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冬 《神州》2011,(6X):53-54
道德之崇高在于其无私奉献,当把道德与回报两者联系在一起会不会是道德的一种倒退呢?“道德回报”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对“道德回报”的分析和论述,探索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褚帅 《神州》2013,(27):159
近年来,一系列拷问社会良知,公序良俗的事件,触发了公众对于道德底线的深深忧虑。拾金不昧反被诬,老人倒了不敢扶,而小悦悦事件的出现,直接触痛了每个有良知国民的神经。这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个案,而是有其发生的环境和积淀,这类道德事件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实现道德意识的扭转有无可能,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3.
“道德经济学”是汤普森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最初用来解释英国的粮食骚动 ,但不久就被广泛用于解释其他地区、时段和领域的民众抗议 ,成为有关社会转型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道德经济学”概念在理论上冲破了经济决定论的束缚 ,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的起点上,来谈回归新闻的法治和道德的路径,只能称为“遥望” 7月中旬在中国举行的中欧社会论坛第三届年会,分设了新闻媒体组,讨论的议题包括“新闻的困境”。中西方的媒体人坐一起讨论这样的题目,真是各怀心思,没有共同的话题。西方与会者心中的困境,首要是自己的问题,例如,“记者的偏见”。而中方同行苦大仇深的问题,在西方要么不存在,要么不是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大公布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所引起的激烈议论,主要集中在其中的第三十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九条所意指的如下内容:在"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下,当局可以对当事人实施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而不受"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  相似文献   

6.
顾敏琪 《沧桑》2014,(5):134-138
新世纪以来,常州汲取群众智慧,探索出一条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路——"道德讲堂"。它的出现、发展和茁壮,是常州的历史文化传统、时代需求、政府推动、群众支持以及实践检验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一项新的德育载体,"道德讲堂"从形态、内涵、方法、机制和效应等方面来看,仍处于成长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后续实践中,要根据不同受众的人群特点,增强贴近性;要发挥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增强示范性;要创新实践活动的内涵形式,增强融入性;要结合个人发展的实际需求,增强实用性;要强化工作制度的杠杆效应,增强带动性;要运用交流调研的指导价值,增强前瞻性。  相似文献   

7.
郑韵菲 《神州》2020,(4):8-8
在中国社会,“功利”从古到今都是略显贬义的词语,而“德”则被诸子百家所褒扬到极致。在传统思想中,功名利禄与德行道义相对,也就是说,重视利益的人,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道义和善。但实际上,万事万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道德本身也不例外。当面临两种选择,它们皆循道义却相互矛盾时,总要有一种衡量标准帮助人们做出选择。在“大义”与“小义”中做出抉择的这个过程,即是将“功利”融入道德的过程,也是“鄙夷功利”这种想法不攻自破的过程。要实现整个世界的善,我们必须“功利”地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两课”教师的道德威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两课”教师道德威信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而且还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两课”教师应从树立对“两课”教学的敬业乐观精神、增强自身素质、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等方面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促进自身道德威信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被他发言搅动的种种社会情状,更值得深究震后第10天,当范美忠决定为自己的劫后余生经历留一份底稿时,他耍了一个小聪明。这位在地震发生时撇下学生"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的中学教师,事后对他的学生说,"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  相似文献   

10.
纵观古今中外伦理学、伦理、道德与道德观的研究和社会发展历史的演变,基本可以将伦理、道德体系和相关的学说、学术体系划分为四种,即:以维系统治权力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归依宗教信仰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以维护个人利益为核心的道德-伦理学说体系和以倡导价值正向为核心的道德-伦理学术体系。对伦理道德体系进行科学划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伦理道德现象,明确理想的现实主义需要构建怎样的道德理论体系和道德实体。  相似文献   

11.
康德“道德律”之试析——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样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行为,一直是西方哲学探讨的话题。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了道德行为的三大规律:普遍的行为法则,人是目的和意志自律。这三大规律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评价标准,在康德看来,任何道德的行为,无不符合它们的检验和审视。  相似文献   

12.
树立一个漂亮的目标,包装一些民众向往的说辞,就能赢得喝彩的时代已经不再 中国公众通常认为,我们的政府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办事推诿,效率低下。但这只是一方面,实际上,无论公务机构怎样庞大,公务人员怎样敬业,他们都不大可能完成自己订立的目标和任务,至少是表面上声称的那些目标和任务,因为那本身是无法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逐渐凸现出种种职业道德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本文从“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读解经济与道德关系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上的本质与表征,进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现实道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浅析孔子“为己之学”的道德蕴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常丽 《攀登》2008,27(4):28-30
“为己之学”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为己之学”思想精神内涵及其价值导向的分析,探讨了这一命题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对当今道德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森(1868—1943)字子超,福建闽侯人,是民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反袁护法的功臣、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同时也是道德修养的"一代宗师",对于中国传统道德有着很高深的造诣,注重修身养性、刻苦自励、严于律己,提倡负责守纪、克已奉公、竭忠尽瘁。本文主要是从林森的道德思想方面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6.
1994年王小锡教授在《经济伦理学论纲》一文中首次提出"道德生产力"这一独创性概念,在学术界掀起一片新风。20年后的今天"道德生产力"这一概念不断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正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关于"道德为什么是生产力"和"‘道德生产力’中的‘道德’是什么样的道德"等重要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回顾,同时探寻"道德生产力提出的意义"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钟葵 《神州民俗》2010,(5):38-38
崇拜天地和崇拜祖先是中华民族在信仰方面的一大特色,世界没有任何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重视自己的根源,那样对祖先充满敬仰和崇拜之情。  相似文献   

18.
营改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一项新的税收革命,其意义不亚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在交通运输与服务行业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形成了三重利益分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的重新分配、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重新分配、不同地区、企业之间的利益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19.
黄琳富 《神州》2014,(3):197-198
"小官巨贪"现象的出现,它不是一个极为简单地可以归结为某些因素所造成的,应将其放置于我国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的视野中,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透视本质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正>"细菌战"亦称"生物战",是利用细菌或病毒作武器,以毒害人、畜及农作物,人工造成瘟疫的一种灭绝人性的罪行。"细菌战"成为人类的公敌。1925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