤独的海面上,墨尔本用南半球最欧洲的方式,坚持着自己的立场,过着一点优雅、一点慵懒的“欧式生活”。  相似文献   

20.
覃波  唐水 《中华遗产》2010,(6):86-101
他生活在一向重农轻商,闭关锁国的大清朝,却成为西方公认的“世界首富”,人们认为他“胆小如鼠,懦弱无能”,却正是他,在中国商人中最先建立起世界性的商业网络,在外商眼里,他是“教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